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2016-01-26 22:50:08闫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室性胺碘酮

闫丽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闫丽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胺碘酮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率、VA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胺碘酮;利多卡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1,2],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常见病以及高发病之一,并且该病具有发病急、发病凶险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有极高的死亡率。本次实验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45例患者予以胺碘酮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5±6.3)岁;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5±1.5)岁。对于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且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治疗。具体用药用量为[3]:推注时间应>10min,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首次使用剂量为3mg/kg,在首次静脉推注之后以1mg/min的速度予以静脉泵入,24 h后的使用总剂量<1000mg。随后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需要予以胺碘酮进行后续治疗。治疗初期,患者口服胺碘酮3次/d,药量为0.2 g/次;患者服药1周后,对用药用量适当调整,患者口服胺碘酮2次/d,用药药量为0.2 g/次;服药半个月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次对用药用量进行调整,患者口服胺碘酮1次/d,0.2 g/次。

1.2.2 研究组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行利多卡因(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559)治疗。患者多采取静脉推注的方式用药,首次用药剂量为50~100mg/kg,患者用药10min后进行调整,用药剂量为0.5mg/kg[4]。

1.3 疗效评价标准[5]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室性期前收缩下降>90%,视为治疗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室性期前收缩下降50%~90%,视为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甚至出现了恶化的情况,视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显效20例,治疗有效24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7.78%(44/45);参照组治疗显效13例,治疗有效22例,治疗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77.78%(35/4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6.1±3.8)%、(41.1±4.1)%,心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7±21)、(80±10)次/min;治疗前后出现VA例数分别为10例、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4.2±5.1)%、(48.2±4.4)%,心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4±16)、(81±21)次/min;治疗前后出现VA例数分别为15、10例,治疗后两组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逐渐被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多用于口服,但是药效的吸收效果比较迟缓。胺碘酮具有抗心律失常以及抗心绞痛等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6]。与此同时胺碘酮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同时将其冠脉血流进行相应的改善,从而对患者自身的心肌细胞耗氧量予以降低。患者在采用胺碘酮24 h之后,室性心律失常以及阵发性短暂性心动过速具有显著的改善现象。此外,胺碘酮能够延长患者心电图中的QT/QTC。而曾有学者经过研究后证实此药物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利多卡因属于局部麻醉类药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各类心脏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药物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药效显著并且起效时间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7]。

本次实验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予以胺碘酮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予以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明显优于参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予以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贾玉文,张芙蓉.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体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2):40.

[2]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等.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32-2633.

[3]袁涛.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5(12):124-125.

[4]党松,王晞,胡娟,等.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疑难病杂志,2012,11(5):323-326.

[5]刘建飞.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33-134.

[6]宫伟民,吕小宁.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138例比较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5):665-666.

[7]杜萍,王俊杰.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13): 27-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78

2015-12-10]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室性胺碘酮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54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8:02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