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综述(1848-1939)

2016-01-27 11:36马光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教士中西基督教

马光霞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综述(1848-1939)

马光霞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美国南方监理会传教士夫人及其来华女传教士与当地妇女一起在江南拓展了属于她们自己的专属空间,且形成了辐射面大、影响深远的基督教社区,而目前学界研究相对薄弱,因而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监理会来华女传教士 江南妇女 教会事业

1848年美国监理会派戴乐(Charles Taylor, M.D)、秦佑(Benjamin Jenkins)夫妇来华,1878年第一位女传教士雷金贞(Lochie Rankin)来华,至1939年监理会与美以美会和美普会三会合一成为卫理公会,这期间传教士夫人及女传教士在构建“基督教家庭”和“妇女的工作为妇女”的理念指导下与当地妇女一起拓展了她们共属的传教、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性别空间,并通过与本土社会的互动,进而形成了辐射面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的基督教社区。那么此研究对象有何研究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又如何,本文预对此做一评述。

一、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能够提供给研究者以充分的学术空间,选题以“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为个案研究对象,该会的宣教区域主要是在苏南和浙北的环太湖流域,即所谓传统意义的江南,该会的宣教中心在江苏省省会苏州,但其主要的传教士多居留在上海,传教士在这个既包括传统的江南社会又有近代的大都市等多重平台上的活动及与本土人士的关联互动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因而从地方观点对此进行分析,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应用上看都较有新意和价值。

1.学术研究范式的突破。从地方社会视野来研究基督教史,尽管受到区域社会研究的某些启示,但并不是这一研究取向在基督教史领域的简单运用。对于笔者而言,地方社会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客体在等待基督教与之相遇(既往很多基督教与地方社会的研究正是采取的这一思路),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基督教在此既是外来的,又是本土的,所有外来性元素都参与了本土社会的建构,而中西两种元素塑造的基督教社区具有不同于传统地方社会的鲜明的复合文化特征。

2.通过个案重新诠释近代西方文化和中国社会相遇的发生机制,进而回应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在现代化的研究模式中,传教士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林治平, 王立新),但是这只是一种单向度的评估,没有考虑到本土社会对传教士和差会的巨大影响。实际上,以监理会的林乐知为例,他是先被中国启蒙,进而产生较为开放的传教观念,然后才从事所谓的启蒙事业的,而女传教士就是在其启发和指导之下展开工作的。

3.重构监理会在华妇女历史,补充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空白。从前文的综述可以看出,有关监理会个别人物和机构,学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严格说起来都只是“监理会与什么”的研究,研究的重点都是教会的外围部分,至少“监理会是什么”则很少有人尝试,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4.为梳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建设中的文脉工作添砖加瓦。“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而海派文化不仅包括中国江南传统文化,还包括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文明成果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熊月之说过每个城市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存在,通过梳理历史文脉,可以洞见一座城市的精神,继而挖掘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如本个案中的著名女传教士、美国公立学校校长、来华后创办全国一流中学——中西女塾的海淑德来则很少有人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

5.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管理提供借鉴。本个案是对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江南的监理会这一特定载体展开研究,对中西妇女通过所构建的宗教-妇女性别空间网络而展开的涵盖宗教、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的管理体制、管理理论及其管理经验等进行总结提炼,这对当前国家强调加强京津冀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无疑是一个启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外学者研究范式的演变 从研究范式上看,大陆主要经历了革命史视野下的文化侵略模式、文化交流模式及现代化模式的演变,而美国则经历了传教学模式、冲击-回应模式、传统-现代模式、文化帝国主义模式和中国中心取向的范式转换。在中外学者的共同推动下,解读历史的范式不断更新,如胡卫清的“普遍主义论”,吴梓明教授引入的罗伯逊(Roland Roberson)的“全球化”理论,段琦的混合型解读模式,李榭熙的“地方观点”即“从中国社会的视野了解基督教运动,并重建‘自下而上的历史’”。这种研究模式忽略了一个极重要的历史事实,即近代基督教会是从口岸城市逐步向内地发展的,并且一直是以城市和大型集市作为中心传教站的,教会的中枢并不在乡村,教会与周围社会的互动很多时候并不发生在乡村,其对象也不是草根阶层,至少是不仅仅局限于草根阶层,而是包括官绅阶层,这就有一个问题,运用何种理论范型,不仅能有效地解释教会与广义上的地方社会如何在不同层面实行互动,更重要的是真正从本土社会视野和本土经验去解读教会的活动,既摆脱传统的差传话语模式,也避免当下的刻意进行所谓草根教会研究所带来的片面性,真正做到从“地方观点”的角度来彰显教会的本土性。

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近百年来,中外宗教界及其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以江南地区为主要活动中心的中华监理会妇女事业尤其是监理会总会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会史介绍、专门研究和相关研究,现对此做一分述。

首先是会史介绍 会史介绍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总部或在华传教士及其信徒对本会历史的回顾或总结:如毛吟槎的《中华监理会小史》 回顾了在华监理会的发展情况;谢颂三的《监理公会在华工作史略》 对监理会来华情况及其布道、教育、医药和对监理会做出过较大贡献的中西领袖作了简介;王治心的《华东年议会百年来的大事》则对监理会的开始、来历、早期的艰难情况、年议会、教区扩展、女子事工、信徒运动、文字布道及其民国后的相关情况作了概述。这三个年会小史是我们全面了解监理会在华活动的重要史料。Work and Progress in China of 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South(1848-1907) 分七部分对监理会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布道、教育、医药、文字、妇女等作了介绍,文中较多地引用了母会的一些史料加以说明,是我们了解监理会史的有益补充。而《中华监理公会年议会五十年纪念刊》和英文版Golden Jubilee(1886-1935)-Commemoration Volume of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China Annual Conferenc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South则是两部较大的、近似却不同的会史综述。以上是总会及其在华传教士和信徒对监理会的专门介绍,他们有的是身历其境的当事人,有的是掌握本会史料的会中人,所以他们的文章是研究监理会的重要史料。

第二类是在一些综合性史学著作中相关的会史内容,比如The China Mission Hand-Book(First Issue) 一书有图、有数字统计、也有对监理会当时在华情况的简述;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从上海、苏州、湖州和常州四个教区对监理会的布道情况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然后又对其教育、医药、文字和妇女工作做了梳理;还有如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 1910-1925对监理会作的相关介绍及《中华归主》中关于监理会区域、信徒及其事业的介绍等等。这类文章是西人对西人在华传教工作的概括介绍,大多是根据西文资料提炼而成,有助于我们从西人的角度了解监理会史。

第三类是江南各地区的宗教史及其地方志中有关监理会史的介绍。如阮仁泽、高振农的《上海宗教史》 、姚民权的《上海基督教史》、《上海的宗教》等,对监理会在上海的开教及其发展作了简介;地方志中的宗教志资料大多是关于本地基督教的情况简介,如上海地方志-宗教志 、苏州地方志-宗教、常州宗教志等。这类文献地方色彩较为浓烈,为我们研究地方教会很有裨益。

第四类是年议会记录期刊类。如上海档案馆藏的各年议会记录,监理会在华所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教保》—《兴华报》等对监理会在华活动做了真实的记录;《基督教年鉴》、《中华归主》期刊等也有对监理会的会史记录。这类文章时效性较强,既可了解监理会的发展情况,也可从中了解当时教会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情况。

以上四类文章多以叙述为主,属于传教史的范畴,且多属于综述性的记载,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但可为我们提供多方位的借鉴。

其次是专门研究。教育方面的著述较多,如对中西女塾的研究主要以美国学者饶海蒂(Heidi A. Ross)的《女子成才的摇篮——中西女塾(1892-1937)》 、胡卫清的《上海中西女塾简论》 为代表,前者将中西女塾置于一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据此考察在不同时期美中妇女是怎样理解女子教育、中外压力及其中国政策变化之间的联系,后者对中西女塾的建校经过、发展状况、管理特色及社会影响进行了论述。另外陈静的《1920s:从《墨梯》看中西女塾学生的社会关怀与参与》 视角较为新颖。还有些论著也涉及该校,比如王立新在其《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中将中西女塾与圣玛利亚女校作了相应比较。除此外,专门的研究著述较少,笔者发现的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监理会的妇女与差会》(Women and Missions in 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 )中关于东方差会的介绍,文中对女差会在上海、苏州、湖州和常州所进行的教育、医疗等活动的开展及中国女差会的成立做了梳理;乔伊斯(Myers, Sara Joyce)的博士论文《美国监理会女领袖与教会宣教(1878-1910)》(Southern Methodist Women Leaders and Church Missions,1878-1910 )对美国监理会女差会领导进行了考察,认为她们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之处,而且将“纯正妇女”意识融入到工作中,在提高监理会妇女地位、扩大妇女能力意识、拓展妇女参与领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该文较少见有关中国差会的内容。

再次是来华女传教士及其信徒传记及有关他们的研究。对于女传教士的研究,如关于海淑德的有《海淑德的生活及信件》(Life and Letters of Laura Askew Haygood),书中根据海淑德的日记真实地描述了她的一生,并对其特殊贡献作了点评;而《金振声传记》则描述了金振声经历丰富的一生,尤其是对其在华活动及其思想变化进行了详尽的表述。对于女中国信徒的研究,则主要有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及余慈度等。

另外是涉及其人其事的相关研究,如唐振常的《上海史》 和张仲礼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中有对中西女塾的简介;陆伟的《近代苏州的教会学校》 涉及到了监理会在苏州所办的教育事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m, Mi-Soon的博士论文The role of single women missionaries of 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 in Korea(1897--1940 ),虽对中国差会的记录很少,但该文对美国监理会女会成立的背景及其传教政策分析都能给本文以很好的借鉴;另外罗苏文的《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及硕士论文如陈艳的《近代苏州地区的女传教士》、许琼的《上海基督教女子中等教育研究》、徐宁的《近代上海的女学生》等有相关内容。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如下缺憾:一、会史性的介绍内容及专门性的研究较多,但有关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的整体性的研究还很薄弱;二、 中西女塾的研究较多,而其他教会事业相对较少;三、关于监理会事业的研究内容较多,但关于女传教士及中国助手则很少涉及;四、从其活动地域上看,上海、苏州内容较多,但湖州、常州、松江等地涉及较少。五、就监理会传教士在华活动论述者多,与当地社会互动的话题少。六、外围的研究多,对其教会理论政策、女性特质方面的研究少。正是由于上述缺憾的存在,才使该研究有了进行的可能和必要。

[1]监理会中华年会记录(上海档案馆藏)(1886-1939)

[2]孙金富,吴孟庆,刘建:《上海宗教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2001

[3]上海文史资料选辑:《上海的宗教》,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6

[4] Brown, Oswald Eugene & Anna Muse, Life and Letters of Laura Askew Haygood. Nashville, Tenn.; Dallas, Tex. Publishing House of the M. E. Church, South, Smith & Lamar, Agents, 1904.

马光霞,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人。科研启动项目(编号:39120K166077-YJ2015-48)资助。

猜你喜欢
传教士中西基督教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新词创制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