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芬 李彩霞 唐建军
五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探讨
张秀芬 李彩霞 唐建军
目的探析五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2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A、B、C、D、E五组,每组49例。A组给予奥氮平治疗,B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C组给予喹硫平治疗,D组给予利培酮治疗,E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五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催乳素水平B组<E组<C组<A组<D组。结论不同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血清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严重性精神类疾病,患者若未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易出现幻觉、妄想、精神衰退等临床症状,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安定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显示[1],血清催乳素是影响人体内分泌水平的主要因素,若血清催乳素过高则会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异常。本文选取2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五种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A、B、C、D、E五组,每组49例。A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5.69±7.7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65±1.22)年。B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5.58±7.47)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78±1.35)年。C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5.98±8.0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62±1.01)年。D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5.12± 7.29)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78±1.29)年。E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5.78±8.0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4.77±1.87)年。五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初始剂量为5mg/d,根据患者病情的缓解程度调整药量,最大剂量≤20 g/d;B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初始剂量为5mg/d,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增加药量,最大剂量≤30mg/d;C组给予喹硫平治疗,2次/d,初始剂量为50mg/d,最大剂量≤700mg/d;D组给予利培酮治疗,2次/d,初始剂量为1mg/d,最大剂量≤6mg/d;E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初始剂量为20mg,2次/d,根据病情的缓解程度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最大剂量≤160mg/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采集五组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以对患者血液中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检测。经治疗后,再次对患者的血液中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清催乳素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五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催乳素水平B组<E组<C组<A组<D组。A组、D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的改善情况比较(±s,μIU/ml)
注: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49 23.14±17.92 60.14±19.32 B组 49 22.98±18.54 42.14±21.29 C组 49 24.12±18.21 56.76±10.21 D组 49 23.14±17.93 62.14±19.32 E组 49 23.65±19.47 49.73±11.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机制为患者的中枢神经多巴胺活动较为频繁,导致患者的思维、情感、知觉等多方面出现异常。患者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时期缓慢发病,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识较为清晰,智力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不清、认知功能受损的症状,患者病情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精神衰退和精神残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用药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常伴有内分泌系统功能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等药物进行临床治疗,上述五种药物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及情绪表现,抑制病情发展。但治疗后,各种药物将对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产生一定影响,而血清催乳素提高将会导致女性出现闭经、乳房增大等反应,男性患者甚至会发生性欲减退、不育等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2],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长期处于偏高状态,则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选择适宜的临床治疗药物是降低患者用药反应的关键,经本次研究及多次研究调研,发现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血清催乳素产生的影响小于其他三种药物,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五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催乳素水平B组<E组<C组<A组<D组。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产生较大影响的药物为利培酮和奥氮平,而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血清催乳素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建议选择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治疗药物,稳定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降低疾病造成的内分泌失调等系统性疾病。
综上所述,不同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利培酮、奥氮平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可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吴海龙,林多朵,李韵,等.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4):263-264.
[2]郭艳蕊,张晨光,郭世龙,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2):279-280.
[3]王厚亮,赵靖平,韩洪赢,等.五种常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近期影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7):389-3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24
2015-12-29]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