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左权小花戏的演变和发展

2016-01-28 18:13李明珍山西晋中文工团山西榆次030600
名作欣赏 2016年20期
关键词:社火左权小花

⊙李明珍[山西晋中文工团, 山西 榆次 030600]

浅议左权小花戏的演变和发展

⊙李明珍[山西晋中文工团, 山西榆次030600]

本文以产生于太行山巅左权县的小花戏为研究对象,从四个历史时期小花戏的发展与特点出发,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展示了民间歌舞艺术的辉煌成就,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左权小花戏民族文化民间艺术

小花戏产生于山西省太行山巅左权县(古称辽州,民国元年易名辽县),通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有代表性的剧目,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论著,有论文,也有专业表演团体和一套传承、保护措施,等等。如今左权小花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笔者通过走访老前辈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艺术实践,分四个历史时期向大家介绍小花戏的演变和发展情况。

一、小花戏和“文社火”(1937年以前)

小花戏的前身叫“文社火”。历史上把古辽州境内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统称为“辽州社火”。用文乐器伴奏的“社火”群众称之为“文社火”,它包括多种艺术形式,只因小花戏在其中很有代表性,所以群众习惯将其称为“文社火”。

“社火”始于“社”,其活动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清朝雍正十一年(1734)的《辽州志风俗考》中记载:“元宵,里巷门首张灯火,村中多立社,点九曲灯、蒸层糕、插谷穗,供神前祈丰登之意。”旧时的“社火”多由“社”负责筹办,闹“社火”的主持人是社首,扮演者是从“社”里选拔产生的。每年过了春节,由社首召集,宣布文令,会餐表态。从此,振旗鼓,紧排练。到元宵节在三官庙(封建时代供奉的天官、地官、火官)前先祭祀跪拜,再由文、武社火表演,而后活动于街巷与各户。十六日相互串村表演,十七日云集县城比试夺魁。有时延续一天,名曰“闹十八”。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月十五闹元宵,装扮社火敬三官,三官老爷当中坐,一年四季保平安。”人们以“闹社火”这一形式,一方面进行自娱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敬神娱神,祝愿人丁兴旺,年岁丰稔,有驱灾避邪之意。

“文社火”起源的准确时日经查阅地方史志,均无明确文字记载。20世纪80年代,笔者编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志书,经常回家乡走访花戏老艺人。其中有出生于民国初年的石来江、王兰田、王玉马等,出生于1893年的刘巨才老人;出生于1904年的王朝英老人等,从以上老人们口中得知,听其长辈们(出生于清朝末期)回忆,较早的“文社火”多由两人表演,不变换位置,以唱为主。显然在清王朝统治的268年(1644~1911)内,“文社火”在辽州大地流传着,并不断地完善着。

经老艺人们回忆,“文社火”每个节目一般由两个十二岁左右的男童表演,无论演唱什么内容,服饰、化妆(常用红白二色)基本上是定型的小生、小旦。男角头戴小生帽,帽前插英雄球,鼻梁部分画石榴或桃子,穿天蓝或黑色上衣,腰围白色开缝裙,裙角往往别于腰间,穿黑色牛鼻子鞋。女角头戴花冠或凤冠,两腮画梅花,穿绸缎衣裙、红绣花鞋,或者因地制宜选穿衣装。所用曲调是当地流行的一些小曲,多为一剧一曲。演唱的是吉庆词、历史传说和生活中有情趣(以男女调情居多)的小故事,如《绣荷包》《一苗瓜》《掐蒜苔》《报皇堂》《游花园》等。伴奏乐器文场有晋胡、京胡等,武场有锣、鼓、镲、四块瓦、擦拉机等。因为多由两名演员表演,所以场地较小。表演时,文、武乐器分座两边,表演场地后的正中通常摆放一张桌子,两名演员分别从桌子两侧上场。舞蹈动作比较简单,手持折扇助舞,也只是片花一种,表演完毕下场分别回到原处。此时的“文社火”是一种简单的说唱形式,从表演、服饰、化妆和伴奏乐器等方面看,明显地受到戏曲的影响。

清末民初,“文社火”盛行,出现了一批有故事情节的小歌舞剧,并有了生、旦、丑等人物角色,如《打樱桃》等。演员由原地扭唱逐步发展到变换位置。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扭”和“颤”,扭动时身子颤颤颠颠,群众称之为“唿嗦步”。扮演女角的演员迈步较小,双手随臂左右小甩,多舞“擦脯扇”;扮演男角的演员迈步较大,双手随臂前后大甩,多持合扇。亮相时女角“踏步”下蹲,男角“骑马蹲裆”(群众称“坐虎”)和女角相对,并用扇头磕打女肩。曲调更多采用了当地流行的民歌,有少量剧目已发展到一剧多曲。伴奏乐器增加了二胡、低胡、大横笛等,节目内容也丰富了。

因受五四及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0年以后,“文社火”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内容上出现了大量反封建思想的剧目,如《妓女告状》《旦哥》《闹五更》等。化妆上能区分男女老幼等人物性格。如《卖菜》这个节目,男角头戴草帽,肩挑担子,女角围围裙,构成剧中人物。

据出生于1911年左右的众多老艺人回忆,城西四十里的孔家庄村的“文社火”在全县享有盛名,影响所致,全县各地纷纷来孔家庄求教。

由于“文社火”将歌、舞、戏三者进一步融合提高,扇花中又出现了蝴蝶花,异常花哨新鲜,不少村镇的老百姓开始亲切而形象地将“文社火”称之为“小花戏”。“为什么叫花戏?顾名思义,‘花’就是花哨好看,‘戏’就是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摘于1964年《左权小花戏》资料书)。

由此可见,“文社火”是人们在长期的祀神和自娱活动中,吸收了其他姊妹艺术的营养,逐步形成的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小歌舞剧。

二、从抗日战争开始,小花戏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八路军总部进驻辽县麻田镇,这里便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区。当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新秧歌运动”传到了前方根据地。“文社火”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便获得新生。随着抗日政府的建立和社组织的消失,“文社火”之名逐渐消失,由“小花戏”取而代之。

为使小花戏服务于抗战,歌唱新人新事,许多从事宣传工作和热心文艺工作的同志,对小花戏的改革与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当时任第二民校校长的皇甫、束玉等同志,于1943年冬在本县(辽东县,辽西县为敌占区)寺坪第二民校对小花戏进行了改革尝试。

改革后代表性的小花戏节目有《四季生产》《生产劳动》《新告状》《住娘家》等。以上节目于1944年春节前,到县政府所在地西黄漳村进行汇报演出,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肯定,随即在全县逐步推广。同年元宵节期间,又举行了全县文艺汇演,进一步扩大了小花戏的影响。从此花戏节目大为增加,在各方面有了更新的改革与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首先,小花戏直接服务于抗战的需要,只要是报纸上登的、会议上讲的,很快编词配曲并演出,紧密地配合了参军参战、拥军爱民、减租减息、劳动生产、妇女解放、民主建设等中心任务,宣传发动了群众。

第二,改变了男扮女装的习俗,女孩子们开始登台表演。表演者年龄逐步放宽,人物角色增加了青年男女、老人、儿童等。

第三,舞蹈动作有了新的改进,加大了动作的幅度。如在“唿嗦步”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三颠步”,单调的“擦脯扇”也逐步开合婉转,进一步发展成为“蝴蝶扇”。小花戏还从别的舞种里吸收了营养。

第四,曲调更为丰富,伴奏乐器也有所增加。

第五,服饰、化妆除表演传统剧目外,不再是定型的小生、小旦,而是穿起鲜艳的彩服或角色性格化的穿着,道具也有了增加。

第六,逐渐地又派生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歌舞。它和歌舞剧均有其独到的特点,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从而得到了并存与发展。

以上变化,大大加强了小花戏的表现力,使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并被群众称为“新花戏”。当左权将军以身殉国后,辽县改名为左权县,它又和英雄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被誉为“左权小花戏”。

在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左权是后方根据地,这就为小花戏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送郎参军》《刘邓大军南下》等就在这个时期流行。

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的小花戏,按照《讲话》精神,与时代结合,与人民结合,一扫过去那些低级庸俗和封建迷信的糟粕(如《大娘呀》《二婶婶》之类),以它清新、健康的思想艺术,振奋了人心,鼓舞了斗志,陶冶了心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新中国成立到1990年,小花戏的继承与出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年一度左权县组织的春节、元宵节以及重大喜庆节日文艺活动中,各村镇小花戏亮相献艺,争奇斗艳,备受群众瞩目。许多机关、厂矿、学校、幼儿园、中老年人等也相继建立起了小花戏演唱队,终年锣鼓不息。除此外还经常参加县外演出活动,同时,又经常举办花戏培训班,请老艺人传授技艺,请有关专家讲学。中央到全国各地众多的专业与业余文艺工作者不断地深入老区左权,一方面以小花戏为采撷对象,用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汇;另一方面,这些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小花戏的业余演员进行辅导,使其表演素质大为提高。1958年7月至次年7月还组建了左权县红旗歌舞剧团,1959年5月成立了晋中地区文工团,专门研究和编演以小花戏等为重点的民间艺术。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小花戏的交流与发展。纵观这一段历史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小花戏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小花戏不但得到了有效的继承,而且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如《打樱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加工,尤其是强化了丑角的表演。又如《放风筝》由两个人表演,原只有一首典型的小调唱曲及一个简短的过门,但却用了十一段唱曲反复演唱,因而显得单调。改编以后成为群舞,曲式结构成为三段体,除加了引子和尾声外,乐曲中还插入了一些过门,第二段用了转调,使色彩为之一新,歌词缩编为九段,并根据内容作了合理的调整,舞蹈动作也随之丰富了。还有《摘花椒》原是一首留一段体的唱曲,只有一个过门。改编以后成为一首保留浓郁的左权小调风格的变奏曲。除前奏外,共用了四个唱曲及九个间奏,其中还加入了一段独舞曲。当带有一定情节性的舞蹈动作推向一个高潮时,乐曲即由2/4拍子转到6/8拍子,舞蹈动作随之也变成了跳跃性更强的“快三步”(又名“箭跳步”)。这是小花戏舞蹈动作随着音乐的创新而做的一次突破性发展。

新编花戏成绩也很突出。如歌颂新中国诞生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工农联盟》《摘豆角》;抗美援朝时期流行的《援助朝鲜人民》《少爷兵得了吃惊病》;合作化时期流行的《歌唱合作化》《劝夫卖余粮》等。以后如《新牛郎入社》《一个老头四个姑娘》《河边许亲》《送棉衣》《五兰花开》《太行新歌》《采药》《嫦娥游春》《王三和小兰》《翠芬选亲》《新婚路上》《百花迎春》《春华秋实》《樱桃树下传情》《太行山》等,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歌颂社会主义的节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格调之健康,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编演历史题材的节目也有新的建树,如《槐林会》《鹊桥会》等表现歌舞剧类的小花戏发展到了中型剧目,如《一个老头四个姑娘》,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用载歌载舞的形式,通过父亲和四个女儿这一家人的生活侧面,反映了农村人幸福生活的情景。歌舞类的小花戏发展到了大型舞队,如百人花戏《百花迎春》,1989 年5月10日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广场表演,场面十分壮观,让众多国际友人和观众叹为观止,一举夺得金杯奖。

伴奏乐器更加丰富,有唢呐、竹笛、笙、板胡、二胡、扬琴、琵琶、中阮、大阮和大提琴、底音提琴等一些西洋乐器和电声乐器。早期曾用的晋胡、京胡、底胡,后渐渐不用。打击乐器有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镲、排鼓、木鱼、梆子等,同时还加入一些西洋打击乐器。早期曾用的四块瓦和镲拉机,后渐消失。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内部审计迫切需要创新审计手段,以审计信息化为抓手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审查与评价职能。审计画像是审计信息化一项重要的创新审计手段与方法,能够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精准画像,不但能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增强审计监督与服务能力,而且固化审计业务内容和风险监控体系,提高风险监控和预测能力;审计画像体系能提高非现场审计水平,实现发现风险的精准定位,践行风险导向审计,增强管理者风险意识,使管理者实时掌握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舞蹈动作,笔者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率先总结出一套扇法、步法、舞蹈动作等,并有相应的名称和动作说明。这一套动作被收入1964年晋中文工团和晋中文教局编印的《左权小花戏》资料书。其中步法以“三颠步”为代表有21种,扇花以“蝴蝶扇”为代表有45种,舞蹈动作以“画龙点睛”为代表有35种。这一套动作已被广为传用,极大地丰富了小花戏的表现力。

四、从20世纪90年代起,小花戏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

这一段历史时期,小花戏在其发展史上揭开了光辉的一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为使这一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左权县委、县政府在小花戏的传承和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如组织举办了有首都、省、市、县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的“左权民歌花戏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组建“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成立“左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小花戏、民歌研讨协会”。每年6月定为“文化活动月”。小花戏、民歌进课堂,经常举办小花戏、民歌比赛。编辑出版花戏、民歌书籍和VCD光盘,制定了《左权县保护、传承、振兴、发展民歌小花戏的规划》,积极申报左权民歌、小花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2014年,左权小花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业余与专业相结合,打造出一批精品剧目,享誉全国。如新编花戏《开花调》选用了《四季生产》和《有了心思慢慢来》两首左权小调,改编以后成为有变奏性的大三段体曲式,再配以独具地方特色的演唱和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人们耕地时的“犁步”以及下种、锄田、收割等舞蹈动作。伴随着打击乐的节奏点和优美舒展的旋律,演员表演着不同方位的“撒扇”“蝴蝶扇”以及“三颠步”配以大幅度的前仰后合等,将太行山区劳动人民从春到秋的生产过程和男女青年之间的真挚爱情表现得生动、具体,而且充满情趣,鲜明的地方风格和现代气息融为一体。此作品1992年11月获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和第二届“群新奖”金奖。随后,《筑路哥哥》获得全国第六届“群星奖”金奖。《洗衣裳》和《老井人》分别获全国第十届、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节目奖。

表演形式有了新的突破,歌舞类的小花戏发展到了中型剧目。如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太行颂》,由“巍巍太行”“苦难太行”“保卫太行”“情系太行”“英雄太行”五个章节组成。该节目从总体构思、词曲编写、舞蹈编排、乐队配器、演唱演奏等方面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1992年5月荣获山西省“纪念5·23群众文艺优秀节目邀请赛”大奖。大型舞队继《百花迎春》之后,又编排了《春潮》《丰收颂》等。歌舞剧类的小花戏发展到了大型剧目,如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深的四幕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2012年12月27日在榆次文化中心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以后在山西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北京军区大礼堂以及全国各地巡演,先后获得了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第十四届杏花奖“特别奖”。目前,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滚动资助项目通过网上投票,《太行奶娘》名列榜首。

这一历史时期还编演了大批歌颂祖国四化建设和党的富国富民政策的小型剧目。

舞台美术日趋完善,化妆、服装、道具、音响效果、灯光、布景等几个门类为小花戏的表演增色颇多。如《开花调》采用写意的手法在天幕上勾勒出一幅山乡野景,表演时间仅有五分钟,而演员却换用了三次扇子,即春季用绿色,夏季用红色,秋季用金黄色,象征了不同季节的特征。《太行颂》则是借用中国山水画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浑的太行山画景,而表现这样一个思想内涵极其深刻的小花戏,全剧从始至终使用的道具就是扇子。以上剧目随着剧情的发展,运用灯光设备,以光色的变化来营造舞台气氛,加之音响效果的渲染,大大地增强了演出效果。而《太行奶娘》的舞台美术以全新的表现手法展现给观众,是该剧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了新的成果。笔者在1964年资料书的基础上,编著了《山西民间舞蹈——左权小花戏》一书(1992年4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论述了小花戏的艺术特色,包括表现形式、舞蹈风格、音乐、脚本与唱词等,总结出小花戏颤、颠、跳、蹬、扭、摆、甩、颠簸、拧转、晃首、手臂划圆、转肩扭、三道弯等舞蹈风格韵律。为便于学记,又编成了顺口溜: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波澜;轻盈灵巧扭摆甩,拧身转体臂划圆;欢抖彩扇如蝶舞,神韵要随意境迁。同年,笔者带着这本书两次被聘到北京舞蹈学院讲学,编成舞蹈教材,使这一民间艺术走进了我国最高舞蹈学府。从2008年开始,笔者又在1992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编著了《左权小花戏》一书,2015年1月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现今,小花戏已成为左权县对外联络的一条色彩斑斓的纽带,但凡中外宾客来访,总要组织盛大的文艺晚会相迎,但凡上级在左权举办大型演出和重要赛事,小花戏都是必演节目。同时还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重大演出和庆典活动。2009年7月,“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应邀代表中国,赴土耳其参加了国际艺术节的表演,把独具地方特色的左权小花戏艺术展现在世界各国朋友面前。

由于左权县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加之小花戏、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国家级比赛中屡捧金杯,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列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的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均收编了左权小花戏,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国家文化部和山西省文化厅分别将左权县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山西民间艺术之乡”。

展望小花戏的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朵民间歌舞艺术奇葩将绽放得更加光艳夺目。

作者:李明珍,工作于山西晋中文工团,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导,左权小花戏代表性传承人。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社火左权小花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国内最大的乳胶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左权
桃花红杏花白
左权:家书中的热血与柔情
又见“小花”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陇 州 社 火
神奇的小花伞
社火,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