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合作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6-01-27 11:36黄丹武汉东湖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技术型校企人才

黄丹 武汉东湖学院

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合作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黄丹 武汉东湖学院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良好方式,然而,现实情况的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培养人才的效果远不如人意。本文在厘清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使传统教育具备了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的新特征,提出校企合作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政府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淡化高校和企业的边界,校企深度融合,泛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教学方式的建议。

校企合作 应用技术型 互联网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精神,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良好方式,然而,现实情况的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培养人才的效果远不如人意。本文在厘清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互联网的特点,提出新的校企合作路径,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

从人才培养定位的角度可以将普通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高等职业学校”三种类型。也就是说,研究型高校应培养科学理论研究型人才,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培养具有应用技术能力的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具有动手操作技术的人才。研究型人才应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对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学科逻辑体系等掌握较好,以学术导向从事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型人才应注重学科知识的应用性,对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掌握熟练,并能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应用实践,以问题导向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善于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操作技术型人才应注重学科知识的实务性,对学科知识的基本原理基本了解,并能熟练掌握一线生产中的操作流程、操作标准和操作技巧,属于生产中的熟练工人和能工巧匠。

综上所述,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处于研究型人才和操作技术型人才之间,即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又熟悉生产一线过程,具有应用导向的问题思维和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理论应用解决问题,能较好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

二、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潘懋元认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属于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普遍认可的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良好方式。校企合作提供的真实的实践场景能激发学生的职业反思,并按照“做--分析所做的--理论反思--改变--再做一次”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创新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校企合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存在较多问题。

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合作缺乏激励机制

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社会的正外部性效应较强,特别是在鼓励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背景下,政府应加大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搭建学校和企业深度沟通的合作平台。目前,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政策主要是宏观方面的原则性指导,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管理部门和奖惩机制的规定,缺乏对学校、企业、政府的多方统筹,对企业承担人才培养方面激励机制欠缺,对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不够。

2.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合作形式松散

企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在人才的需求上希望以最少的成本获得适合的人才。因此,在接纳高校学生进行企业实践过程中,成本-收益对比是企业合作意愿的依据。由于高校学生不具有企业工作的经验,对专业的掌握往往在理论层面,企业需花较大的成本和时间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还需提供专人指导、场地、办公用品、甚至员工宿舍等设施,均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而从收益方面来说,由于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较短,前期还处于学习和试错阶段,较难为公司创造利润,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另外,参与校企合作形式也较为松散单一,企业要么将学校学生视为短期人力资源短缺的补给,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不对口,要么以短期见习参观的形式完成任务,使校企合作过于浅显,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目的。

3.学校合作带有功利性,合作流于形式

学校是人才的培训和供给一方,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下,必须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接轨。教育部在对各高校的评估中,将校企合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因此,很多高校为了能够在教育评估中过关,通过走访关系建立校企合作,通过拼数量轻质量的形式化应付教育评估或者获得高校排名,校企合作沦为一纸合同或者是浅显的企业到校讲座或学生到企业参观,无法达到应用技术能力培养的目的。

以上问题导致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青黄不接”,位置尴尬。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只能学校单方面的按照传统大纲的要求将其“模拟化”、“书本化”。

三、互联网环境下教育的新特点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教育,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成爆发式增长,其有MOOC、微课、大数据、智慧教育、翻转课堂等。总结这些研究发现,互联网环境下教育逐渐具备了以下特点:

1.开放融合。即互联网让教育变得更加开放,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并融合社会各阶层各个身份的人参与其中,以一种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让全民都融合到教育中来;

2.协同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各种大中小学协同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让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沟通互相协作,让教育的边界、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各种横向、纵向协作方式参与其中,使教师角色创新、课程模式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四、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合作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

校企合作的问题,本质是由于高校的人才供给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良好方式,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它在不断改变着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新的价值,为企业带来利润空间,从而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合作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作以下改变:

1.政府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目标不同、交易成本较大,较难相互积极深入了解对方。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第三方的“媒人”,建立具有公益性质的专业和综合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便捷、高效的特点,以及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广泛邀请社会各学校、各企业、各行业参与平台信息共享,为各参与者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并以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模式,逐步营造一系列学校和企业能够互联互动、校企资源能互补互通、平台环境能互利互信的高效信息平台,以达到学校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2.淡化高校和企业的边界,校企深度融合

高校负责教学科研,它从市场上引进师资、信息、生源、资金,通过教学和科研,向社会和企业输送人才、信息、科研成果和技术;企业负责生产交换,它从高校引进人才、信息、科研技术,通过生产交换,向市场输出产品、服务和信息。从本质上讲,高校和企业处于大分工的同一产业链上,为了达到高校和企业的产业链节点上的有效链接,可以淡化高校和企业的边界,利用互联网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在资金、信息、人才、职工培训、继续教育、会议比赛场地等方面向企业提供便利,与企业共享;同时,企业可以在产品、服务、信息、资金、教学基地、仪器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向高校提供帮助,实现利益共赢。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和企业、行业通过要素连接、利益连接,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真正以应用导向、问题导向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泛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还伴有实验室模拟教学、现场参观教学、参与企业实习等方式。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以问题导向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可不必亲自到企业实习实训,可直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身临其境”的仿真场景,让虚拟和现实达到情景同一、知识信息校企统一。实践的问题情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由企业向学校传递,应用思维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在互联网上以开放的合作项目、案例分享等方式来培养。教学方式可以自由的在课内或者课外、集中或者分散进行,可以是综合训练单项练习结合,可以是追述事实讨论,也可以是未来路径的设计探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方式变得形式多样,无论怎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只要是以学生参与思考为中心,以问题导向锻炼学生理论应用实际的思维和能力,就是有效的校企合作。

[1]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2015(4)

[2]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5)

[3]孔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8)

黄丹(198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国际贸易。

本文系武汉东湖学院2016年校级教研项目“应用技术型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研究:互联网视角”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技术型校企人才
人才云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