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敏娜
栗锦迁治疗失眠验案3则
● 闫敏娜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栗锦迁教授抓住阳不入阴,阴不含阳为失眠之基本病机特点,随证化裁,灵活加减,疗效确切。本文分别从痰热扰心、气血虚弱、肝郁气滞3个证型论述其治疗失眠之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
栗锦迁 失眠 不寐 验案
栗锦迁教授乃天津市首批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其致力杏林五十余载,涉猎广泛,治学严谨,学验颇丰,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现代疾病,匠心独运,效如桴鼓。
失眠病属中医“不寐”范畴。“不寐”这一病名最早由《难经》提出,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栗师认为导致不寐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和,或为阳气太盛不入于阴,或阴气虚弱不能含阴。生理条件下,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有所养,心血得静,卫阳入于阴则寐,故调和阴阳,阳平阴秘是人体得以寤寐的关键。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择其治疗失眠之验案3则,以飨同道。
赵某,男,57岁,2016年5月3日初诊。主诉:失眠1月余。刻诊:失眠,入睡困难,心悸不安,口干口苦,食欲不佳,大便尚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心虚胆怯,痰热扰心。治宜清热化痰,养心安神。拟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法半夏15g,黄连10g,党参12g,竹茹15g,茯苓30g,枳壳15g,陈皮20g,桔梗15g,石菖蒲20g,郁金15g,夏枯草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失眠好转,仍诉口苦、心烦,予前方基础上黄连加量至15g,加栀子10g。14剂。
经电话回访,患者自述诸症消失。
按 栗师认为胆居少阳,内蕴相火,主升发疏散之功,一旦因痰浊内阻,势必变生诸证。《中藏经》云:“胆者,中清之府也,号将军……实则伤热,热则惊怖,精神不安,卧起不宁。”栗师临证时,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因痰热导致的虚烦失眠之症。该患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化而为痰,痰湿久郁化热,痰热互结,上扰心神故失眠;胆郁化热,故口干口苦;胆郁横伐胃气,故食欲不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实为心虚胆怯,痰热扰心之证。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有使痰随气而下之功[1],合桔梗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除湿;黄连清泻心经之火以除烦;石菖蒲配郁金疏肝解郁化痰,破其气郁痰结,使气机得畅[2];夏枯草与半夏同用,使得阴阳相合则寐安。栗师认为半夏生于夏季,有交通阴阳之功,使阴不拒阳,阳能入阴,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不寐,饮以半夏汤,阴阳既通,其卧立至。”临证中,栗师常用半夏合夏枯草治疗痰热扰心引起的失眠,每每取得桴鼓之效。且栗老尤其重视药物的炮制方法,特别强调不同的炮制方法,药物的功效也各有千秋,如此方中,法半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同清半夏相比,其安神效果更佳。
周某,女,81岁,2016年5月13日初诊。主诉:失眠半年余。刻诊:失眠,夜间睡不安稳,易早醒,睡眠时间4个小时左右,心悸乏力,活动后加重,喜叹气,口干喜饮,舌紫暗剥脱苔,脉沉细。证属气血虚弱。治宜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处方以生脉饮合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30g,麦冬15g,五味子20g,当归10g,柴胡15g,生黄芪50g,白芍20g,白术20g,桔梗15g,枳壳15g,石菖蒲30g,茯神20g,远志15g,木香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睡眠质量好转,心悸乏力症状减轻。继用上方,14剂。
经电话回访,患者自述诸症好转,嘱其服用人参归脾丸以固其效。
按 《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的病机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患者年迈,正值耄耋之年,五脏俱虚,睡不安稳,易早醒,均为气血虚弱,不荣于心的表现。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能内守而出现失眠;心悸乏力,活动后加重多与心气虚、心阳虚、心血不足有关[3];口干喜饮,剥脱苔表明存在伤阴症候。诸症皆为气血两虚,不荣于心之象。方取生脉饮合归脾汤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栗师认为生脉饮益心气、养心阴效果较好,临床中但见心悸伴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较少,脉细的患者使用生脉散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4]。《景岳全书》中提到:“若思虑劳倦伤心脾,以致气虚精陷,而为怔忡、惊悸、不寐者,宜寿脾煎或归脾汤。”是方生脉饮合归脾汤气阴双补共奏益气生津、补血和营之效。《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既实土以御木侮,又使营血生化有源,使气旺而血生;患者喜叹息,舌质紫暗,表明存在气滞血瘀之象,方中取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当归、白芍养血和血,与柴胡同用,取逍遥散之意,补肝体以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荣[5];木香理气醒脾,合桔梗、枳壳宣畅气机,使气行则血行,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石菖蒲与远志、茯神同用宁心安神,开窍化痰、交通心肾,乃由安神定志丸化裁而来[6]。全方旨在益气养血,使得气血生化得源、心神得养而寐安。
尤值得指出的是,栗师临证时特别重视舌诊,认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望舌质可知脏腑之虚实,望舌苔可知病邪之属性[7]。该患者舌暗淡剥脱苔,进一步验证其血虚阴伤之候。
安某,女,57岁,2014年5月3日初诊。主诉:失眠1年余,加重半个月。现病史:1年前因丈夫去世悲恸过度出现失眠。刻下: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胸闷、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喜交流,不思饮食,二便尚可,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滑。证属肝郁气滞。治宜疏肝行气,解郁安神。方以越鞠丸合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15g,香附15g,苍术20g,栀子10g, 川芎15g,赤芍20g,桔梗15g,枳壳15g,木香15g,酸枣仁30g。7剂。水煎服,日1剂。嘱患者多外出活动,适当锻炼,放松身心。
二诊:失眠较前有所好转,情绪有所改善,仍食欲不佳,纳呆,予前方基础上加炒谷芽15g,焦神曲15g。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近1周患者睡眠可,醒后可再入睡,且睡眠质量上升。偶有胸闷、心烦,纳可,二便可。继用上方,7剂。
半个月后随访,失眠之症基本消失,嘱患者常与他人交流,适当参加室外活动,保持身心愉悦。
按 《景岳全书·不寐》云:“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守阳,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该患者悲恸过度,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痰血郁滞,化火扰神,故致不寐;肝气横逆乘土,肝脾不和,故不思饮食,食欲不佳;气郁生痰,久病入络,故见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滑。
越鞠丸原方载于《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中:“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8]本方是行气解郁的代表方,气、血、湿、痰、食、火郁并治,并以气郁为主。妇人心性偏热,多气多郁。方中香附在《本草纲目》中被誉为“气病之总司”,《玉楸药解》谓其“味苦,气平,入肝脾经,开郁止痛,治肝家诸证”,合柴胡疏肝解郁,使气郁得解,气机得畅;川芎辛烈升发,善达肝郁,行结滞而破瘀涩,止疼痛而收疏泄,合桔梗、枳壳调畅气机,使郁陷之肝气展布;苍术以其芳香苦温之性可以燥湿和中,以其健脾之能可使中焦健运而湿浊易消;栀子苦寒清热泻火,解郁除烦,以治火郁[9];不寐日久,耗伤阴血,酸枣仁养肝血而宁心安神,合夜交藤“治夜少安寐”。《雷公炮制药性解》谓酸枣仁“主筋骨酸寒,夜卧不宁,虚汗烦渴,安和五脏,大补心脾”。栗师认为其味酸,性平,入心脾肝胆四经,尤对久病耗伤阴血之不寐效果极佳,且用量多在30g左右。方中行气、燥湿之品,使气郁消、湿郁解,生痰无源,则痰郁自除,夜寐得安。
“郁证”全在患者能移情易性。对于失眠患者,栗老强调应在整体观念下身心并治,并认为良好的情绪是治病良药,不良情绪是致病因素。在中药治疗之余,栗师常常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身心愉悦,以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蔡清秒.浅谈温胆汤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6):552.
[2]苏 明.栗锦迁教授临床经验撷拾——临证妙用温胆汤[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4):229-231.
[3]李树茂,何 璇,姜金海,等.栗锦迁教授运用苓桂术甘汤心得[J].天津中医药,2012,29(1):7-9.
[4]曹 云,栗锦迁.栗锦迁教授治疗心悸的临床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4,31(12):708-710.
[5]胡伟雄,洪碧琪,谢平霖,等.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一则[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9):54.
[6]马晓婷,韩 猜,陈竞超.中医药治疗抑郁性失眠证[J].内蒙古中医药,2014,(35):9.
[7]范玉强.栗锦迁理法方药专辑[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4.
[8]韩卫军,王树锋,李 霞,等.越鞠丸临床应用三则[J].山西中医,2015,31(12):35.
[9]秦润笋.马云枝教授运用越鞠丸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经验[J].光明中医,2016,31(1):36-38.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30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