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营
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脑内血肿临床疗效观察
赵营
目的探讨分析局部麻醉(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均行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对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实施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的疗效确切,创伤较小,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法。
创伤性脑内血肿;局部麻醉;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临床疗效
创伤性脑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后出现的一种继发性损伤,需要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监测,必要时需要给予手术治疗[1]。近些年来,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创伤性脑内血肿的致残率与病死率依然较高。目前,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已经无法准确判定患者病情程度,需要结合患者首次头颅CT予以评估[2]。为了探讨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30例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47.2±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打击伤7例,坠落伤5例,其他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6例,外伤性脑内血肿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操作内容为:运用CT扫描对血肿位置予以确定,并合理选取进针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穿刺点与穿刺路径要尽量避开主要血管经过部位与重要脑功能区域。在局麻成功后,一次性穿透颅骨进入脑内血肿部位,并且予以固定。运用生化酶技术与血肿粉碎器对血肿予以液化,利用针具三通体排除脑外,在进行抽吸时,保证用力恰当,不宜过猛,保持2~3ml/min的抽吸速度,首次抽吸量是血肿总量的30%~50%,其余部分用等量冰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实现止血效果,并在血肿部位注入尿激酶(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411)。在清除血肿时,若伴有新鲜活动性出血,需要立刻采用肾上腺素(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7)+地米塞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冰生理盐水予以反复冲洗,保证出入量持平。完成冲洗后在血肿部位注射1~2 U巴曲酶(上海泰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95),夹闭2~4 h后,再进行冲洗。完成手术后用CT扫描观察患者血肿情况,若血肿残留比例占有原血肿的2/3,需要继续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冲洗,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进针深度与方向进行调整。
1.2.2 术后处理 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60/95mm Hg(1mm Hg= 0.133 kPa)以下,保持适宜的速度推注冲洗液,并且减缓排气速度;对患者胃液性状、大便状况予以观察,以免出现应激性溃疡,强化护理,避免出现压疮与坠入性肺炎;尽可能减少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以免出现肾功能衰竭。
1.3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血肿基本消失,意识清醒,生活可以自理;有效:患者血肿大部分消失,部分生活自理;无效:患者血肿消失非常少,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治疗后,30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脑内血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中,需要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时间比较长,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住院时间较长,并且适应证相对较为局限,容易致使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有关调查研究显示,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病死率为20%~80%,存活患者可以生活自理的几率为33.8%[4]。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脑内血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关于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报道非常多,针对创伤性脑内血肿治疗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临床经验总结可知,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内血肿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急性硬膜外血肿,若出血量>30ml,并且伴有脑挫裂伤,不易采用微创治疗;但出血量约为20ml,未伴有脑挫裂伤,且出血>3 d者,可给予穿刺治疗[5]。②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液性成份较多,均可采用微创治疗,具有清除快捷、彻底的效果。③急性硬膜下血肿,特别是在合并脑挫裂伤的情况下,需要慎重选用微创治疗。
总之,对创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实施局麻下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的疗效确切,创伤较小,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法。
[1]唐海涛,张良玉,赵江,等.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内血肿102例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3.
[2]杜晓光,张建斌,纪延伟,等.颅骨钻孔清除迟发性脑内血肿后脑水肿带的变化特点.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3.
[3]李荣刚,姚慧斌,赵远党,等.创伤性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14(6):695-697.
[4]王守森,陈伟强.重视显微外科在创伤性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2):3-5.
[5]李秀侠,李泳,陈令红,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68-12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24
2015-10-21]
117100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