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璐[辽宁省鞍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 辽宁 鞍山 114000]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点
⊙白璐[辽宁省鞍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 辽宁鞍山11400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激烈,因此如何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分析了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着力点。
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文明灿烂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深深地把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文明印刻在其中。这些文化中有值得我们吸取的部分,也有不适合现今社会发展的部分,因此制约着我们当前的教育,同时还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引起了笔者诸多的思考。
所谓精髓,就是指一个事物的灵魂贯穿于这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体现其最基本的精神、最深刻的思想内涵。只有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提供养分。
从上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解析得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那些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大方向,体现着我们民族大家庭蓬勃向上、积极发展的思想观念。其实,传统文化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我们今天所要继承和创新的应是其中优秀的、进步的部分。其中包括伦理精神的内容、贵和尚中的思想和人本精神的思想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由生活在广阔地域上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祖先共同创造而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一种能够真切反映出中华各民族特质与风貌和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古老文化,更是几千年来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内涵极其丰富多样、意义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仅包含有儒家文化这一核心内容,还包含有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乐曲、舞蹈、工艺品创作等艺术文化,这些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随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高的重视,传承、发扬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谦虚刚健精神
这种思想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易经》当中,它指导人们不断地积极努力,向上发展,这句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真实写照。这种精神不断影响着我们,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孔子一生都遵循着这样的思想,还有许多其他的仁人志士也都是按照这样的思想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并且为之奋斗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精神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更好地迎接挑战。
(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尚书》当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唐太宗李世民亦说“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这都说明人民的重要性,在唐太宗的思想中最先考虑的是老百姓,然后是江山社稷,最后才是个人的得失。孟子和荀子也都提出过“民为邦本”的思想,传之后世,为我们今天所用。这个思想从古至今,集中地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以人为本的精神。新时期我党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有这些都是在深刻领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后为我们现代化建设而服务的。
(三)天人合一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谨慎地分析。人不仅要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个问题也是我国古典哲学一直探讨的基本问题。这个思想体现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之间虽各自遵循着各自的道,但就本质而言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内在有着一种紧密的生成关系与实现原则。生成关系为天地之道,实现原则为人之道,二者缺一不可。古人在做事情时往往都追求着天时、地利、人和,这充分说明了天、地、人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分量。只有三者协调统一,方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目标。这种观点体现出人是自然天地的产物,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把自然与人看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思想对于今天仍然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举例来说,现今人类不爱惜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匮乏等全球性的危机,这都是没有正确地处理好人和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自然与人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中。
(四)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思想精髓是伦理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思想内容。中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古国。亲情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极为重要的纽带,这个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基本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和孝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把一个通俗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词“要常回家看看老人”作为法律条文纳入到我们的现行法律中就深刻体现出孝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无法替代的作用。
以上四种思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贯穿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当中也曾遇到很多的困惑和挫折,大致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艰难前行
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之一就是“打倒孔家店,废除文言文”,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大都是通过文言文的载体表达,并通过孔夫子的宣传呼吁而流传于世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还能够艰难生存前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时间以来一直根深蒂固于民众思想中,因此,深深地影响着民众的言行举止,他们对新文化运动既是欢迎的,也是有所选择和保留的。所以,新文化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崭新、发达等现代化因素在社会群众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之中很难介入,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良莠不齐、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广泛存在,深深影响着群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并影响着各种文化活动。然而,那些“自强不息”“师夷长技以制夷”“实业救国”“少年强则国强”等激励人心的口号,既充分体现了一大批文人志士深沉的爱国主义情结,也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中的欺弱霸权主义的警觉与忧虑。在国家、民族命运岌岌可危的时候,在民族同胞饱受战争之苦和异国分子侵害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追求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将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府作为首要任务,并作出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此刻,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分力量的强烈愿望在这些知识分子的心中油然而生。从客观层面而言,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人民不计个人利益的精神气质。在这漫长的历史斗争过程中,知识分子阶层所表现出的崇古排外思想从未削弱过。他们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排斥,对西方优秀文化的不认可与不接受以及将之与民族主义纠缠在一起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难以向前迈进,难以吸收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这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阻碍。由于知识分子阶层常以西方文明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具有爱国精神的标准,这极容易引发人们做出不理性判断或不理性行为。所以在狭隘民族意识的影响下,如果没有先进人物和先进方针政策的引导和指正,知识分子必将在“现代化”与“传统”的有效融合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爱国与否不应是一味地排斥与否认他国文明,而应当将更符合民族利益、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民族向着更美好、更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内容吸收利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所经受的压力和重生
传统文化的内在因素和长期存在的压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带来了困难。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产生变化,这样的改变也会使文化意识发生改变,因此文化意识就产生了差异,这样将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的西方思想和西方教育模式涌入,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问题日益严重。文化传媒方式的多样性,使得一些少年儿童受到诸多西方文化教育,对本土的文化和历史知识却知之甚少,同时对本国的传统文化也不感兴趣。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因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是非取舍的标准。现代很少有人提及“礼让”“厚德”等词汇,更有许多传统文化被误解了,比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朝闻道夕死可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句古话“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体现出典型的中庸之道和明哲自保的中庸思想。其实这和另一种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这是我们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得不注意的问题。三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于物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认为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起到反作用。甚至有的经济学家开始撰写一些批评传统文化的文章,认为落后的传统文化不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封建思想在国人思想中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意识的恐慌和茫然为迷信和愚昧提供基础。我们传统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比如上文所列的四大方面,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
(三)现代文化理念中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目前,我们新时代的核心话题是“和谐”,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和构建和谐文化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过程中,应该重视与“和谐理念”的相互融合。从目前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上可以看出,“和谐”理念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谐”文化要求既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与精神充分体现出来,也要融入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对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例如,我们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要和世界各个国家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下,共赢互利,共同发展,谋求和平,从而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认同和欢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和理念。而且和谐社会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现实体验和历史传承,即和谐社会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热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世界大同美好理想和愿望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和谐的文化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是更为务实化的现代理念和思想升华,它源于“和为贵”,却比“和为贵”的思想理念有更高的境界、更严谨的理性思考和更人性化的宽容。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要使我们的文化不仅要面向现代,还要面向世界和未来。从内容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既包含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包含有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社会主义元素被融入其中。从政治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即使今天一些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仍旧残留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但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下,我们会为了使传统文化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而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任重道远,其具体着力点如下:
(一)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批判地继承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主要表现为既有被统治者利用、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的消极一面,又有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积极一面。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传统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现状中,要全面准确地做到这点,我们就要不拘泥于某一个领域、流派、时代,或者是某一个人、某一个代表作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坚持“批判地继承”原则。“批判”和“继承”看似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两者在某些情形之下是统一的。批判,就是去除阻碍我们发展的文化,就是剔除那些不适应今天发展需要的文化,摒弃那些糟粕过时的文化,如愚忠愚孝、官本位思想、封建迷信思想、轻视科技、闭关锁国的思想等。继承,就是要汲取对社会发挥有用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能够弘扬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化,如民主、文明、和谐、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思想。
(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法先行
依法保护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早在1931年法国就制定了《保护历史古迹法》,这部法也成为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1932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古建筑法》对于保护古建筑做了具体规定。1943年,德国立法规定,要改变历史古建筑周围500米环境都要得到专门的批准。1962年德国还进一步制定了保护历史性街区法规。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未形成体系,如2011年我国就颁布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与该法律相配套的实施条例至今没有制定。法律具有强制性,用法律的形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应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府需高度重视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府责无旁贷。首先,中央政府需要贯彻落实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方针、政策、措施,把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纳入日常的工作日程当中。其次,政府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目前,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集中体现在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少、种类少。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为4510家,从总类上看,历史博物馆占大多数。放眼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韩国的广场、步行街上到处都是韩国历史名人的塑像。俄罗斯非常注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老城区,很难找到一条没有博物馆的街道,博物馆的数量高达200多座,相当于平均2.3万人口就有一座博物馆。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在点滴建设中营造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四)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金投入渠道要多元
发展中国家对文化遗产及保护的投入非常重视。如印度每年投入约人民币3.1亿;墨西哥每年国家投入14.2亿人民币;而我国仅仅投入6.2亿人民币。这对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来讲,是杯水车薪。国外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长效机制。在发达国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等多方筹集。如英国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个人的捐款是经费的重要来源,志愿者的义务劳动、无偿提供房产和固定资产也被纳入到资助范围。日本的何必馆就是靠个人投资为一幅画建的博物馆,据说馆长尾川在二十多岁时,喜欢上了一幅由著名画家村上华岳画的《太子树下禅那图》。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工作,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就把这幅画买了下来,珍藏起来,以这幅画为基础修建了这座博物馆。对我国来说,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捐助学校的较多,如逸夫小学、逸夫中学,而对其他文化基础设施的捐赠则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做法,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多渠道募集资金,抢救保护、传承、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将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保护项目给予财政金融支持相结合。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
(五)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是不平衡的”。的确我们中国人拿过来太多,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送出去太少。拿过来与送出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当代知识分子最为艰巨的一项任务。我们要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放眼整个世界。与国际大环境结合起来,让中外文化和中国古代、现代文化能够相互交流和碰撞,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地创新和再生。要在诸多价值观念和文化的交锋中进行选择、甄别和取舍,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基础,依托和创建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文化。只有立足于当代,立足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方能在当代获得新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我们的文化,增强我们的凝聚力,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博,使得中华民族的精华在人类社会当中健康发展。
[1]刘曙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魏明德.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向翔.哲学文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6]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9]葛红兵.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2011(5).
[10]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金元浦.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2]董振华.中国梦与中国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3]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作者:白璐,辽宁省鞍山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讲师,曾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