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无痛手法联合牵引、药敷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5例

2016-01-27 11:57李长河牛俊革
中医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牵引治疗手法

李长河,牛俊革,王 静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针灸经络·

邵氏无痛手法联合牵引、药敷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5例

李长河,牛俊革,王静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目的:观察邵氏无痛手法联合牵引、药敷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35例,给予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药敷治疗,10 d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2 a。结果:治愈25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药敷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关键词颈源性高血压/治疗;手法;牵引;药敷;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或(和)舒张压的持续性升高,即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 和/或舒张压≥90 mm Hg。目前我国高血压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1]。颈源性高血压是指由颈椎病引起的症状性高血压,其血压值一般低于2级[2],属中医学“项痹”范畴。2013年2月—2014年12月,笔者采用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药敷治疗颈源性高血压35例,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35~60岁;病程7 d~5 a。其中先有颈椎病症状、后有高血压者30例,占85.7%;先有高血压、后有颈椎病症状者5例,占14.3%。

2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颈椎病学》[2]《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4]拟订。①有颈椎病的症状、体征,血压异常多与颈部症状有关,多次测定血压升高并应用降压药物后效果不佳。②颈椎张口位、正侧位以及双侧斜位X线、颈椎CT、颈椎MRI等支持颈椎病诊断的异常改变。③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示:椎基底动脉、颈动脉等血流速度不同程度减缓。④有邵氏无痛诊疗法所必备的软组织治疗灶反应。⑤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3治疗方法

邵氏无痛手法治疗。操作方法:①医者运用“邵氏诊断法”,经过检查分清病灶的性质(伤、炎、痉、挛、变),划分治疗部位的区域(分:治疗点、喜治点、副治疗点、放射点、厌烦点、忌治点),选好治疗灶,确定需要治疗部位为“治疗点”以及手法方法、用力标准等。②治疗部位:上项线内侧端或外侧端、上斜部(即C2~5椎体棘突至关节突之间的软组织)或(和)颈段d//a线(即颈段椎体横突至关节突之间的软组织)、隆锥区A//a线(即C6~T4椎体棘突至关节突之间的软组织)、内角5(肩胛骨内上角)等部位[4],根据“邵氏无痛诊疗法”确定治疗部位的侧重点。③治疗体位:取可使患者症状减轻到最大程度的治疗体位,一般为坐位或俯卧位。④治疗方法:应用邵氏无痛手法主要以拇指指腹点按,找准治疗灶[4],手法力度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由浅入深,频率60~80次/min,用力均匀、柔和、渗透,力大而不暴、力小而不浮,入木三分,一指按下沉一片,使患者有或酸、或困、或沉、或麻、或痛等感觉,按压舒服、无烦躁、无痛苦、无向头部或上肢放射等现象,以感到“快然”为度,1 d 1次,每次30 min。

牵引治疗。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颈部前屈150或后仰150或中立位,起始牵引质量6 kg,以后视病情逐渐加大牵引力,1 d 1次,每次15~20 min。

药敷治疗[5]。采用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类中草药,如伸筋草、透骨草、荆芥、防风、防己、附子、千年健、威灵仙、桂枝、羌活、独活、秦艽、路路通、麻黄、红花各30 g。操作方法:以上药物共为细末,1袋150 g,将药物装入长15 cm,宽10 cm的布袋中,将袋缝好,放入盆中加水4 000~5 000 mL浸泡10~15 min,取出药袋置于蒸锅中蒸煮20~30 min后取出(不要滴水),待药袋稍凉(60 ℃左右,以皮肤能耐受为宜),将药袋置于患处或(和)手法治疗部位处,然后药袋上面加盖本院所研制的理疗加热板进行热敷,每次30 min,1 d 1次,用后置于通风处,药袋可反复使用6~7 d。

以上治疗措施均以10 d为1个疗程。1~3个疗程的治疗后判定疗效。随访3个月~2 a。

4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的相关标准。治愈:血压正常、颈部功能活动正常,伴随症状消失。好转:血压及颈部伴随症状均减轻,颈部功能活动仍不同程度受限。无效:血压及颈部伴随症状无改善。

5结果

治愈25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其中先有颈椎病症状、后有高血压者30例,治愈25例(占83.33%),好转5例(占16.67%);先有高血压、后有颈椎病症状者5例,治愈0例(占0%),好转5例(占100%)。

6讨论

颈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软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弛、痉挛、炎症改变等诸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椎动脉而引起脑内缺血,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而致中枢性血压异常[5]。颈椎椎体及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引起颈源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颈椎体及钩椎关节增生、颈椎椎体移位、颈椎间盘突出等尤以C4~6椎体退行性的改变为重要,这些退变、移位使颈部骨性平衡失调从而使颈部的神经(如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血管等受到刺激、牵拉或压迫,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及血管痉挛。颈上交感神经节附着于C1~3或C2~4横突前方,颈椎退行性改变或错位使横突移位能导致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兴奋,而产生脑血管痉挛,继而影响脑部供血,使脑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导致血压升高[2];此外颈交感神经节有纤维发到心脏去,形成心浅从和心深从,分布到窦房结、房室结、冠状动脉等,并随冠状动脉的分支而至心肌,故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心跳加快,冠状动脉舒张而导致血压升高[5]。椎体移位最易影响椎动脉,使椎动脉直接受压、牵拉,导致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延髓、丘脑等接受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域的异常信息,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同时交感神经的功能异常也会影响到颈内动脉系统的血运。大脑皮质反复的长期供血障碍,引起皮质功能紊乱,失去对皮质下血管调节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久之在血管调节中枢形成固定兴奋性,以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占优势,导致全身广泛的细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初期多是暂时的加压反应,久之,这种反应愈来愈强烈并且变为持续性,血压持续在高水平[2]。

颈源性高血压也与颈部肌肉的劳损或痉挛有着密切的关系。颈部肌肉韧带的劳损或痉挛使颈部功能平衡或形态平衡失调,压迫椎基底动脉、颈部神经,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及交感神经的兴奋,最终引起血压的升高。韦贵康等总结颈椎性血压异常患者的血压特点为:早期血压异常多呈波动性发作,多与颈部劳累损伤有关;中期血压呈持续性高血压,血压异常表现为双侧上肢脉压与卧位、坐位血压差别较大,通常大于1.33 kPa以上,中后期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6]。笔者观察颈源性高血压的血压表现一般低于2级且血压高低与颈部症状轻重有关,随着颈椎异常改变的纠正及改善,血压也可下降或恢复正常。

“邵氏诊断法”和“邵氏无痛治疗法”构成的“邵氏无痛诊疗法”[4]由全国名老中医邵福元主任医师创造,其手法具有治疗时患者无痛苦、无烦躁、舒服、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邵氏诊断法”是在“平衡学说”“无菌性炎症学说”“牵涉痛理论”,以及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劳动力、提高生存质量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包括“病灶诊断法”“痛区、痛线诊断法”“功能症状诊断法”“射线诊断法”“环线诊断法”以及“包罗万象诊断法”。所谓“邵氏无痛治疗法”不是一点不痛,而是有痛无苦,且痛得舒服,患者愿意接受治疗。应用邵氏无痛手法,可以祛除肌筋“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不松则痛”的因素,恢复机体平衡,“一平为期,燮理阴阳”[4],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调理气血,改善营养,促进组织修复,宣通散结,松解粘连,解除肌肉痉挛”[7], 从而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促进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消散、吸收,软化、消除病灶,松解软组织的粘连,解除肌肉的痉挛,促进软组织形态结构的恢复,从而达到“以荣止痛”“通则不痛”“以松止痛”的目的。应用邵氏无痛手法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或消除颈部肌肉的痉挛、增生的颈椎椎体对椎动脉和颈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恢复颈部功能平衡或形态平衡,解除椎动脉的痉挛,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对脑部的供血,使大脑血压调节中枢兴奋性趋于平衡,以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用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类中药进行局部热敷意在气血得热则行,以温热之力来温通经络,祛瘀散寒,行气活血,加大颈部软组织和动脉的血液灌注量。牵引[2]可以松解颈部肌肉,恢复颈部骨性平衡,促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拉伸迂曲的椎动脉使椎-基动脉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纠正寰枢椎及下段颈椎半脱位、减缓其对交感神经纤维的压迫、牵拉与刺激,缓解颈椎椎体及钩椎关节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对颈部交感神经传出纤维的刺激及压迫,降低交感神经传出纤维的兴奋,使交感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7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2]马奎元,孙孝先.新编颈椎病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328,21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邵福元,邵华磊.颈肩腰腿痛应用诊疗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9:2,11,14,31,32,1064-1065.

[5]韦贵康,王守东,张莉.脊柱相关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7,254.

[6]韦贵康.颈椎性血压异常发病特点与中医治疗[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6(4):38-40.

[7]韦贵康.中医筋伤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5-8.

(编辑田晨辉)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3-0073-03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3.37

收稿日期:2015-09-10;修回日期:2015-10-21

猜你喜欢
牵引治疗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针灸、牵引、拔罐、直流电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