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莹
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措施探究
孙莹莹
目的分析异常妊娠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83例异常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照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89.7±3.4)分,研究组为(90.3±2.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7,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为(75.8±2.7)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8.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17,P<0.05);护理前,对照组产妇抑郁评分为(86.2±3.7)分,研究组为(87.3±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1,P>0.05);护理后,对照组产妇抑郁评分为(76.3±2.4)分,高于研究组的(64.2±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778,P<0.05)。结论异常妊娠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异常妊娠;分娩前后;心理护理;效果
异常妊娠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1]。异常妊娠临床主要表现为产前出血、胎儿窘迫以及子宫颈闭锁不全。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孕妇的心理情况对分娩有直接影响,因此,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2,3]。为探究异常妊娠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83例异常妊娠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现将护理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83例异常妊娠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6±3.0)岁,其中妊娠高血压22例,妊娠水肿10例,胎位异常8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2±3.0)岁,其中妊娠高血压20例,妊娠水肿13例,胎位异常10例。两组产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基本护理:为产妇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保证产妇的休息,在休息时指导产妇取左侧卧位,减轻对肾脏的压迫,降低心血管系统负担,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②病情监测:观察产妇的病情变化及产妇是否出现胸闷、心慌等不良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处理。③饮食护理:叮嘱产妇要加强营养,如果为妊娠高血压产妇要减少盐类的摄入,有糖尿病产妇要控制饮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④健康教育:加强对产妇的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由于产妇受到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因此,产妇会表现为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要予以产妇健康教育,使产妇全面了解疾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即主动和产妇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产妇的症状和心理动态,取得产妇的信任,耐心为产妇解答疑惑,告知产妇其情绪影响母婴健康,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予以产妇相关的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烦躁的情况,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要鼓励产妇行母乳喂养,指导产妇行正确的喂养方法,为产妇提供安静的病房,使产妇得到良好的休息,合理的安排产妇的家属进行陪护,从而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促进产妇的恢复。除此之外还要予以产妇家属一定的心理干预,使产妇家属为产妇提供温馨的环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予以产妇更多的关怀。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分析异常妊娠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效果。
1.4 评价标准[4]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进行评分,焦虑评价标准为: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50~60分,中度焦虑:61~70分,重度焦虑:>7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状态越高。抑郁评价标准为: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轻度抑郁:50~60分,中度抑郁虑:61~70分,重度抑郁:>70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状态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焦虑评分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89.7±3.4)分,研究组为(90.3±2.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7,P>0.05);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评分为(75.8±2.7)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8.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17,P<0.05)。
2.2 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产妇抑郁评分为(86.2±3.7)分,研究组产妇为(87.3±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1,P>0.05);护理后,对照组产妇抑郁评分为(76.3±2.4)分,研究组为(64.2±3.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778,P<0.05)。
大量的实验调查发现,产妇的心理情况影响产妇的分娩过程,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是保证分娩顺利的关键[6]。对于异常妊娠的产妇来讲,由于其对孕产期出现的状况和症状不了解,不能正确的看待疾病,因此,一旦发现自己为异常妊娠易产生恐惧、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除此之外,产妇还会担心胎儿的健康,自己是否出现意外以及是否会有并发症发生等问题,不仅不利于产妇的健康,还影响胎儿的发育,因此,要及时予以产妇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产妇的情况,调节产妇的心理。相关文献显示,心理护理应用于异常妊娠的产妇分娩中,可以减轻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于产妇的顺利分娩具有积极的意义[7]。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异常妊娠产妇在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1]陈曹萍.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外医学研究,2015(2):77-79.
[2]杨静.浅议护生在妇产科护理中心理护理能力的培养.卫生职业教育,2014,22(19):105-106.
[3]邓宁.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护理对策分析.医学信息,2015(19): 209-210.
[4]刘兰芬,起佳芳,张志华,等.产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9(1):624-625.
[5]何春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3,9(17): 315-316.
[6]李毅萍.106例高危妊娠孕产如心理分析与对策.当代护士 ,2014,12(7):485-486.
[7]吕晓莹.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76-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79
2015-12-10]
118002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婴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