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8)
古希腊时期的“动在”过程思想
李海霞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8)
摘要:近年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成为人类面临的难题之一,人们在自我反省、深究其因时,马克思与怀特海的“动在”过程思想作为一面镜子,让人们立身镜旁,观“其身”思“其因”。梳理古希腊早、中、晚时期不同哲学家的“动在”过程思想,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古希腊时期不同哲学家的过程思想如何“动在”,而且能让我们认识到古希腊时期的“动在”过程思想与马克思和怀特海的“动在”过程思想的关系,进而让我们在有机整体的视域中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古希腊;动在;过程思想;马克思;怀特海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遭受金融危机、生态危机的创伤和威胁。有危机意识的人总会不断地反思危机之因、提出理论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在动态平衡的宇宙中,能量是不间断流动的过程,生物个体是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这种“动在”的发展过程被一些敏锐的哲学家所关注,进而让一些后继哲学家在“动在”过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有机整体理论,解答时代所面临的困境。譬如,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动在”过程思想被马克思和怀特海继承,二者在这一“动在”过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宇宙观。
梳理古希腊时期的“动在”过程思想,首先要梳理其各时期不同哲学家的“动在”过程思想。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动在”过程思想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恩培多克勒;第二阶段(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第三阶段(晚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一)早期古希腊的“动在”过程思想
一元论哲学家和多元论哲学家(也称为米利都学派)认为世界本原于具体的物或抽象的物。如一元论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源自于具体的“水”、抽象的“无定”和具体的“气”。多元论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源自于“火、土、气、水”这四种元素在爱与斗争作用下的合成或分解。
无论一元论哲学家还是多元论哲学家,他们在阐述各自的本原说时,在其各自理论中都显现或隐现着世界万物“动在”的过程。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他们的“动在”思想表现在,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世界变化的过程在于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也就是说,世界万物原自水的变化过程。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不是水或任何别的已知元素,而是“无定”。万物生于无定复归于无定的过程是一种永恒的运动。“无定”在划分万物的过程中生成万物,在复归“无定”的过程中使得万物消亡,这种生成与消亡的运动过程构成了世界万物。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气”,而“气”是不断变化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这样论述阿那克西美尼的观点:“灵魂是气;火是稀薄化了的气;当凝聚的时候,气就先变为水,如果再凝聚的时候就变为土,最后就变为石头。”[1]54也就是说,万物之源“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凝聚与稀薄的不断变化中创造着世界万物。
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位论述世界是由多元物质构成的哲学家。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根基来自火、土、气与水四种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是永恒的)。万物因这四种元素的组合而生成,因它们的分离而消失。这四种元素自身不具有组合与分离的因素,能让它们分分合合的因素只有爱与斗争,爱与斗争具有组合与分解的能力,爱使得四种元素按照不同比例组合成各种复杂的事物,斗争使得各种复杂事物分解消亡。爱与斗争的永恒运动使得世界物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世界万物是在爱与斗争永恒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具体一元论、抽象一元论哲学家还是多元论哲学家在阐述各自本原说时,都或显现或隐现地解释着物体的“动在”。每一物的“动在”仅仅是个过程。如泰勒斯的本原说: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水的“动在”过程产出了他物,他物又在“动在”的过程中产出另一他物或水。一物到他物的变化过程都是在各自“动在”的运动方式中转变的,而这种变化仅仅是过程。同样,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万物生于无定又复归于无定)阐述的万物也只是“动在”的过程,只是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变化过程罢了。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气在凝聚与稀薄的“动在”变化过程中生成万物。恩培多克勒的“四本原”说:世界万物由“火、土、气、水”这四种元素的“动在”过程中生成。世界万物来自具体物或抽象物“动在”的过程。以“动在”状态存在于宇宙中,每一物都以“动在”的方式自我运动并与他物相互“动在”。
(二)中期古希腊的“动在”过程思想
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是中期古希腊过程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二者都认为世界万物产生于物质运动的过程中,即世界万物在永恒的运动中产生、又在永恒的运动中消失。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原于“火”,万物在流变中产生又在流变中灭亡,万物的流变是个过程。“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1]72对赫拉克利特的思想,赵敦华在他的著作《西方哲学简史》中解释得很到位,“需要注意‘本原’的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这种本原比米利都学派的思想更加复杂,它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2]12。世界的本原要在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来把握,也就是说,世界的本原只有在事物运动的过程中才能把握,离开事物的运动过程,很难认识世界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本意是这样的: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也是火。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被说成是火的运动;火转换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2]12
“火”是如何支配世界万物运动的?赵敦华这样解释:“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有两个方面,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复归),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说火的形态)的事物之中起作用。”[2]12笔者对这段话的解读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火”,“火”本身具有两种性质:一是火具有可塑性,它可以千变万化;二是火中有一种精髓(就像人体的经脉),这种精髓永恒运动,不生不灭,始终存在于火中。这两种性质互为存在、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在火的精髓永恒运动中,火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转化为各种复杂的物质,又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分解消亡各种复杂物质。这种运动中的万物在不断生成、消亡、再生成的过程中构成了可变的万物世界。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可分,并永恒运动着。世界万物是由无数个原子按照不同形状和大小,在无限虚空中的无秩序的永恒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原子的数目与种类依各自形状和大小的不同无限地存在于宇宙中。原子与原子之间是虚空的,无数的原子有着无限的虚空,无数的原子在无限虚空里(空隙间)没有上下位置之别。正因为原子与原子之间留有空隙,所以无数的原子才会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
原子在虚空中是如何运动的?“原子论者认为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作之中,重的原子在中央旋转,结合成大地,轻的原子被抛到外层。原子在旋转中相互碰撞,不同形状的原子或因相互勾连、纠缠而结合,或因错开、脱落而分离。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2]24“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说道:‘万物都根据必然性生成’,‘没有什么事物是任意产生的’。如果他把‘必然性’理解为与‘任意性’相对立的‘原因’,那么,这些话表达了万物的生产原因是原子的运动的意思。”[2]25这句万物的生产原因是原子的运动,意思就表露出世界万物是在无数原子永恒运动中产生的。没有原子的运动,就不可能有世界万物的生成。
从上述来看,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本原说也可以定义为过程说,世界万物以“动在”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中,在“动在”的过程中产生万物。换句话说,世界万物产生于物质运动的过程,也消亡于物质运动的过程。
(三)晚期古希腊的“动在”过程思想
晚期古希腊过程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对以往哲学家的思想做了创造性的综合,创建了希腊时期第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他的哲学理论:有一个理念的世界存在(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这个理念世界独立于可感世界,可感世界模仿或分有理念世界。善是最高的理念世界,善安排、规定可感世界的秩序,善统摄所有的存在和本质,是真理的源泉。概括地说,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理念世界统摄可感世界。柏拉图用知识和意见来解说这两个世界的区别,知识属于理念世界,意见属于可感世界,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意见是对可感世界的反映。
柏拉图用“分有”和“模仿”说明知识与意见的关系。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因为理念世界永恒存在,是不变的,所以知识是可靠的,是真理;意见是对可感世界的反映,人们在可感世界中,感知到事物就认为事物存在,感知不到事物认为事物不存在,因此,可感世界变化无常,意见是不可靠的。知识属于理念世界,属于永恒存在的世界;意见属于可感世界,属于可变的世界。
在柏拉图哲学体系中,其过程思想如何体现?可用下图1来解释。
图1 柏拉图过程思想解说图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一元的,世界是由神创造的,神创造了理念世界(存在世界)。理念世界是永恒、客观存在的,是人感官无法感觉到的世界。那么人们是怎样认识世界万物的,柏拉图认为有一个可感世界在分有或模仿着理念世界。因人的感官能感觉到某些物的存在,感觉不到另一些物的存在,所以可变的可感世界(非存在世界)是不可靠的,它是分有或模仿理念世界,是隶属于理念世界的。
对柏拉图的过程思想,可以总结为:人们的感官能够感知可见世界中变化无常的复杂事物,而人们感知到的复杂事物是分有或模仿理念世界的事物。理念世界的善掌控可以改变世界复杂多样事物运动的规则及秩序。离开这种运动的过程,人们就不能感知可见世界的事物,就不能认识从理念世界分有或模仿的事物。
可以说在柏拉图的理论中,人们认识可感的世界万物都是分有或模仿理念世界中的万物,人们认识可感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事物)都被理念世界的善来掌控,即理念世界决定着可感世界中万物的复杂多样性。
可见柏拉图的“动在”过程思想游历在一个理想的国,一个抽象的空间。他在这样的国度和空间中解读世界万物的变化过程,认为复杂多样的万物在于运动,不过事物的运动不是事物的自身运动,是被理念世界中的善来掌控的。“凡是不变的都被理智和理性所认知,凡是变的都被意见所认知。世界既然是可变的,所以就不能是永恒的,而一定是被神所创造出来的。而且神既是善的,所以他就按照永恒的模型来造成世界;他既然不嫉妒,所以他就愿意使万物尽可能地像他自己。‘神愿望一切事物都应该是尽可能地好,而没有坏。’‘看到了整个的可见界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一种不规则和无秩序的运动之中,于是神就从无秩序之中造出秩序来。’……仅只有一个世界,……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模本而且是被设计得尽可能地符合于为神所理解的那个永恒的原本的。……它是旋转的,因为圆的运动是最完美的;既然旋转是它的唯一的运动,所以它不需要有手或者脚。”[1]189-190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区别在于,柏拉图把理念作为万物存在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把形式与质料的有机体作为万物存在的本原。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万物都在朝向某种不断地变得比过去更为美好的事物而发展着。”[1]218
事物如何运动?事物运动的本原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道:“形式、缺乏和质料是运动的三本原。质料是运动的载体,它在运动中保持不变。形式决定运动的事物所处的状态。缺乏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缺乏也是一种形式,即事物应该有、但尚未有的形式。一旦事物拥有它所缺乏的形式,它便完成了从一个形式向另一个形式的变化,即完成了一个运动过程。总的来说,每一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2]60如图2所示。
图2 亚里士多德物质运动解说图
如图2,A(圆形)、B(三角形)、C(正方形)属于同种质料,我们肉眼看到的ABC只是形式不同的同种质料(质料在运动中保持不变)。为何质料由A形式变成B形式,又由B形式变成C形式?这是因为质料A在缺乏的作用下(缺乏是一种事物应该有,但尚未有的形式。换句话说,缺乏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具有驱动力的物质形式,我们可以称这种具有驱动力的物质形式为潜在物。)推动质料A形式转向质料B形式,再转向质料C形式。D、E是质料A形式转向B形式,再转向C形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潜在物形式,这种潜在物具有推动能力,即推动质料形式变化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用现实与潜在的关系来阐述事物运动的过程,“潜在性相当于‘缺乏’,是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现实性则是事物已有的形式。从潜在到现实的转化也就是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具有的形式”。[2]60亚里士多德把事物运动的过程总结为如下四条。
1.缺乏不但决定了运动的朝向,而且还是朝着这一方向运动的潜能;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2.潜在的现实化是暂时的,一个潜在的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连续性。
3.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每一阶段的运动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潜在的因素。
4.潜在又相当于不变的质料;载体是不能被现实化的潜在,因而它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变[2]61。
4)2000-2016年,巢湖流域的8个评价单元全部为正值,表明土地利用程度发展是该时间段内巢湖流域的主要趋势,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影响较大。其中,合肥、无为和含山的变化程度更剧烈,2000-2016年间这些地区的建设用地有了明显的增加,说明社会经济因素是这些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插入了神的作用,即推动潜在转向现实的第一把力是神给的。我们在事物由潜在转向现实的运动过程里不讨论亚里斯多的物质运动第一推动者是谁,而只是要讨论他的物质运动如何“动在”,一种有形物向另一种有形物转化的过程就是,有形物本身的潜在力量使得一种有形物在消亡的过程中转向了另一种有形物。
(四)古希腊各时期的“动在”过程思想与马克思和怀特海的“动在”过程思想关系
古希腊时期这种“动在”的过程思想为马克思与怀特海的“动在”过程思想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古希腊时期各哲学家“动在”过程思想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世界万物是在“动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消亡;在“动在”的过程中形成万物。
怀特海与马克思继承了这一“动在”过程思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与怀特海站在不同时代顶峰,分别对各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同一种思想——过程思想,这一思想有“动在”和“互在”两个方面。他们继续前人的“动在”思想并超越前人,用“互在”补全各自的理念:世界万物是有机整体,是“动在”与“互在”的有机统一。
怀特海“动在”于万物的有机体,任何事物都是以动态方式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马克思“动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界,与自身产生动态过程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用“动在”与“互在”来描述人与世界万物在宇宙中的存在方式。他用“动在”描述人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界,与自身产生动态过程的生存方式;用“互在”描述人的实践活动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融为有机整体的宇宙世界。马克思所用的“动在”即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过程),“互在”即有机整体,同样,马克思的“动在”与“互在”也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
综上所述,在古希腊时期,无论哲学家认为构成世界万物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无论构成世界万物是具体物还是抽象物,世界万物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即万物是在事物(具体或抽象物)“动在”中产生的。事物本身潜在的“动在”驱使一种有形物转向另一种有形物的转化过程就是世界万物产生、消亡的过程。
怀特海和马克思继承了古希腊时期各哲学家“动在”的过程思想,用“动在”和“互在”解释各自的有机整体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机整体视域。
从有机整体的视角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事物“动在”的一面,还要考虑事物“互在”的一面,只有在“动在”与“互在”的关系中看待事物,才能真正了解事物在“动在”的过程中如何与其他事物“互在”。譬如生态危机中水资源缺乏问题,造成水资源的缺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是造成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过度砍伐森林,导致大量水土流失;大量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以及各种废渣废料不经排污处理就直接排入干净水源地;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多国和多地区出现极为严重的干旱少雨现象等等。而人为因素造成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根源在于,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供人类生存、生活需要,在这个“动在”的过程中,人们没有看到“互在”的一面,即人们只动在的获取资源,却忘记了物与物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你从自然中不合理的获取多少资源,自然界总会让你回报多少。世界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看待事物的发展,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动在”的过程,又要看到事物“互在”的过程。总之,从整体上看待事物的发展才能避免危机的发生(这里不仅仅指生态危机)。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陈凤林)
The Process Thoughts of “Moving” in Ancient Greece
LI Hai-xia
(SchoolofMarxism,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 has become one of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 beings. When making self-reflection and looking for its reasons, people stand next to the mirror of Marx’s and Whitehead’s process thoughts of “moving”, observing “themselves” and contemplating “its reasons”. Combing the “moving” process thoughts of different philosophers in the early, middle and late ancient Greece enables us to understand how the process thoughts of different philosophers in ancient Greece “move” and to recog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ing”process thoughts of ancient Greece and those of Marx and Whitehead in order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roo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c whole.
Key words:Ancient Greece; moving; process thoughts; Marx; Whitehead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5)06-0059-05
作者简介:李海霞(1983-),女,山西临汾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美国杜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价值思想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