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迁之教—浅谈择校现象

2016-01-28 15:15张泽苇河北工业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升学率城镇现象

张泽苇河北工业大学

三迁之教—浅谈择校现象

张泽苇
河北工业大学

择校问题近几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教育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择校现象应运而生。中小学的择校现象与我国规定的义务教育原则相悖,与免试就近入学相抵触。关于择校的选择一直被认为是引发教育不平等的教育现象,我国也多以限制择校行为为主,但择校现象依旧存在。通过调查发现,家长、孩子和老师对于择校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一、背景

依据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种种原因,农村和城市的义务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存在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产生了择校问题。

当前治理择校问题的一系列均衡发展的举措,如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与校长轮岗、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等,早在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颁布的前后就成为国家力推的政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后教育部提出通过“资源均衡配置”、“规范招生秩序”、“薄弱学校建设”、“扩充优质资源”等“十招”对择校开展综合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又强调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入学”[1]。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通知》明确提出了多校划片政策,并在24个城市展开了试点。而在具体城乡的择校意愿与行动如何仍值得研究。

“在我国现有的发展水平下,择校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它是我国现有的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结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择校现象的产生,是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避免性。”[2]

择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热点问题,许多人对此提出对策如组建教育集团[3]、鼓励师资流动[4]等,并对各种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于择校问题的态度也大不相同,支持有之,反对有之,众说纷纭。但对于城乡的择校方面可能存在的差距并没有过多涉及,农村地区的择校问题得到的关注也相对较少。应该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择校问题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引导人们对中小学校择校问题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

二、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和网上调查,以及对家长的访谈,深入了解孩子的上学经历、学校选择、学习状况、学校情况、教育政策看法等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分析:

(1)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待择校问题的态度不完全相同。近一半的教师同意择校,也有几乎一半的教师反对择校;无论城镇与农村,近80%的学生和家长都同意择校。因此在该问题上,城镇和农村的差异不大,只是老师和家长对待这个问题的观点有些不同,导致该不同的因素应该时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异。老师更倾向于站在教育发展角度看择校,而家长则倾向于从孩子将接受的教育资源情况考虑。

(2)城镇家长和农村家长在择校时选择公立还是私立的观点不同。无论城镇与农村,家长在择校时往往更倾向于公立学校。说明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公立学校的师资力量、学费问题、公共设施等较私立要好。但比较而言,城镇家长在择校时更加倾向于公立学校,农村家长比城镇家长选择私立学校的机率要高。

(3)教师在面临择校给学校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时,普遍认为择校给学校带来的不利影响多于有利影响。在教师眼中,择校会弊大于利,不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育均是如此。

(4)老师,家长,学生在择校考虑因素上存在差异。老师认为学校的环境、学生的适应程度应该最先被考虑,其次才应该考虑学校的升学率。学生在进行排序时,农村和城镇学生的排列顺序前三位均为依次为升学率、设施齐全、学校师资。然后再考虑环境与适应程度。家长在进行排序时,农村家长与城镇家长均将升学率排在第一位。这些说明,在择校时学校的升学率、设施、师资极为被家长和学生看中。反而对于教师所看重的孩子的适应程度有所忽视。这其实是学生与家长应当注意的一点,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5)若当地的教育水平相对不好时,城镇家长较农村家长更加倾向于让孩子去外地上学;城镇和农村的学生也均倾向于去外地上学,但城镇学生要多一些。说明教育水平是家长和学生较为看中的一点,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希望学校的教育水平能提升上去。但城镇学生和家长执行力更强一些。

(6)在不愿意择校的家长中,城镇和农村家长不择校的原因不同。有100%的城镇家长认为不择校的原因是:当前政策下的学校是自己最满意的。而有67%的农村家长是因为当前政策的不允许而不选择择校。说明城镇与农村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水平有所不同。农村家长择校的意愿不被执行的可能性更高。许多家长因为困难和不重视而放弃择校。

三、总结

(1)从教育工作者,学校角度而言择校的弊大于利,而从学生、家长角度而言择校利大于弊。

(2)城镇与农村的相同之处:在择校意愿上,均更倾向于择校;在择校时,均更关注学校的升学率,而对于孩子的适应程度关注较少;均倾向于选择公立学校;均愿意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去外地上学。

(3)城镇与农村的不同之处:择校时,农村学生家长比城镇学生家长更可能选择私立学校;比之农村,城镇学生更可能去外地上学,家长更愿意让孩子为了求学而走的更远;在择校行动上,农村有意愿而不行动的可能性大于城镇。

[1]董辉.给择校热“降温”:从“内部治理”到“社会治理”[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2):49-62

[2]郝俊丽.中小学学生择校的社会学分析.硕士论文

[3]周西西.“小升初”择校现象折射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社科学论,2016,(2):146-147

[4]刘慧颖,王玉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6,33(4):65-67

猜你喜欢
升学率城镇现象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文化边城镇远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