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博扬
在广阔土地上书写无悔的青春
文/邱博扬
大学生村官邱博扬(右)与企业家签订农超对接协议
毕业那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一时间,这消息在当地炸开了锅。许多人甚至认为我是大城市里的失败者,是找不到工作才回来的。但我是个实践派,认准了,就要去行动。
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拼劲儿,我开始筹备发展林下刺嫩芽野菜种植项目,用自己口挪肚攒的积蓄,又东借西凑,准备了1万多元钱,买了些刺嫩芽苗种在自家的山林里。没用多长时间,就长成了一大片。我那时就像“长”在山上似的,成天在林子里围着这些小芽转悠,想象着来年丰收的情景,心中充满期待。
冬去春来,大地苏醒之时,山上的一切都恢复了生机,唯独我的刺嫩芽枝干却没有发芽。我“破产”的消息像只兔子一样,很快就跑遍了整个村子,各种挖苦和讥笑轮番朝我袭来。然而,失败并没有击垮我,反而让我更加清醒、更加坚定。为了弄明白刺嫩芽绝收的原因,我反复向农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农”讨教。县委组织部得知我自主创业的消息,积极帮我协调县农发局、科技局、扶贫办等部门,为我在技术、资金和市场信息上提供支持,于是,我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思路也越来越宽。秋天的时候,我又种植了一大片,第二年春,幼苗的成活率超过了六成,看着成片的嫩绿,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在一次外出培训中认识了农民企业家王永刚先生,他专程到村里考察了我的种植基地,很快我们便签订了合作协议,我的山野菜经过他公司的加工、流通,直接打入到城市的超市、酒店,真正实现了农超对接,省去了中间的买卖环节,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短短几年间,村里的山野菜从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亩,陆续有30多户村民跟我一起栽种山野菜,包括刺嫩芽、蕨菜等多个山野菜品种。我们与沈阳华农商贸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开通了网站,拓宽了山野菜销售渠道,实现种植户人均增收5300余元。现在的我已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但我依然怀揣着拼劲儿,在基层广阔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继续书写无悔的青春。
(作者现任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政府党政办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