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领 (河南省信阳市畜牧工作站 464000)
信阳山区草食家畜规模养殖现状与发展对策
吴天领 (河南省信阳市畜牧工作站 464000)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全市荒山草坡、河滩与天然林间草地近千万亩,牧草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作物等秸秆及副产品达2000多万t,丰富的牧草资源和农作副产品为草食畜禽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有发展草食家畜十分丰富资源优势,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地牛羊等草食家畜规模养殖发展则显得相对缓慢。笔者通过对当地牛羊规模养殖现状的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对信阳市今后新常态下牛羊规模养殖如何更好发展提出了对策与思路,以供广大养殖户和畜牧业同仁参考。
据当地畜牧部门统计,2015年信阳市牛饲养量74万头,同比增长3.3%,其中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户1297户,出栏牛4.4万头,占全年市牛出栏的12.2%;羊饲养量106万只,同比增长4%,其中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户5747户,出栏羊41.5万只,占全年市羊出栏的32.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养殖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牛羊养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加,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将近一步提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阳市就开始对牛、羊等家畜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工作,并建成了信阳地区水牛冷冻精液站,并形成以信阳水牛为主、地方黄牛和羊为辅的草食家畜改良格局。先后从外地引进摩拉、尼里、夏洛来、西塔尔、德国黄牛等大型良种水牛与肉牛冻精和波尔山纯种公羊,对当地水牛、黄牛和槐山羊大力开展杂交改良。通过多年的持续推进,牛、羊良种化比例稳步提高,规模养殖户基本普及饲养品种的良种化,其中规模养殖户牛、羊良种率分别达95%和90%以上,有力地提高了当地草食家畜的生产力水平。
近年以来,在秸秆养畜示范、生态畜牧业发展扶持、能繁母畜扩群增量等项目的扶持和带动下,信阳市扶持并建设了一批标准化肉牛、肉羊场,对当地牛羊的标准化养殖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受近年来牛羊产品持续高涨的市场价格刺激,许多养殖户在栏舍建筑、粪污处理及饲养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修建了一批高标准牛羊栏舍,先进的牧草加工、贮存设施也逐渐得到推广,肉牛、肉羊养殖和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随着养殖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普及,养牛羊的技术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一是饲养模式改进。传统的牛羊养殖模式以单一放牧为主,现逐步发展为放牧与舍饲结合的饲养模式。二是饲草饲料供给丰富多样。原来农户养牛羊靠采食天然草料为主,现在大多数养殖户尤其是规模户在放牧的同时还补饲了部分原粮,少数养殖户根据营养需要还补充了配合精料补充料,饲粮供给趋向多样化,营养供给趋向全面均衡化,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三是种草养畜的养殖户越来越多。由于当地务工人员多,田地抛荒严重,廉价的土地为规模化种草养畜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品质好、产量高,并能缓解冬春牧草贫乏的矛盾,再加上近年来牛羊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种草养畜已逐渐成为牛羊产业的新热点。
信阳市天然草牧草资源丰富,但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山区县,北部平源县区草场分散,连片可利用的不多,天然牧草资源分布极不平衡。
信阳市每年有农作物秸秆1500多万t,但利用率不到30%,基本上都被烧掉或者烂掉,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给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
一是天然草地的改良与利用进展缓慢。由于草地确权进度缓慢,权属不清对草地的有效改良和开发利用工作带来十分不利影响。二是优良牧草的种植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由于技术缺乏和养殖观念落后,当地很少有人大胆引进良种牧草进行种植,拿草当粮种和进行草畜配套,优良牧草种植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三是饲草加工与开发利用技术落后。当地牧草加工饲草商品化率低业十分落后,目前没有大型商品饲草生产与加工企业,牧草青贮、秸秆氨化微贮等技术没有被得到广泛应用。
基层家畜改良机构不健全,队伍力量薄弱,设施落后,改良网点不完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都严重不足,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对改良工作的稳步推进产生不利影响。
一是整体投入低。目前,信阳市发展牛羊规模养殖的主体多为农民,以农业资本为主,非农资本所占的比重小,整体投入不高,现代化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人员素质偏低。牛羊养殖的从业人员多为中老年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思维陈旧,接受新事物慢,难以形成系统的现代养殖理念,科技水平难以大幅提高。三是专业化服务体系仍很薄弱。畜牧业基层服务体系仅解决了部分动物防疫员的编制和人员经费,畜牧技术推广队伍仍处于瘫痪状态,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对农户规模化家畜养殖提供有效技术服务十分有限,科学养殖技术的掌握主要还靠养殖户自己。
牛羊养殖要充分依托当地饲草饲料资源,不断降低养殖成本。因此,当地牛羊产业要结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信阳市南部山区县草地资源丰富,可推广以种草养畜和放牧加舍饲的发展方式;北方秸秆资源充足,可以发展以促进秸秆转化和新型饲草饲料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养畜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一批适度规模的牛羊养殖专业户,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协会,加强内部合作,走“小群体、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牛羊产业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必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建立能繁母畜补贴政策,支持母畜发展。二是要继续实施牛羊品改工作的财政扶持项目,巩固已取得的改良成果。三要是扶持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要加大对牛羊养殖示范场建设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提高扶助标准,创建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达到养殖设施标准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提高牛羊生产的产业化水平,提升牛羊养殖的整体效益。四是要建立草地保护与建设机制,实施草地生态补贴政策。对天然草地要制定保护措施,严禁将天然草地转为他用,合理利用,以草定畜,防止滥牧,遏制草地退化,实现草畜平衡。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支持建设优质牧草基地,发展种草养畜,减轻牛羊生产对天然草地的依赖,缓解林牧矛盾。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鼓励牛羊规模养殖场建立优人工牧草基地,并配套建设牧草加工贮存设备设施。
引进或扶持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发展成牛羊产业的龙头企业,以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由公司统一供种、供饲料、供技术,统一回收产品,走合作道路,做大做强牛羊产业。
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依赖于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组建乡镇畜牧技术推广站和村级服务点,充实基层畜牧业技术服务队伍,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二是要建立畜牧业科技培训和推广的长效机制,将科技推广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及时把新品种、新技术、新饲料送到广大养殖户手中,切实提高牛羊养殖的科技含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机制,切实做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牛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布氏杆菌病等烈性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定期监测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四是要拓宽市场流通网络,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协会和个人参与市场建设,加强产销对接或订单生产,有条件的地方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重点培育或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就地加工,通过加工提高肉牛、山羊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牛羊产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