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遥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226000)
“骨法用笔”在中国人物画中的体现
姚 遥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226000)
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国绘画的用笔中无不是以线条为基础的, 尤其体现在工笔人物画上,线条起到了骨架的作用。然而在写意人物画中,“线条”其实就是一种块面,作画者的精、气、神都会体现在用笔的力度上。
骨法用笔;工笔;写意;水墨雕塑
“骨”本来是一种生理的范畴,从生理学说“骨”是骨骼,是用来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重要部分。同时“骨”也可以指代人的一种性格、品质,它是一种内在的特征。对于艺术作品来说,“骨”是指简洁、有力、肯定、明确的线条和由这种线条所构成的物象。而最早使用的这一概念的就是东晋的顾恺之,在顾恺之之后,就出现了谢赫,他在《画品》中六法论里就提到了“骨法用笔”,更明确的提出了“骨法”和“用笔”的关系。他在评论张墨、荀勖的画时说过:“张墨、荀勖五代晋时。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1在这段评论当中,“骨法”指的就是用以刻画人物外形的线条。
而“骨法用笔”我们可以分为两种含义,第一层意思是根据解剖知识来,指用笔必须根据骨骼的构造得出对象的造型;第二层意思就是要有骨干的笔力,这和作画者的书法功底和当时作画的情感有关。
1.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从统一到分裂,然而在这个时期的艺术却悄悄崛起,书法的引入使得线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线条的运用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东晋时期人物画家的典型代表顾恺之,他的画风简练大方,自然流畅。使线条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了质的变化。我们从顾恺之的作品比如《洛神赋》《女史箴图》看出,顾恺之用线纤细有力、圆润飘逸,好像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一种优美舒适的视觉享受,他的线条后来被称为“春蚕吐丝”,又称“高古游丝描”。这种线条整体看上去很流畅,但又粗细有别,十分精妙。
2.隋唐
隋唐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之上,人物绘画有了较大的发展。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代表画家,其中以阎立本和吴道子的人物画最为突出。阎立本的人物画线条刚劲有力,有重量感,与顾恺之相比他的更为细腻,这种线条转折有变化、坚挺,所以被称为“铁线描”,这种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从他的作品《步辇图》就可以看出,他运用的线条流畅、坚挺,很好地表现出了绸缎的质感。
盛唐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题材,有很多是描绘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她们的形象大都体态肥胖。张萱擅长画仕女,画中经常描绘贵族妇女悠闲的生活,她运用“铁线描”勾勒出衣纹,线条粗细均匀,强劲有力,使她们的衣服看起来华丽富贵。吴道子在笔法上有着卓然超群的成就,他所画线条变化丰富,通过运笔时的提按顿挫呈现出中间粗两头细的灵动线条,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律美,这种线条被称之为“吴带当风”,所画衣纹自然贴合身体,卷折、叠压表现得有立体感而且生动自然。
3.宋代
在宋代,画家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笔墨情趣,他们开拓创新把线的运用提高到新的水平。南宋的梁楷不拘小节,变白描为水墨,自成一派,开创 “简笔”的画风。
4.元代
元代文人画十分强调书画的互相融合关系,明确地提出了“书画同源”。他们把书法用于绘画,代表人物就是赵孟頫。而元代的永乐宫壁画在用线方面也是有相当成绩的,286个人物画像,用线十分劲道。
5.明清时期
明代的任伯年是成就突出的一位画家。他是铁线描的继承者,他能够大胆地把西方素描的处理手法运用于画面物象上,如明暗关系、色调处理等,这是他人物画的重要特色。
谢赫的《古画品录》中, 提到了“六法论”,其中把“骨法用笔”排在了第二位。这里面指的“用笔”并不只是纯粹的绘画技巧,还有笔墨行走间内在的力度。在描绘物体的同时, 线条还需要表现出应有的气力,因而更具有魅力。
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有这样说道:“夫象物必在于形式,形式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2线在工笔人物画中起到了领导的作用,画家在不同的感情作用下也创造出了各种用笔,所以强调了线条不但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框架结构,而且能表现出超越技法的东西,比如画家的情感等等。在工笔画中线条是最能直接体现功底的,而线条的优劣主要看其“骨劲”。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工笔画的雏形——《龙凤人物图》,他是现存最早的帛画,这幅画是用单线勾勒出形象,流畅挺拔的线条加上精美的造型,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画以用笔为造型的表现技法已经开始萌发,并且线条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工笔人物画主要是以线为造型基础,用线条勾勒之后再对其进行上色处理。著名学者童书业先生有过这样的表述:“中国人物画最重要的是线描法,去掉线描法,就很难做成人物画,人物画的衣纹描法与山水画的皴法有同等的作用。”3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成线在工笔人物画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线条在工笔人物画中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它把物体的形态和精神气融入到了一起,并且可以准确概括人物的形象,同时可以通过用墨的浓淡干湿来表达画面的空间感;通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用笔来表现物象的质感;最重要的作画者也可以通过线条来表达一种感情,这也是一种媒介。
“十八描”是工笔线条的模版,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就是细致均匀的线条,比如高古游丝,用笔要中锋,用力要均匀,一气呵成;第二类就是粗细交替的,中锋、侧锋并用,线条变化丰富,像柳叶描那样的;第三类就是简笔线描类,行笔迅速不拖沓,多用侧锋,力度集中在线条的一端。这些线条强调与书法的关系,这样的线条才可以体现艺术家的修养。“骨法用笔”出来的线条都是有力度的,如果线条软弱无力,就不可以称其为“骨法”。唐代张彦远说过:“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失其笔法,岂曰画也!”4这段文字他总结了陆探微怎么作一笔画,前人还强调:“凡倾吐曰写,故作字作画皆曰写。”5就是通过书写性的线条来表现物象。
在《六法论》中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所以中国画中最讲究的还是神韵,特别看重内在精神,工笔画线条的勾勒讲究力道与气韵的完美结合,行笔的过程中依靠惯性之势一气呵成,线条穿插有序,连接自然没有气息的停顿,这样才能够气息通畅、形神兼备。
骨法用笔中的“骨”也不是表面上那样,这里的“骨”可以有很多种意义,古人常常使用“藏而不露”“力透纸背”“畅而不滑”等词语来形容笔上的力度。工笔中用中锋比较多,所以线条变化比较少,同时还要符合形体要求,它的特点就是笔尖接触宣纸,墨从笔尖直接落下,这样画出的线条厚实、刚柔相济、圆润,这样的线条比较显得含蓄且有力度。
写意画是个比较大概念的说法,没有确切的解释,如果硬要给他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说它是国画技法中的一种,简略的画风,用笔不在意细节,通过概括简练的笔墨语言重点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他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抒发作者情趣的一个画种,是一种“直舒心意”,是一种形体简洁而内涵丰富的表现手法。中国写意画是一种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得意”造型的画派,既不是写实的描绘,也不是抽象的代表。写意画决不是肆意涂抹,用笔要骨气贯通,笔断意连。
画中国画的人一般都能够写得一手好字,中国画中的用笔和书法一样都是要将全身心投入到笔端,从而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其实“骨法用笔”在写意人物画中表现较为困难,因为虽然人物的造型向来都很严谨,但写意人物画本身就注重人物精神方面,而且需要形神兼备。
写意人物画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宋代的梁楷是写意人物画的先锋,代表作《泼墨仙人图》只有寥寥数笔,但已经把这位仙人喝醉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整幅画用笔都是比较概括的,人物也有故意的变形夸张,但是每一笔都是放在结构上的,这需要很强的造型能力,画家描绘这个人物形象做到了多一笔嫌复杂,少一笔欠风采的地步。他的衣襟和衣袖、裤管与袖口的地方用墨色互映衬,用墨较为方正,并且互不相容,这样的画面处理加强了画面的骨感。这种画法并不是单纯的将事物的形象简单化,而是通过画家多年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大自然细致的观察所得,艺术家可以把描绘的对象高度简化、意象化,再加上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完成作品。梁楷的这幅创作,借着酒劲,放荡不羁,表达了最真实的画家心态。
齐白石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其实就是说画的不能太像,但也不能不像,太像会忽略神态的表达,画得不像又没有形。其实一幅画它表现的并不是他的形,而是要把画中的“神似”给表达出来。
写意人物画虽然没有特意用线条来勾勒,但并不是没有笔力的,他的“骨法用笔”是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作画者的精、气、神都会体现在用笔的力度上。同时作为书法家和画家的赵孟頫有提出过“书画同源”的思想理论,告诉我们要用书法的笔力精神入画,而不是线条勾勒,这种连绵不断的用笔流动着的是“气”的表现,人物画的关键就是神态和气韵,需要通过他的“骨法用笔”来表现他的生命感。东晋王羲之就对用笔做出了一些研究,他提出了“侧笔”“押笔”“结笔”“战笔”“叠笔”“起笔”“打笔”等多样的运笔用线的方式,在后来丰富了水墨人物画的线条。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或者山水画,其用笔都讲求书法性这一审美原则,假如把工笔画线条比作是书法中的楷书,那写意画就可以比作是书法的行书和草书。毛笔看似很软却能在大师们的掌握下往往能描绘出铁骨般的力量感,体现出作者对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写意人物画中的“线条”进行延伸与扩大形成一种块面,这种块面有一种内在的张力,虽然是块面,但同样考验画家的骨法用笔。在人物画中的块面语言其实是遵从中国传统造型法则的“侧锋阔笔”。我们可以发现,一般的水墨写意画,用笔或者用墨都是有主有次的,还是可以看出轮廓线。比如写意山水画就要先勾好山石的轮廓,定好骨架,然后再对其皴擦点染;包括写意花鸟画有些大师主张先上墨再去勾勒,还有的则主张先勾其轮廓再上墨, 过程总有先后。
然而,周京新先生却创造了一个新的水墨世界,他用独特的风格突破了这种画法,他决意打破传统人物画以“线”统治的固定格局,并决意继梁楷之后进一步展开创造,实际上,周京新先生在写意画“线条”之用笔上有极高的艺术水准的。他用大号的毛笔蘸上湿墨,既有骨线又有浓淡的变化,一块墨迹便是一个块面,线与墨达到了一种丝丝入扣、相得益彰的关系。不但体现了力度感还能从他的用笔中体现了灵动感,笔迹清晰可寻。两块湿墨并排落在生宣纸上,墨块交接之处,由于水的印记和生宣的渗透作用, 两块墨迹并不能融到一起而留下间隙,他利用宣纸的渗化作用冲出的水迹,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笔痕的姿态。这样的墨痕当年齐白石老先生也利用此法画虾,用这种画法表现虾的节体,周京新先生也是利用这种水墨之间的空隙来完成他的“水墨雕塑”作品的。
在当代写意人物画中,周京新先生的“水墨雕塑”是写意人物画的一种新的体验。他在人物框架内丰富了许多线条块面,按人体结构或一定规律紧密排列,着重研究用笔的强度,将书写性与塑造感结合起来。与传统的写意“线型”人物画相比,他并没有着重表现人体的外形轮廓,而是更深入的关注人物形体的内部结构,由里到外用笔墨块面去叠加塑造,这样顺势外部轮廓也就形成了。周京新先生的《角色》就是“水墨雕塑”的代表,整幅画都是由块面的笔墨组成,几乎找不到线的踪影。画家对水分的控制也相当的有把握,这样才能使画面的层次分明,留在宣纸上的“墨痕”将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都表达清楚了,实现了人物的塑造。他的每一笔都透着他的书法底蕴,还有很好的素描基础。
在中国绘画的长河里,用笔在里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仅是绘画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是表达画家精神境界的重要媒介,通过骨法用笔在中国画两大画派中体现的研究,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骨法”。随着“骨法用笔”含义的进一步深化,绘画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绘画创作也跨入了新的高度。在中国画的两大种类中无论是以线条勾勒为主的传统工笔画,还是将“骨法”融入其内的写意画,他们同样都看重骨法用笔,所以让我们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兼容并蓄,赋予骨法用笔更多的生命力。
注释:
1.范明华.《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80.
2.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3.
3.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卷)[M],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33.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4.
5.董博芳.浅析中国绘画的形神论[J].美术大观,2014(12):96.
姚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