张爱平 (平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050400)
对中山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张爱平(平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050400)
摘要:2013年5月《中山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并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规划》的公布实施不仅能够对中山古城遗址进行更好地保护,也吸引了众多文物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对中山文化的学术探讨,这种影响力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效应,为中山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多的政策引导和理论支持,本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并查阅平山县发展的部分政策,探讨中山文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发展设想。
关键词:中山文化;平山县;产业化发展
中山国是由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落建立的诸侯国。从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记载开始,到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几乎绵亘于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80年,复国后的中山都城由顾(河北定州)迁至灵寿(平山三汲一带)后,经历了桓公、成公、厝、妾雌、尚五代君主,见证了中山国从复兴到鼎盛再至灭亡的全部历史。公元前323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称“中山王”,与燕、韩、赵、魏结盟,共同称王,同秦、齐、楚三个大国抗争,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以其战国第八雄的特殊历史地位和灿烂炫目的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平山县境内的中山古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经四十年的考古调查和研究,相继发现了城垣垣基、古道路、大型夯土建筑遗址、手工作坊遗址、居住遗址、王陵及一般墓葬等三十余处古代遗存。出土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器、漆器等17类19000余件文物。特别是厝王墓出土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铜版兆域图、双翼神兽等文物,表现出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研究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和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出土的铜版兆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方向、有比例的建筑平面设计图,比国外最早的古罗马地图还早600年;出土的中山守丘石碣是中国碑碣文化的开山鼻祖;大型“山”字型铜器,是国内发现最早的祭祀山川用的礼器;中山王错刻铭铜鼎、刻铭铜方壶及中山刻铭圆壶上刻有长篇铭文,在学术界被称为“中山三器”,是国内已出土的战国时期铭文字数最多的铜器;出土的中山古酒,酒香浓郁,清澈透明,是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酿造酒实物;铁足大铜鼎、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入选河北省文化形象十大名牌,成为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山国出土文物先后在法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并以不同形式在香港回归、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展出,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山古城遗址也以其精美的出土文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具有重要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以文化大策划和超前规划为先导,以中山古城遗址公园建设为带动,以组织大型城市运营商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为主导,以整体建设为保障,以改善区域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努力建设人文活力、和谐的示范新区,探索大建设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开创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新途径。
在空间上,以中山古城遗址为依托,以考古遗址公园为主体,以中山文化古镇为特色,以文化汇展中心为亮点,以湿地公园为陪衬,形成“一址、一镇、两园、一中心”的空间格局。在手段上,运用保护、修复、再现、体验、参与、创新等手段,既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中山文化和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
由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文化展示区两大部分组成。生态自然保护区为水库安全水位以下地区,尽可能保持自然生态,以保持湿地的自然发育,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展示区设在水库安全水位以上,主要利用雕塑、小型文化主题广场等展现手法,全方位展示平山文化。设立印刷装潢、摄影摄像、网站、电影院线、休闲娱乐、宾馆、车站、邮政、银行、医院等十项基础服务设施或企业机构,为中山古城遗址公园及周边的各类文化企业及人员提供优质、便捷、全面的服务,保障相关企业和产业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可安置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员。
在完善领导机构、制定目标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考核机制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在中山文化的挖掘、宣传、项目跑办招商引资等方面有飞跃式进展。
1.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全力打造文化品牌
采取政府主导,人大、政协大力协同,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合力打造“古都中山国,圣地西柏坡”的平山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省中山文化研究会在研究、整理挖掘和推广中山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提高中山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强辐射效应,让中山文化走出河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2.利用多种宣传媒介,提升平山整体形象
以中山国研究会刊物《中山春秋》为交流平台,利用广告、影视、报纸、网络、刊物等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推广中山文化,同时创作一批宣传中山文化的电影、电视剧、歌曲、书籍、戏曲、故事等,多角度宣传中山文化。形成以红色文化为衬托,以中山文化为亮点,以滹沱、冶河文化为特色的平山文化整体形象。
3.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营造文化产业高地
一是把基础项目做好做实。启动中山遗址的考古调查,摸清中山古城基本构造和道路、水系的基本走向。清理遗址周边的垃圾及违章建筑,进行绿化美化,使遗址环境状况得到初步改观。二是由政府出面,动员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利用平山广泛的人脉资源,加大中山古城国家考古建设公园项目跑办力度,使遗址公园项目成为文化强县的龙头产业,成为中山文化的产业高地。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多元中山文化
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或个人通过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对大型项目实行重点支持,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不同门类的文化集团和文化产品。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格局,让文化产业成为平山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李建丽.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陈列内容设计谈[J].文物春秋,2000(4):23-26.
[2]齐江华.论网页设计的艺术风格定位——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J].企业导报,2010(8).
[3]张晶.2015河北省中山国遗址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举行.[DB/OL].
[3]郭雪.遗址公园景观保护与创新的研究[D].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