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6 22:50:08肖萍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宫外孕甲氨蝶呤包块

肖萍萍

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萍萍

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宫外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止血时间、包块和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外孕治疗中,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宫外孕;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临床效果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多与输卵管手术、炎症、输卵管功能障碍、辅助生育技术、吸烟、人工流产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停经、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晕厥、休克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宫外孕为此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便利,其中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是常用的治疗药物。本院对72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宫外孕患者为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3.76±2.34)岁;病程0.27~0.81年,平均病程(0.45±0.14)年。纳入标准[1]:经超声、腹腔镜、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GG)检测,确诊宫外孕,符合保守治疗条件;无药物治疗禁忌证;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疾病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不符合保守治疗条件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前生命体征正常,血β-HCG水平<2000 IU,超声检查输卵管附近出现直径<4cm的包块,均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4mg/(kg·d)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97),肌内注射,1次/d,持续给药5 d。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甲氨蝶呤给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给予50mg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28)口服治疗,2次/d,持续治疗5 d。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在用药4~7 d后进行复查[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参考宫外孕疗效评估标准[2],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生命体征平稳,血β-HCG下降>30%;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血β-HCG下降>15%;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血β-HCG无明显降低或升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和阴道止血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3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腹痛、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腹痛消失时间 包块消失时间 阴道止血时间观察组 36 8.23±2.72a 14.21±3.50a 11.23±4.31a对照组 36 24.41±7.98 24.38±7.91 23.53±7.83

3 讨论

宫外孕是妇产科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因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引发,临床表现为停经、阴道出血、因腹腔内出血而引发的晕厥和休克,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对于未育或要求保留输卵管功能的宫外孕患者来讲,通常需要保守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杀死异位妊娠胚胎[3],可实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药物[4],可拮抗孕酮的活性,进而阻断孕酮,杀死胚胎并促进其排出,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可作为非手术性抗早孕药。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类抗代谢药物,对人体四氢叶酸合成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使滋养叶细胞坏死,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广泛应用。甲氨蝶呤有利于抑制滋养细胞分裂和增殖,破坏绒毛组织结构,使胚胎组织脱落,杀死存活较长的胚胎细胞。在应用甲氨蝶呤中,可出现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时会产生前列腺(PG) F2α,可使孕酮下降,从而杀死胚胎造成流产,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包块消失时间,阴道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说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宫外孕治疗中,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艳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83-84.

[2]李玲.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4,35(4):738-739.

[3]万育红.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同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兰州大学,2014.

[4]苏娜,周初萍.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3,9(4):89-9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04

2015-12-24]

475000 开封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宫外孕甲氨蝶呤包块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危险的孕育之花——宫外孕
怎样预防宫外孕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