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海南本土诗歌创作研究

2016-01-28 07:43杨景霞海南热带学院人文学院572022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清代海南诗人

杨景霞 (海南热带学院人文学院 572022)



清代海南本土诗歌创作研究

杨景霞 (海南热带学院人文学院 572022)

摘要:清代海南籍的诗人、学者留存下来的诗歌不少,王国宪编辑的《琼台耆旧诗集》(上、下)有24个诗人的传略,共三千多首诗(3096首),还有散见于府志、地方志和县志的诗歌作品。以往的文学史、诗歌史对这一部分诗人或诗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提及。纵观诗人与诗歌创作情况,不论是诗歌题材,还是诗歌风格体式,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清代;海南;诗人;诗歌

一、研究现状及现实意义

1.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清代海南本土诗人、诗歌的研究多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对诗歌文本的关注比较薄弱。以往的诗歌史、文学史很少提及海南籍诗人的诗歌创作。对于清代海南籍诗人和诗歌的研究,对清代诗歌史唯一进行较为系统研究的成果是周济夫《琼台说诗》中的《海南清代诗歌漫记》。有清一代二百七十年间,海南诗歌这一领域的开掘和研究是滞缓的,对海南诗歌的发展、文学与文化教育的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清代海南诗歌研究之所以滞缓的原因很多:第一、从地域的历史归属来看,海南建省比较晚,之前隶属广东省,诗歌史上把这一地域的文学划在岭南文学之内;第二、海南之诗,向无总集。迄今为止尚无一部汇辑整合的总集,目前研究所能看到或依据也只有王国宪编辑的《琼台耆旧诗集》(上、下),以及零星散见在府志、县志中的诗歌,因而连海南清代诗歌究竟有多少,几乎谁也说不出比较准确的数字;第三、至于海南清代究竟有多少诗人,诗人的行年、心迹以至他们具体的创作背景,所依存的资料也很少。第四,一谈到海南古代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贬谪到海南的诗人及诗歌,对海南本土诗歌提及尚少。由此可见,倘若不去尽可能地对海南清代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一番梳理和整体审视的话,就不能获得较为完备的整体认识,从而很难勾勒出海南清代诗歌演化的历史过程。

2.研究的现实意义

“爰逮清朝,人才辈出,风雅复盛”,清代海南诗歌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诗歌史这一整体构成的不可或缺部分,也是海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海南诗歌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提高海南诗人及其诗歌在诗歌史、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引起更多学者文人对海南古、近代诗歌兴趣和爱好,对推动海南诗歌发展、文学发展、文化教育发展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清代海南诗人概况

王国宪编辑的《琼台耆旧诗集》里记载清代24位诗人的传略,包括诗人的籍贯和科举、仕宦情况。还有目前零星散见在府志、县志所能遍观的诗人情况,可以看出清代海南本土诗人具有的特征:

1.热衷科举

无论是增生、举人还是进士,都与科举制度有关。韩锦云有诗:“恩榜宏开额又增,普天同庆祝冈陵”,当时海南读书人还是比较热衷科举考试的,而且也说明当时科举之盛。据《海南岛古代史》载,从宋代到清代,海南共有举人767人,进士96人。清代有举人157人,进士22人。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海南重视文化教育有关,以上24人中有4人就是以教学为职业的,琼台书院与东坡书院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琼台书院,是当时琼州府唯一的、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是海南士人登科的必经之门。曾经在此执教的有二十多位,如谢宝、王承烈、莫绍德、唐焕章、林之椿等学者名流,皆出身进士或举人。

谢宝曾获甲辰科二甲进士,授肇庆府正堂。为人正气刚直,无意仕途利禄,做官不久便辞官归里,决心献身家乡教育事业,以书院为家、研究教法、严格教规、以教好弟子为天职。勤勤恳恳,谆谆善诱,有诗云:“树老花偏嫩,春融枝叶茂,客窗幽静处,明月与绸缪。”王映斗也是清代有名的教育家,培养出状元、探花之才。王云清(1859-1911),是海南的最后一个进士,海南省儋县人。1889年中了进士,任湖北知县。但不久便辞官归乡,而于丽泽书院、东坡书院执教。

2.地域性

海南科举情况,按县份分,琼山县均居首位,在全岛767名举人中,琼山县有358人,占46.68%;在全岛96名进士中,琼山县有51人,占53.13%。从唐至清朝,琼山县都是琼州府的所在地。琼山一直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琼台书院曾为清代琼州最高学府,常设执教并主持院政的掌教一人,由道台从德高望重的进士或举人中聘任。从创建之初就是海南人读书登科之地,曾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清代琼籍之进士,举人多数入第前曾在此攻读。在以上的24人中,琼山:符家麟、王承烈、曾日跻、王廷傅、林瀛、冯耿光、王沂暄、陈贞、冯骥声、林之椿、曾对颜、张廷标、舒乔青等13人,占54%,半数以上。文昌:云茂琦、韩锦云、叶栖鸾、吴憬平、潘存、云茂济等6人。定安:王懋曾、张岳崧、莫瑞堂、王映斗等4人,儋州:李文彬1人。

3.家族性

地域的人文积累,自然气质与具体的宗亲间的文化养成氛围,以及家族传承的文化审美习惯相融汇,清代海南诗歌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家族性特征。清代海南诗人不少出自文化村镇和书香世家,如琼山的王承烈、其子王廷傅和其孙王沂暄。还有定安的莫氏家族,十分注重诗书传世,以文助国。明、清二代,定安县共有十名进士。莫恭万的后裔就占了三名,莫魁文、莫陶、莫绍德。莫魁文,字起梧,号印山,少孤贫而勤学,清康熙丁酉科考中举人,辛丑科考中进士,是清代琼崖考中进士的第一人。海南定安莫氏莫魁士康熙戍子科举人。他不做官,热心族事,捐修莫氏宗祠和族谱等,他擅长诗词,有《稼馀诗集》刊行于世。莫瑞堂,嘉庆辛酉科拨贡,朝考一等,由礼部尚书引见,授以乐昌县教谕,曾到多处住教职,道光已丑年任四川三台县知县,护理潼州府知府,代理天全州知州。退休后隐居罗浮观源洞,著有《文庙史典》二十一卷,《书农总录》三十卷《乾坤清气集》四卷,《观源山房诗文钞》十卷行世。

海南登进士的人士中,有6对父子,清代就占两对:张岳崧与次子张钟彦、王映斗与其子王器成。张岳崧,海南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定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后来在张岳崧直接熏陶下,他的次子张钟彦中了进士,三子张钟秀和孙子张熊祥也均中举人,他和儿子张钟彦为海南七对“父子进士”之一,三代功名,堪称海南第一家。张岳崧儿媳符素文,文昌县符其珍(曾任知县)之女,负才名,张钟彦受其诲教颇多。孙媳许小韫也是一名颇有造诣的诗人,著有《柏香山馆诗集》134首诗一卷传世。与许小韫年岁相仿的三叔张钟璘之妻、江西按察赵德潾之女赵淑芳吟诗唱和,作画刺绣。

“琼之有士始乎儋”,儋州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儋州徐浦村出了黄河清、黄海清、黄河照等兄弟三人,他们皆举人,俗称“三黄”,皆通经史,砥励品学,高尚不仕,如出一辙。黄河清在家乡设馆教学,每年受徒百余人。对贫而好学者还常以粮赈济。每每自感“无官一身轻”,豁达而足,于是在厅堂高挂楹联曰:“笼鸡有米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黄河清热爱田园生活,有田园诗赋:“夕阳斜照射山巍,鸟宿喧喧乱绿隈。归去不须燃火烛,高携明月送公回。”

三、清代海南诗歌概况

王国宪编辑的《琼台耆旧诗集》(上、下)收录清代海南诗歌粗略统计3096首。除此之外,儋县王云清是历代进士中留下诗文较多的人之一,各种文体都有,留下七律就有114首。《崖州志·艺文志》收录吉大文的诗歌最多,共20首,占收录诗歌总数156首的八分之一强。张岳崧的孙媳许小韫《柏香山馆诗集》134首诗。目前,散见在府志和地方志、县志的诗歌还有待搜集、整理。

1.从诗歌题材内容来看,无论是山水纪行诗、田园诗、友情与爱情诗还是咏物诗、怀古咏史诗、题画诗等,在清代海南诗歌中都有佳作。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山水纪行诗,海南岛孤悬海外,四面环海,属于滨海型地域。海南学子外出科考、仕进,皆经过茫茫海域,到省城或京城举行乡试,跋涉万水千山,这方面诗歌最多的是张岳崧、陈贞、冯骥声;还有歌咏海南风物名胜的:槟榔、椰子、五指山、文笔峰、大小洞天(“炎荒多名胜,奇辟推吉阳”)、南山、天涯海南、五指山、胡铨“澹庵泉”、东坡遗迹、浮粟泉(素有“海南第一泉”)、载酒堂、桄榔庵、泂酌亭)、定安八景、崖州八景(吉大文)等,正是这些诗人的作品使得海南文化丰富多彩。如韩锦云周游琼崖的名山胜水,写了不少咏物抒怀的绝妙篇章,《文笔峰》:“亭亭笔执插丹青,众手纷纷撼不摇。万里烟云资吐纳,一天星斗任临描。拟海水供磨墨,想把虹霓为束腰。除却玉皇封禅事,燕然功小不须要。”就吟咏五指山而言,李景新老师的《于今写入琼南景 賸得诗人细品题(上)——明清五指山题咏诗之文本研究》《于今写入琼南景 賸得诗人细品题(下)——明清五指山题咏诗之综论》等。还有科举仕宦题材:直接涉及到科举题材的诗歌创作最多的就数陈贞,从他的诗歌的创作中可以看到科举之路可谓艰辛(路程遥远,形只影单)与坎坷。科举及第赋诗表示祝贺的:王承烈的《喜及门韩紫东举进士膺馆选,赋诗赠之》科名尊一代,翰苑获三人。(本朝海南翰林吴学斋、张翰山及君三人。)

2.从诗歌形式特征来看:一个诗人的风格构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先天禀赋如个性、才情等等和后天社会属性的教养、学识、阅历、遭际等相融汇而成的艺术审美精神体。诗歌发展到清代,各种诗体样式皆备,以往诗歌题材内容皆有人涉猎。诗人学者可供参资的前贤模式愈多,选择性以及由此派生的跳脱、超越欲望也愈强。于是,从前存模式中放出眼光,各取所需并予以嫁接、胚变,以至于补前人之所缺的诗人代不乏人。

(1)众体兼备,古体与近体皆有诗作,五、七古,五、七律、五言排律。在清代海南诗歌中,有不少次韵诗。“次韵诗,以意赴韵,虽有精思,往往不能自由。或长篇中一二险字,势难强押,不得不于数句前预为之地,纡迥迁就,以致文义乖违。”(赵执信《谈龙录》)次韵诗有两种情况:一类是次古人韵,唐代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欧阳修、苏轼、陆游,清代袁枚、王士祯的诗韵。王承烈《及门(受业弟子)询古诗源流,聊成韵语答之》“遗山(元好问)工论古,继起王渔洋(王士祯)。百代标宗旨,诸家挈短长。覃溪(翁方纲)能补续,竹垞(朱彝尊)品精详。津逮源流别,师资一瓣香。”可称之为诗论诗。以诗论诗历来推重杜子美、元遗山,但王承烈这十六首论诗诗,每首都中锋运笔,论流别、辨形神、探本末、溯源流,俨然给中华这个千古诗国做了又一篇诗序诗谱,独树一格,值得诗学界重视。另一类是次友人韵或唱和诗,师生、亲友、同僚等“凡琼崖文人,多投诗相质,倡和联和,传为韵事。”《梁兰村为予作松石歌,以答之》“石兮石兮何嵯峨,一片坚贞不可磨。”韩锦云诗别具特色,诗题较长,从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写作背景和作诗缘起;其诗多是写给同僚、友人或后学对他们以资鼓励和劝慰;韩诗104首,39首次韵诗,与沈朗山寿榕唱和酬答诗就有40首。

(2)意象多样,色彩纷呈:诗歌中多石、竹 、梅、菊等意象,松竹梅一直并美为“岁寒三友”,儒学精神不足以通达兼济转而崇尚的穷退独善的道家隐逸精神,这种隐逸精神实际上就是松竹梅作为审美对象时的内在品格。海南文人骨子里有一股狂狷的精神:“狂”是指不拘一格,气势猛烈,蔑视俗规;“捐”指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王映斗的咏梅诗,王承烈的淡泊明志,一生治学;韩锦云的才情横溢,吏治威严;云茂琦的恃才傲物,桀骜不驯;林之椿的学贯中西,跨任书院掌教与中学堂监督。王云清,狂放和另类,则是他传奇人生中的闪光之处。平易、通俗、朴素、具有草根色彩,是对王云清诗文的准确概括。

结语

研究海南诗歌的发展情况,还原海南诗歌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上的地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范围,目前海南诗人、诗歌有多少,要把散见在府志、州志或县志中的诗人、诗歌搜集与整理出来;其次,按不同的分期或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研究,条分缕析;再次,对海南诗歌发展、特色及其与外部环境(包括岛内、岛外)的关系的研究;最后,具有特色的诗人或诗歌进行重点研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国宪.琼台耆旧诗集(上、下)[M].海南出版社,2004.

[2]李景新.于今写入琼南景賸得诗人细品题(上)——明清五指山题咏诗之文本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08 (03).

[3]李景新.于今写入琼南景賸得诗人细品题(下)——明清五指山题咏诗之综论[J].琼州学院学报,2008(01).

[4]周济夫.琼台说诗[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杨景霞,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元明清方向。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清代海南诗人
怀念海南
我理解的好诗人
海南杂忆
诗人猫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