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文明研究的文献回顾与反思

2016-01-28 00:34金俭
鄱阳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摘 要]中国正迈进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议题。虽然学界在此领域提出了一些研究假设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与政府大力倡导之势同步。为进一步丰富学界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发展要在三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增强“理论自觉”,丰富理论框架;二是形成“中国经验”,注重民间智慧;三是注重“底层视角”,深挖倒逼机制。以此推动生态文明在实践中获取成果。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献回顾;社会学视角

[作者简介]金俭,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山东青岛 2661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生态文明进入中国学术界视野并发展迅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明显。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依旧遵循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开发的深入,如“癌症村”“PM2.5”“沙尘暴”“海上石油泄漏”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次是由于我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中。再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环保抗争活动越来越多。例如2014年5月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2014年3月广东茂名反芳烃项目游行示威等。第四,与环境研究有关的学科发展迅速,如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等,并对生态文明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关怀情结,迫切希望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给予理论支撑。近几年学界对生态文明有不少论述,专家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很多有特色的见地和看法,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述评,以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营造生态文明研究的良好学术氛围。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民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愈发提高,社会学学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但也有一些可喜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理论假设、建设途径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认识视角、解释框架以及对策维度三方面进行梳理。

(一)认识视角方面

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解,学界论述各不相同,围绕生态文明是文明要素还是社会形态,抑或是广义的生态文明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界定并存,学者们争论不休。关于生态文明的含义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其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应该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相并列。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或者工业文明不是对立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并存关系。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中。随着人们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过去对待自然的敬畏之心转化为开疆扩土的贪心,过度消费资源导致了生态问题突出,并阻碍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①。在人类改造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建立适宜生态运行的外部空间,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既联系紧密,又各自保持着鲜明的相对独立性②。换言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是文明的一种形式③。作为文明的新形式,生态文明不仅考虑了当代人的利益,也考虑了后代人的发展,实现了发展和生态两者并行不悖。

其二,生态文明是构建起来的一种社会形态。洪大用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所建构出来的,其实质是通过社会建设来促进生态建设④,以期实现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指出我国局部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有可能的⑤。陈涛指出,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所建构起来的新型形态⑥,是为了实现人—自然、人—人、人—社会、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以及持续繁荣而人为建构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最高等级的发展形态⑦。生态文明是在一定的实践模式和思维范式下人为地定义、建构的结果,是人类保护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取得的一种亲和状态。

其三,将生态文明视作一种社会结构。吴祚来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生态自然而然的“文明状态”,而是人类作为行为主体,以文明的方式来对待生态、对待自然,生态文明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一种系统观念,生态的状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协调共生的结构⑧。宋林飞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将“生态化”的含义贯彻到“现代化”的概念之中,剔除人们思维中现代化观念的不合理内容,如利用科技征服自然、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城市化、增加福利等⑨。麻国庆从生态问题角度入手,把生态问题看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纵观当代的所有社会问题,若干重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这一议题放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予以把握⑩。生态文明不是手段亦不是目的,是真切存在的社会结构,其发展要和与其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相互协调,相互交融,互利共生。

其四,生态文明的广义及狭义含义。甘泉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含了追求社会公正;狭义的生态文明就仅限于经济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①。郭洁敏也赞同这种划分,他认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并列,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②。虽然这种生态文明广义和狭义的界定还不完善,但是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定义框架,具有借鉴意义。

(二)解释框架方面

中层理论抽象程度低、解释力强,比起宏观理论更具操作性。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应当朝着社会学家默顿所提出的“中层理论”方向努力。在某种意义上,生态文明的未来发展更多地要依仗于中层理论的建设情况。对于生态文明的解释,学界已形成初步的研究假设,对此本文就生态利益自觉,生态认知革命和生态文化自觉,从“生态自发”到“生态利益自觉”三个研究假设加以梳理。

陈阿江通过水污染研究提出,水污染、水环境恶化不单单是由于城市污染源转移到农村、工业污水废水排放不达标等外因引起的,其主观原因是本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传统价值观的沦丧③。从意识和价值观的视角探寻环境问题的内在逻辑,忽视了经济这一重要变量,使得解释力薄弱,应用面狭窄。随着研究的深入,陈阿江提出“人水和谐”型发展模式,即EES型(Ecological,Econom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简称E点),主要论述生态环境可以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以达到多赢态势④。陈阿江后来又提出了“生态利益自觉”的假设,即行为主体(个人或者企业)自觉意识到外部的生态系统或者自然环境可以给整个系统(比如社区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或者带来经济损失。“生态利益自觉”可以分成“生态利益先觉”和“生态利益后觉”。开始就认识到生态和经济可以做到共赢的类型称之为“生态利益先觉”;而遇到困难后才认识到生态和经济可以做到共赢的类型称为“生态利益后觉”⑤。“生态利益自觉”是以利益为诱饵,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个人或企业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景军关注文化尤其是地方性文化在生态环境抗争中的作用,提出“生态认知革命”和“生态文化自觉”解释框架。如大川村的抗争关注点从家畜的生命到村民的生养问题,从鱼塘的水环境到整个村落的生态环境、生态权利,抗争关注点从水污染扩展到生态环境整体,这一综合的认知包括法律、生计、道德、社会公平、权益等方面,结果是生态认知革命的发生。大川村的环境维权活动也蕴含了“文化自觉”因素,宗族势力在环境抗争的动员和进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村落中“黑孩”增多,医生劝告妇女不要饮用污染水,加之新闻频频报导污染事件,因此村民将生育与水体污染紧密联系,为了香火延续,环境抗争变成宗族的“使命”。庙宇、“风水”的传统文化也是抗争中文化自觉的外在表现⑥。从生态环境极度恶化转变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实是认知革命和文化自觉的过程。生态认知革命是生态知识输入形成生态认知,生态认知升华到一定程度进行生态认知实践,最后促进生态认知的制度化。生态意义上的文化自觉,首先是从认知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表现在行为举止上,不利于生态和谐的事不做,最后扩展到外界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麻国庆也关注了文化在生态中的作用,他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农村比较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在不同的区位环境中发展出一整套独特的、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体系。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这种人地和谐模式将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态文明多样性受到威胁,各区域人民也在改变着各自的文化以适应工业化。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种文化再造①。景军和麻国庆都从文化视角出发,注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充分考虑地方性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及作用。

陈涛对当涂河蟹养殖进行了个案研究,发现其生态实践经历了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转变,而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养殖精英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即“生态自发”。农村精英对各类养殖模式进行比较和反思,从而具备了最初的生态意识,通过“环境—社会”这一系统的“筛选”,进而形成生态利益自觉的理念。形成“生态自发”走向“生态利益自觉”的行为模式,又促使了社会性的生态利益自觉机制的形成②。这种农业上的生态思想对于工业发展也是很好的借鉴,“大养蟹”到“养大蟹”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当涂县总结过往发展教训,调整发展模式后,致力于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工业发展实现“三个转变”,陈涛称其为招商“当涂理念”,即从“招商引资”转为“招商选资”,从“大办工业”转为“办大工业”,从“大招商”转为“招大商”③。数量和规模仅是衡量产业的一个方面,生态和可持续才是发展的根本,粗放型养殖向生态型养殖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典型代表。

(三)对策维度方面

环境问题背景下的生态文明研究,关注点往往落在生态环境危机出现后自主合理的选择,更加着重于解决问题,所以很多田野实践和学术理论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状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④。鉴于学者纷繁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梳理。

一是提升意识形成生态文化自觉观念。宋林飞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之中,三者协调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⑤。包智明认为,在社会文化上要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理念,提倡适度消费、低碳生活。要大力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维权意识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文化支撑⑥。麻国庆认为,不同群体的生态文明体系大多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平衡为中心,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⑦。洪大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应重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要吸收其精华,继承和发扬各种文明的合理因素⑧。观念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切地存在,树立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不只是注重眼前利益,更关心整个生态环境状况,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社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洪大用认为,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资源保障。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实质是社会问题,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失调,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共同导致的。以社会建设及社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以社会建设促进生态建设①。包智明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处理好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子系统入手进行改革、调整或重构,使之与生态系统相协调②。甘泉认为,应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树立生态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经济效益第三的观念③。生态文明建设要想方设法化解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矛盾与紧张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