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娟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
制造型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王凤娟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
摘要:本文通过对供应商关系管理必要性和传统供应商管理的分析,提出了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措施,对制造型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应商关系;协同共赢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的制造业的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整合物资采购供需企业间的优势资源,打造供应链整体优势,成为企业走向世界所必然要面对的选择。
1、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企业开拓市场,持续满足顾客及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不仅有利于为终端顾客提供更直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能够调动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提高供应效率,实现最终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供应商关系管理是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创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要求。开展供应商关系管理,使供应商与企业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为目标,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协同运作降本增效,不仅可以实现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而且能够避免恶意竞争,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走上协调发展的良好通道,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3、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企业提升自身经营实力,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秩序,可以使企业基于长远发展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与供应商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终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时期,共同增效创利,在市场需求低迷时期,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思想观念落后,对供应商关系主动管理的意识不强。在简单交易中,做为采购方的制造型企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平等的“老大”思想,不具有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思想意识,也不具备主动管理供应商的经营理念。
2、管理责任弱化,对供应商关系管理缺乏组织和策划。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物资采购管理仅仅是物资采购部门的事,对其中所包含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不能将供应商关系管理上升到企业层面,进行统筹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3、管理深度不够,与供应商关系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范围内。业务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往来仅限于买卖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范围内,缺乏合同之外的信息沟通、协调一致的运作等更深层次的合作,供应商关系受短期利益驱动,在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
4、信息化程度低,缺乏高效集成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工具。部分企业所使用的物料管理信息系统,仅仅满足于企业内部应用,对供应商管理的功能相对薄弱,与供应商之间缺乏集成化、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在信息共享、协同操作等方面效率低下。
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一种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紧密的业务关系,不断深化信任程度,扩展合作领域,推进合作深度,借助信息化等手段,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优势,通过战略协同、日常协作等途径,不断增强由企业与供应商组成的采购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
1、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结合,确定前瞻性供应商关系管理思路。供应商关系管理必须具有前瞻性,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相结合,分析预测企业的未来需求,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不同层级的供应商关系,才能对企业发展形成有力的战略支撑。
2、树立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思想意识,将供应商关系管理融入到具体业务中。企业首先应强化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组织领导和思想建设,建立由采购、技术、工艺、质量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管理组织,统一组织、统筹策划制定供应商关系管理方案,有序落实各项措施,用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思想指导实施物资采购订货、供应商选择、评价与日常管理工作,将供应商管理思想融入到具体业务中,才能发挥供应商管理的作用与效果,不断密切合作关系,协同发展,互利互惠。
3、坚持与供应商双向学习、知识共享,实现共同进步协同发展。在制造型企业管理中,供应商的能力与水平、进步与发展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在日常信息交流的基础上,需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知识共享等,通过共同进步协调发展,促进供应商关系更加稳定持久紧密。
4、面向市场需求实施“四种能力”建设,培育协同共赢的供应商关系。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应把培育和提升供应商的快速响应能力、技术发展能力、质量经营能力和成本优化四种能力,做为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新举措,通过打造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优质高效地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市场竞争。
(1)并行开发、联合设计,协同供应商提升技术发展能力。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就要选择有技术实力的供应商介入,联合供应商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试制,组织供应商并行开发所需要的新材料、新品种,积极为供应商提供试验和试用平台,帮助供应商提高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不仅缩短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而且可以促进供应商的技术发展,间接增强企业最终产品的技术实力。
(2)延伸管理、集成联动,增强供应商的快速响应能力。企业将采购管理向源头延伸,跟进供应商的装车发运、生产组织和原材料采购,对关键重要供应商,实行信息共享,及时传递企业的生产计划信息,组织供应商迅速备料排产,实现供应商生产计划与企业生产的集成联动、同步运作;同时关注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及时协助供应商解决生产组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与供应商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3)市场引领、战略合作,激励供应商提升质量经营能力。企业一是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交流,引导、激励具有发展实力的供应商协同进入自己的产品市场,从而不断增强彼此信任度和“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整体观念。二是与发展愿景趋同的供应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或结成企业联盟。
(4)精益采购、利益协调,形成供应链总成本优化能力。实施供应商关系管理,需要合理协调企业与供应商的利益分配,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一是优化订货规格尺寸,降低生产及采购成本。掌握供应商的能力信息,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设计净尺料、倍尺料、合理公差等最佳订货规格,既节省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又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二是精细测算包装运输成本,科学布局供应商供货路线。通过供应商的密切配合,以最少的费用、最短的路线、最快捷的方式,形成最佳物流方案,节省费用支出,创造最佳收益。
总之,培育供应商的技术发展能力、快速响应能力、质量经营能力、成本优化四种能力,既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载体,也是培育良好供应商关系的实施途径和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付建.谈谈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关系管理[J].现代商业.2014 (05).
[2]王家宝,王宁.供应商关系管理及应用研究[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