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
解析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和药理
任培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并对瑞舒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99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明显,对患者症状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使用。
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不良反应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1]。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及脑血管病发病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在我国老年化趋势不断进展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2],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病,故而选取有效方式对患者开展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了解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采用不同方式对收治的99例患者实施治疗,详细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99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男56例,女43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3±7.7)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8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3177)进行治疗,口服,1次/d,睡前服用,100 mg/次,用药6个月。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进行治疗,口服,1次/d,睡前服用,10 mg/次,用药6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MT进行测量,同时测定治疗前后TC、LDL-C和TG含量。IMT≥1.2 mm时判定为粥样硬化,TC正常值范围为2.9~6.0 mmol/L,LDL-C正常值范围为 ≤3.37 mmol/L,TG正常值范围为 ≤1.7 mmol/L。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IMT、TC、L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IMT(mm)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观察组 51 治疗前 0.95±0.05a5.88±1.23a3.94±1.21a3.95±1.10a治疗后 0.56±0.03b3.03±0.88b2.52±1.08b2.52±1.10b对照组 48 治疗前 0.97±0.03 5.95±1.22 3.92±1.17 3.94±1.18治疗后 0.77±0.03 4.22±0.88 3.28±1.09 3.25±1.10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治疗前后血糖、尿常规及血常规等明显改变,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且心电图均正常。对照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5例,上腹部不适3例,荨麻疹1例,占18.8%;观察组中2例出现恶心、呕吐,占3.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血管病中常见类型,患者受累动脉自内膜即开始病变,在早期时患者通常无典型临床表现,患者甘油三酯及血胆固醇等指标可表现出明显升高现象[3]。动脉粥样硬化常需采用药物方法加以治疗,常用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安妥明等降血脂药物。
瑞舒伐他汀药理作用为: ①抗血栓形成: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促使血管内膜脂质沉积量降低,减轻内皮细胞所受损害,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的效果。②抗炎作用: 瑞舒伐他汀可促使患者体内超敏反应蛋白含量下降,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降低巨噬细胞内膜吞噬和浸润作用,抑制炎性反应因素释放过程;同时该药物可促使金属蛋白酶含量降低,对动脉斑块稳定性予以维持。另外该药物可对核转录因子表达予以有效抑制,可避免血管扩张素、肾素等激活后诱发高胆固醇血症。③抗氧化: 瑞舒伐他汀可促使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强,提高患者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胆固醇与低密度蛋白生成量,从而可抑制动脉斑块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瑞舒伐他汀可促使血管内皮一氧化氮依赖性有效改善,可对Rho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功能予以有效抑制。
综上所述,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明显,对患者症状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使用。
[1]胡玉英.中青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颈动脉斑块类型的关系.重庆医学,2014,43(1):33.
[2]董大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特征及远期预后.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34(6):640.
[3]翟振丽.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6):42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11
2016-01-07]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