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文学”到“无产阶级文学”

2016-01-27 11:18吴清亮海南大学570228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转换话语权

吴清亮 (海南大学 570228)



从“革命文学”到“无产阶级文学”

吴清亮(海南大学570228)

摘要:从“革命文学”到“无产阶级文学”的置换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过程,是革命思想文化领域话语权的转换。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先声和价值诉求。

关键词:“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话语权;转换

一、“革命文学”

1928年以前,关于“革命文学”的提倡与争论已经展开,不过此前的一些争论都较为分散和随意。由于缺乏全新的理论话语资源的支撑,“革命文学”的命名并没有引起广泛而特别的关注。较早论及“革命文学”的恽代英就认为:“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的文学”,所以他呼唤青年,“倘若你希望做一个革命文学家,你第一件事是要投入革命事业,培养你的革命情感。”很显然,恽代英所秉持的是“文学是人类高尚圣洁的感情产物”这样一个感性和主观色彩浓厚的文学观念。郭沫若的《革命文学》在定义“革命文学”时,将革命看作是被压迫阶级对于压迫阶级的反抗,“革命文学”被理解为赞成革命的、替被压迫阶级说话、表达革命时代精神的文学,其文学观念同样停留于“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情感的”,认为文学家是神经质的,感受性敏锐,能比一般人更早的“感受到压迫阶级的凌辱”,进而发之为“革命文学”,所以“文学能为革命的前驱”。成仿吾的《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在文学观念上与郭沫若近似,均未脱离“五四”通行的“文学是情感的发抒”的文学观。蒋光慈在《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主要在介绍欧美及“十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文化的一般状况;这一看法同当时郑振铎提出的“血与泪”的文学没有什么差别。正是因为理论的贫乏与发论的随意、缺少现实针对性和明确的内在规定性,使“革命文学”思想显得肤浅而缥缈,进而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这种理论论证的散漫格局,一直到1928年以后才逐步得到纠偏与矫正。

二、论争

1928年伊始,创造社与太阳社的一批年轻人发起了关于“革命文学”命名权的论争。必须指出的是,这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与其说是一次单纯的文学运动,不如说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次真正革新。因为在这次思想交锋的过程中,早期那种对“革命文学”的感性认识与盲目呐喊逐渐让位于理论反思与理性审视。多数的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如太阳社的蒋光慈,创造社的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等人,都深刻的认识到,要有“革命文学”必须要有一种指导“革命文学”的理论,先有革命的理论,后有革命的文学,而后有革命的行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开始真正与“革命文学”思潮合流,成为指导中国“革命文学”实践的理论武器。为了更为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文学”理论,创造社与太阳社的年轻人创立了一批思想文学和文学刊物,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创造社的《文化批判》创刊号就直接引用列宁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并确定其办刊的宗旨是——“将贡献全部的革命理论,将给予革命的全战线以明朗的光火”。《思想月刊》更是宣称“科学的真理是唯一的救世主”,所以它想“把纯正的、科学的思想在合理的形势下介绍给青年们”。创造社与太阳社的新锐斗士们,不仅致力于宣传和阐释马克思理论,同时还以此为思想革命武器,对“五四”以来的思想文化阵营进行激烈的、全面的清算与“合理的批判”。他们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和渠道,如《文化批评》上的“新词源”,《思想月刊》上的“新术语”等栏目,把唯物辩证法、普罗列塔利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连同马克思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强力姿态在中国知识界播撒开来,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当时文化思想界的强势话语和主流思想。

三、文学形态的置换完成

创造社与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命名权的论争,及其在论争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最终,从“革命文学”向“无产阶级文学”的转换。同时,知识分子带着批判性眼光,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视域出发,对文学进行重新的定义,指出在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新形势下,人们所真正需要的应该是“无产阶级文学”。“革命文学”不是谁的主张,更不是谁的独断,有历史的内在发展——联络,他应该而且必然是无产阶级文学。”明确用“无产阶级文学”的口号置换了“革命文学”,被郭沫若认为是“我们在革命文学进展中的一片划期的议论”。从此,“无产阶级文学”(或“普罗文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新兴文学阵营也逐渐放弃了“革命文学”的口号,进而簇拥“无产阶级文学”。如果说创造社与太阳社的成员在1928年还会把“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起使用,到了1929年时,在他们的文章中则几乎再难寻觅“革命文学”的话语踪迹,而是其所宣称的:“在普罗文坛更形稳定”,“普罗文艺取得了存在权”,作家有在“普罗文艺”旗帜下联合建立“统一的组织的倾向了”。至此,“革命文学”向“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与思想对接也正式宣告完成。

四、“无产阶级文学”

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又秉持着什么样的理论进而成为取代“革命文学”的新的文学形态?很显然,从“革命文学”向“无产阶级文学”的“能指”滑动,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和思想的话语建构过程。

“无产阶级意识”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纲领。为何“唯物辩证法”对作家与“无产阶级文学”如此重要呢?因为只有唯物辩证法能够捉住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只有“无产阶级意识”才能使作家克服自身的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和克服个人主义,才能从被统治阶级的实际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说话,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文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无产阶级文学”的介入和规范,对20世纪前半叶文学批评生态的直接影响就是形成了文学社会学与政治诗学的批评范式。社会学强调文艺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决定作用,进而要求在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互动中考察文学现象,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出发来研究作品,在对具体作品的观照过程中,则主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的真实性,研究作品所表征的意识形态属性。基于当时的革命环境,“无产阶级文学”引导“革命文学”走出单纯的文学观念,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文化阵地,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及无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恽代英.中国青年[J].文学与革命,第31期.

[2]郭沫若.革命与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

[3]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评,第2号.

[4]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J].文化批评,第3号.

[5]刚果伦.一九二九年中国文坛的回顾[J].现代小说,第3卷第3期.

[6]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史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云丽春.《创造月刊》与其同人的革命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91期.

吴清亮,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海南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转换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对当代书法艺术性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