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山区城市如何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2016-01-27 11:18:22周教贤云浮市文化馆527300
大众文艺 2016年7期

周教贤 (云浮市文化馆 527300)



新时期山区城市如何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周教贤(云浮市文化馆527300)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对文化志愿群体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直以来,文化志愿者都是志愿者群体的重要成员。但是,以文化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在广东省乃至国内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在队伍建设及活动开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立足云浮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分析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背景与基础,总结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实践经验与取得的成效,结合切身实际就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问题展开思考。

关键词:文化志愿服务;新时期山区城市;如何开展

2011年以来,云浮市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多元化建设和共同发展的路子,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惠民工程和民生实事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志愿服务不断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关注,文化志愿服务也正式提到了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在云浮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喜人态势,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我市制定了《云浮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的实施意见》(云发[2010]10号)和《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云府办[2012]19号),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和完善覆盖是、县、镇、村四级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其中以农村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广播电视、电影、书报刊、演艺节目等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就近便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三大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基本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二、云浮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现状

我市文化志愿服务在取得了较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境,这些困境是由于我市作为山区城市,资金短缺、人才不足、文化服务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导致的,其在山区城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中具备普遍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推进。

(一)云浮市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果

1.文化志愿者的数量日益壮大

目前,云浮市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共有46支文化志愿者队伍,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人数1800人;全市各类业余文艺演出团队和组织达143个,常年活跃在市、县城区和农村基层。

2.文化志愿者在活跃城乡文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志愿者的身影广泛活跃在各类城乡文化活动中,逐渐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文化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投身于文化服务事业一线。文化志愿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六进”活动广泛开展;服务方式也在逐步创新。

3.文化志愿者服务日趋规范

在文化部门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文化服务志愿者已逐渐由参与文化活动展示自我风采以满足个人娱乐需求的文化爱好者,逐渐发展为公共文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开创了个人或团体组织策划活动,主动进行公共文化传播的新局面。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社会群体投入到文化志愿服务中,我市每年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并选取优秀志愿者发展培养为党员,以更好地发挥出文化志愿者的作用,激励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和壮大。

(二)我市文化志愿服务的困境

1.文化志愿服务在地区间仍旧存在不平衡现象

文化志愿服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文化服务的不足之处,使其更细致的深入到社会各阶层,在缩小不同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仍旧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山区偏远地带的文化志愿者数量少、活动开展频次也相对较低。

2.文化志愿服务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服务工作的发展

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物力保障上的困难和下文所述人才方面的困境,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中造成的阻碍,不仅限于我市,也是我国整体文化志愿服务所面临的问题。

3.文化志愿服务仍旧存在人才方面的问题

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服务内容决定了它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作为支撑。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匮乏,从事志愿服务的就更少。志愿者群体虽然具备较大的覆盖面,但是其年龄结构还是以年龄较大的群体为主,部分志愿者实际参与时间较少,也存在志愿者不稳定的现象,长期稳定参与文化志愿活动的群体相对固定。文化志愿者群体的年龄结构及实际参与度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三、新时期山区城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探讨

(一)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文化志愿者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力度

注重对文化志愿者的鼓励支持,避免过度干预,将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能转向与扶持和监管,从政策法规上加强对其扶持力度,从财政上给予更大限度的支持,为文化志愿服务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长远发展。

(二)文化志愿者队伍的自身管理与发展

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应当从培训工作的加强、激励机制的健全及志愿者权利的保护等方面来进行。通过培训完善文化志愿者活动参与能力,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积极性,通过权利保护提升凝聚力,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文化志愿者服务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助力人才方面问题的解决。

(三)弘扬文化志愿精神,引领崇尚志愿的社会价值观。

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同时,人才问题的另一个解决思路则是文化志愿精神的宣扬,通过具备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弘扬,引领崇尚志愿精神的社会价值观,为志愿者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使其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

结语

文化志愿服务要健康,持久的常态化发展下去,其根本在于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和相关的工作制度。有了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才能够使广泛展开文化志愿服务成为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和广大志愿者的高度文化自觉,为基层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粮食;才能使文化志愿服务得到强有力的经费及物质保障,使文化志愿服务以鲜活的生命力得意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文化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对做出积极贡献的团体及个人及时给予奖励,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毛田惠.山东省文化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吴恒德.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参花(上),2015,0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