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

2016-01-28 07:28:22
运动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人体科学瑜伽理论

刘 理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

刘 理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对《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及时。(2)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运用严重缺乏。(3)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应用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师不能炫技,教学进度不能太快,练习强度不能太大;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练习,避免引起瑜伽流行病;教师应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地、科学地进行瑜伽学习和锻炼;教师要科学安排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易于掌握的瑜伽动作。

运动人体科学;高校;瑜伽;教学

1 研究目的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科学健身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孙茹、邹晓峰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与方法概论”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论文中指出,“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与方法概论” 课程主要应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运动机体变化的规律,研究防治运动性机体损伤与机能失衡的方法,是体育硕士研究生和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并从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和考核方式改进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探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锻炼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瑜伽健身的逐步了解和认识,越来的越多的人们选择瑜伽运动来锻炼身体、调节身心。大学生也是喜欢瑜伽锻炼的重要群体,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瑜伽公共体育课,来满足学生瑜伽学习

锻炼的愿望和要求。通过中国知网,以“高校瑜伽”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搜索到599篇发表的论文,研究涉及的领域众多,但以《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应用》为题进行研究还未见发表,因此选择这个题目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科学教学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瑜伽教学质量,使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2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2.1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国内更多的是从高校瑜伽教学现状、提高瑜伽教学质量、改进瑜伽教学方法手段、瑜伽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或多或少涉及到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有代表性的已发表论文包括余传诗的《长株潭普通高校瑜伽选修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张鑫的《山东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郭磊的《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魏志英的《湖南省普通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调查》、李凤群的《珠三角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瑜伽教学现状与对策》、梁丽郁的《重庆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的现状及研究》、姚春华等的《长春市普通高校瑜伽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等等。系统中对“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未见发表。

2.2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运用严重缺乏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得知,高校瑜伽课教学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瑜伽课已经蓬勃发展;学校重视,教学文件基本齐备,教师教学积极高,学生有较好的练习热情等方面。但也发现高校瑜伽课教学开展的不足,重点体现在:(1)实践教学多,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过少;(2)教师缺少结合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进行瑜伽教学;(3)重视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学生再练习提高的教学方法,教师缺少在教学中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使学生一味模仿高难动作,不能科学健身锻炼,造成疲劳,甚至运动损伤;(4)学生缺乏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实践知识,不能正确或忽略使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来指导瑜伽正确学习和锻炼。

3 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在高校瑜伽教学中应用的教学策略

3.1 教师不能炫技,教学进度不能太快,练习强度不能太大

高校瑜伽课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瑜伽练习,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减轻学习压力,调节身心。但有很多大学生不清楚进行瑜伽学习的真正目的,由于对瑜伽好奇,容易盲目崇拜模仿。如果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不以讲解示范为目的,不向学生传授瑜伽练习中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不顾学生身体实际情况,故弄炫技,那么青年学生就会违背自己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以及练习基础,跟着教师模仿高难度动作。如果瑜伽教学动作扭转幅度特别大,教师又一味强调瑜伽教学的难度,不循序渐进教学,加上学生自身的柔韧性不足,却强撑着盲目地崇拜模仿练习,很容易受伤,也不利于学生科学地进行瑜伽学习和锻炼。

3.2 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练习,避免引起瑜伽流行病

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学习和看电脑、手机,缺少运动,容易造成肥胖或颈部、腰部等部位经常不适酸痛。大学生往往只听说瑜伽能够减肥、塑形,还能减缓颈部和腰部等部位疲劳,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大学生为了达到最好的体育保健和康复效果,往往急于求成,不根据自身的解剖生理结构实际,总是尽力模仿教师的每个高难度动作,大幅度伸拉颈部、腰腹部等部位。由于瑜伽练习姿势长期不正确,一定时间后,容易引起和形成瑜伽流行病。根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伤害危险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练习瑜伽的人有1/4都曾经受伤。部分长期练瑜伽的人,由于姿势不正确或用力过猛,出现了椎间盘退化、磨损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有30多岁的练习者的脊柱已提前老化到60岁的状态。而随着瑜伽热持续升温,那些因不当练习而导致韧带拉伤、软骨撕裂、关节炎、椎间盘磨损、脊椎变形等“瑜伽病”在我国也逐渐跻身“流行病”的行列。

3.3 教师应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地、科学地进行瑜伽学习和锻炼

大学生已成年或接近成年,他们的韧带和骨骼结构都已经逐渐发育成熟,已经基本形成自身解剖生理结构的“定势”,人体如果再去长时间练习一些接近或超过自身解剖生理承受能力的大幅度的柔软瑜伽动作,导致关节部位特别是脊柱关节等部位过度活动,超过了人体韧带和骨骼正常屈伸范围,改变了自身解剖生理结构的“定势”,往往就会造成所谓的反关节运动损伤。大学生学习、练习瑜伽时,有些人也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身心不适,认为是正常的运动性疲劳,实际上这些身心不适往往是由于错误的身体姿势改变或大强度练习造成的,是很难通过正常生理休息和超量恢复来恢复健康的。

3.4 教师要科学安排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易于掌握的瑜伽动作

瑜伽主要是通过修身养性、身心调节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如果将这种古老的瑜伽修身术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来练习,而不加以现代科学的健身编排和阐述,不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康复保健等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一味按照古老的锻炼模式去练习是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因为古老瑜伽健身术强调很多动作过度扭转和过度柔软,动作幅度过大,是经过专门修炼的人才能完成和承受的,没经过专门训练的大学生一般是完成不了的。因此,高校教师应将古老的传统瑜伽进行科学的编排,并把握好每一个瑜伽教学动作的安全度,以起到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综合效果。瑜伽教师,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瑜伽的种种派别枷锁,在教学中应将瑜伽作为面向大学生的一种健身项目和健身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压力下得到身心放松,增进身心健康。

4 结 语

高校瑜伽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每一个瑜伽体式的人体解剖特征讲出来,体现出肌肉拉伸、骨骼承受力度等内容。教会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身体结构不适合什么体式,让学生知道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各不相同,练瑜伽一定要留有余地,在保持舒适感受的同时追求符合自己解剖生理特点的动作幅度,而不是盲目地单纯崇拜模仿教师。如果教师不讲明这一点,一些对自己身体毫无了解的学生就会以为动作越接近教师就越好,而这是完全错误的。瑜伽固然是好的,但不要神化瑜伽。什么运动都要科学健身,否则都有可能伤身。练习瑜伽一定要把握好心态,不要把它当做自己的救星,而是当成和拉丁、太极等一样的健身方式。要让学生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身体结构,不能因为模仿老师而忽略自己的身体感受。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瑜伽教学质量,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 1 ]孙茹;邹晓峰.“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与方法概论”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 2 ]余传诗.长株潭普通高校瑜伽选修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D ].吉首:吉首大学,2012.

[ 3 ]张鑫.山东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 4 ]郭磊.高校瑜伽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J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

G807.4

A

1674-151X(2016)10-06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34

投稿日期:2016-09-07

刘理(1996—),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瑜伽教学。

猜你喜欢
人体科学瑜伽理论
Hello White瑜伽馆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50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练瑜伽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6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6
练瑜伽,悠着点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5
开设运动人体科学选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