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2016-01-26 22:50:08郭宏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全系开腹直肠癌

郭宏志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郭宏志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67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术中出血量(61.2±12.9)ml,住院时间(7.9±1.4)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术中出血量(118.4±41.0)ml,住院时间(14.2±3.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且并发症少。

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并发症

本研究为明确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对67例直肠癌患者分别实施两种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67例直肠癌患者,均经结肠镜、病理活检等明确诊断为直肠癌,并具备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7.2±6.9)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23例,黏液腺癌4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7.2±6.8)岁;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22例,黏液腺癌5例。两组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其手术过程如下:全身麻醉后建立CO2气腹,将气腹压力控制于12~14mm Hg(1mm Hg=0.133 kPa),并在患者右下腹和脐部上缘分别做12、10mm切口,置入超声刀与腹腔镜。于患者左右锁骨的中线中间取5mm手术切口作辅助操作孔,经腹腔镜查看患者腹腔内部情况,经超声刀分离其乙状结肠系膜,对肠系膜进行充分游离后,以钛夹夹闭血管。锐性分离患者直肠后方的盆壁筋膜、直肠筋膜,暴露其提肛肌后。于直肠前方则沿腹会阴筋膜实施锐性分离,再分离侧韧带,保护其盆丛神经和腹下神经。完全暴露其远端直肠系膜及其四周组织后,在距离肿瘤下方边缘2~5cm处切断肠管,自左下腹切口部位取出,再距离肿瘤上方边缘处10cm部位切断乙状结肠,将标本取出。最后将吻合器钉座置入,并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低位吻合术;对照组采取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即全身麻醉后将整块肿瘤切除,进行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后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为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1.2±12.9)ml,住院时间为(7.9±1.4)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18.4±41.0)ml,住院时间为(14.2±3.7)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其中低位直肠癌最为常见[1]。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目的是根除癌肿,并以手术疗法为主,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不但可切除患者病灶组织,还可保护其盆腔内植物神经丛,提升保肛率,改善其术后排便、排尿和性功能,目前已经成为直肠癌切除术金标准[2]。然而,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大,且容易损伤其肿瘤周围组织与血管,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因而近期疗效不甚理想。

伴随腹腔镜技术在医学外科领域上的广泛应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也随之有了微创特点[3]。相较于传统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微、康复快等优势,其具体特征如下:①腹腔镜有放大作用,可帮助术者清晰识别盆腔神经丛等关键结构,操作更加准确,避免误伤;②腹腔镜可深入患者狭窄盆腔,从而获得清晰术野,加上腹腔镜手术的照明系统以及超声刀的空洞化效应,使得直肠解剖更为迅捷、精细,实现更加低位的直肠肿瘤切除,从而减少对静脉丛损伤,并增加了肛门保留的可能性,实现超低位的分离与吻合[4]。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证明了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安全性。此外,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可见该手术可加速患者痊愈出院进程。

综上所述,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于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更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1]刘继东,阎玉矿,李德宁,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8(3):46-49.

[2]黄冀华,梁伟成,李华江,等.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新辅助治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近期效果观察.中国医药,2015,10(1):26-30.

[3]应晓江,沈毅,叶平江,等.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258例临床分析.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3(2):182-184.

[4]王彦业.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效果比较.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046

2015-12-15]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全系开腹直肠癌
阿尔法S全新HI版领衔——极狐全系亮相天津国际车展诠释智能纯电出行
世界汽车(2022年11期)2023-01-17 09:31:18
欧航欧马可超级卡车全系国Ⅵ产品专属服务保障
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3 07:15:54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华林:首发全球26款全系纯电动环卫车
专用汽车(2016年9期)2016-03-01 04:16:59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