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下小班学习性区域活动初探

2016-01-27 05:37支美华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区域内容

支美华

学习性区域活动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活动,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是在指定范围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巩固以往所学知识的。区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选取生活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的活动应该以生活为轴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小班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支配,对老师和家还很依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是幼儿所需要的。我们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学习活动内容。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的生活区,内容主要是扣纽扣、拉拉链、给娃娃穿衣、我是生活小能手、喂小动物等。这些操作材料直观形象,颜色鲜明,有可爱的分成两半的小动物头、动物眼睛、耳朵等是用按钮按上的,动物头拉链拉上是可以变成完整的动物头;还有襁褓中的小娃娃,有小衣服、小衣架,这些操作材料既温馨又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需要是行动的前提条件”,由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益智区中的宝宝送物品,提供爸爸妈妈的图片以及相应的常见使用物品,引导幼儿根据平时对家长的了解,根据物品与人的关联性,将物品送给相应的人物进行归类。因为他们有粗浅的生活经验,模仿性又强,还有一定的移情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所以这些内容和材料受到孩子的喜爱。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还关注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因此,孩子在参加这些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时候主动性、积极性很强。

二、提供操作平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幼儿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的教育理念提供操作平台,让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为幼儿创设和准备与主题相符合的环境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注意观察引导幼儿在对环境材料的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小班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很大程度上认识依赖于行动,注意力容易转移等,因此,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在“夏天真快乐”的主题中,围绕目标“天气炎热”,孩子们讨论得到可以通过游泳、玩水、扇扇子的方法来降温,于是根据幼儿的建议就生成了相应的一些学习活动内容。如在建构区围绕“游泳池”进行建构,先引导幼儿回忆游泳池的结构特点,然后利用图片丰富幼儿的直观经验,最后引导幼儿利用地垫进行立体拼贴、围接等。在美术区提供了彩色纸、铅画纸、冷饮棍以及相应的流程图,幼儿可以通过折、画、粘贴制作扇子、小凉拖等。科技区中的“运水”,提供了漏勺、盖子、瓶子、海绵等,幼儿自选材料,在运水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不同特性,知道了哪些能够运水,哪些不能运水,知道了水会流动的特性。在阅读区中根据故事《下雨的时候》投放了用万通板制作的荷叶伞,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幼儿可以戴上头饰,自由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语言对话和动作表演。这种关注年龄特点的游戏使幼儿学得既轻松又主动。

三、关注幼儿水平,及时调整操作材料

在主题背景下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关注幼儿的特点以及差异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练就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所以我们首先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其次,了解活动环境、材料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材料的投入是否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学具的数量是否充足等。最后,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指责、不轻易批评孩子。当幼儿操作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引导;当幼儿失败时,及时鼓励帮助幼儿,并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幼儿在成功的体验中逐渐树立自信心。针对所观察幼儿的情况,将提供的材料随幼儿的能力和兴趣变化不断调整,从而满足幼儿当前活动的需要,适合幼儿的水平和活动特点。例如,益智区中的“种花”,一开始两个盒子中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所投放的材料的难易程度也是一样的。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有的幼儿很快就完成操作,有的幼儿操作起来有点困难,有的体现在对1~6数量的掌握不太好,有的是在同时寻找根据颜色和数量两个特征上遇到问题。于是,我对盒子中可操作的材料做了调整,分别将两个盒子分为难度一颗星和难度两颗星。难度一颗星是一种四以内数量的花,投放两种颜色的标志;难度两颗星的是一种六以内数量的花,三种颜色标志,还提供了从高到矮、从矮到高排列的标志。操作中幼儿自选颜色、自选数量和排列顺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操作和学习。

四、随着主题变化,循序渐进更新材料

在主题背景下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随着主题的变化循序渐进。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是随着主题的深入、变化以及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变化。主要是考虑材料与当前幼儿兴趣、活动内容的结合性:即深入到幼儿中,找到幼儿的兴趣、需求,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探索活动材料或者内容,结合当前的教学主题内容在区域中投放可操作的渗透主题内容的材料,以满足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操作的需要。使幼儿的新旧知识得以相互迁移,也使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特点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空间和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中边玩边学、边探究边提高。在《春天真美丽》的主题中,我们学习了故事“毛毛虫”,对毛毛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阅读区我们为幼儿新增了可自由粘贴的图片,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可以边贴边讲;在美术区中幼儿可以利用圆形彩纸进行粘贴,然后添上脚;在科技区中,准备了塑封好的绿色圆形纸片,有的部分画上了毛毛虫的五官,每个圆形的两侧用打孔机打上圆孔,再提供按钮,供幼儿自由连接成毛毛虫。这样围绕主题开展不断进行区域材料的更换,经常保持区域材料的可操作性、“新鲜感”,以此不断地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参与。同时,通过对材料适时地更新,这更符合小班幼儿游戏的需要。

“创设有效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在对小班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需要,创设了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丰富了孩子在区域游戏中的体验,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达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发现幼儿在健康、认知、交往、社会情感、艺术、游戏各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5(0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小班区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主要内容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