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巧克力囊肿的诊治价值

2016-01-26 19:15:35邓咏诗张清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穿刺术巧克力囊肿

邓咏诗 张清宇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巧克力囊肿的诊治价值

邓咏诗 张清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行囊液抽吸及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在B超引导下行巧克力囊肿定位穿刺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随访1年,痛经缓解率达80.70%;术后1年总体复发率为29.82%,二次穿刺10例,三次穿刺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巧克力囊肿起到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的作用,且具有技术容易掌握、安全可靠、不需麻醉、可重复性强、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引导;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术

介入性超声技术通常指的是在B超引导下对病变进行定位穿刺达到诊治疾病的目的,或在B超监护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妇产科,介入性超声常用于巧克力囊肿的诊断及治疗,即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或腹部对巧克力囊肿进行抽吸及注药,达到明确诊断、减轻和控制痛经、预防和减少复发的治疗目的。本文对2014年1~12月在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在B超引导下行巧克力囊肿定位穿刺术治疗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在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治疗且根据临床症状、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等拟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57例,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选择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或腹部对巧克力囊肿进行抽吸及注药治疗。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8.6岁。其中单侧巧克力囊肿29例,双侧囊肿28例。术前结合病史、B超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排除禁忌证[1]:即疑为卵巢恶性肿物,有明确手术指征者。

1.2术前准备

1.2.1仪器物品 实时超声诊断仪、器械穿刺引导架、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针、延长管、穿刺包、碘伏(皮肤及黏膜消毒液)、囊腔冲洗液(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无水乙醇)。

1.2.2患者准备 门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富血小板血浆(PRP)、肿瘤标志物CA125等,询问有否酒精过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当天安排穿刺术。

1.3操作方法 因囊液多稠厚,使用16~18G穿刺针穿刺,首选经阴道穿刺。

1.3.1经阴道穿刺 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孔巾,放置无菌阴道超声探头于阴道,盆腔囊肿定位于穿刺引导线上,快速穿刺进入囊肿中心,抽吸出囊液,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澄清,注入2%利多卡因,以无水酒精凝固囊壁后抽出,快速拔出穿刺针,压迫针眼止血。

1.3.2经腹穿刺 无性生活者或囊肿位置较高者选择经腹穿刺。取膀胱平卧位,常规消毒腹部穿刺手术野皮肤,铺无菌孔巾,以1%利多卡因于穿刺点腹壁注射,放置无菌超声探头于腹部,之后步骤同阴道穿刺。

1.4囊液处理 肉眼观察抽出的囊液,初步判断是否与术前诊断一致;囊液常规送检:行脱落细胞检查及CA125检测。

1.5术后处理及随访

1.5.1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疼痛、出血、感染等无异常1 d出院。按照常规给予孕三烯酮口服治疗6个月,预防复发。

1.5.2随访 术后1、3、6、12个月各复诊1次,或电话随访,了解痛经缓解情况,根据B超及血清CA125的变化判断巧克力囊肿复发情况。

2 结果

57例患者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术后随访1年:痛经消失11例,明显减轻23例,有所减轻12例,痛经总缓解率达80.70%。术后1个月16例囊肿消失,38例明显缩小,3例无变化;术后3个月13例囊肿消失,39例明显缩小,无变化或增大5例均行二次穿刺;术后6个月13例囊肿消失,40例囊肿明显缩小,无变化或增大4例,行二次穿刺、三次穿刺各2例;术后1年11例囊肿消失,41例囊肿明显缩小,增大5例中3例行二次穿刺、2例三次穿刺;1年总体复发率为29.82%,二次穿刺10例,三次穿刺4例。

3 讨论

3.1B超引导下穿刺术对巧克力囊肿诊断的价值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ndometriosis ,EMT),分内在性和外在性异位症,目前病因不明。巧克力囊肿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发生在卵巢,是由于侵犯了卵巢皮质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组织随月经反复周期性出血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囊肿[2],为最常见的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育龄期为高发年龄,76%发生在25~45岁,为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典型的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痛经,典型的盆腔内异症体征是盆腔触痛结节、附件囊性包块。阴道或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巧克力囊肿的重要方法,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6%;B超可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其声像表现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厚而粗糙,囊内有细小的絮状光点,但囊肿回声图像无特异性,不能单纯依靠B超图像确诊;目前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巧克力囊肿的最佳方法[3];本文选择适合的拟诊病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阴道或腹部对巧克力囊肿进行抽吸,抽出的囊液经肉眼观察性状,初步判断是否与术前诊断一致,囊液常规送检:行脱落细胞检查及CA125检测以确诊,本组病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0%,达到采用腹腔镜检查诊断巧克力囊肿的准确性,具有不需麻醉、可重复性强、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但操作比腹腔镜简单易学,医生培训周期短,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3.2B超引导下穿刺术对巧克力囊肿治疗的价值 巧克力囊肿治疗的根本目的是缩减和去除病灶、减轻或控制疼痛、预防和减少复发等。治疗方法有: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未能恢复、有较大的巧克力囊肿迫切希望生育者。腹腔镜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月经期巧克力囊肿内压力增大至囊肿容易反复破裂,形成盆腔粘连,因此巧克力囊肿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是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侵袭、远处转移等。巧克力囊肿的上述特征导致病灶在手术中很难彻底清除干净。据报道保留生育功能的巧克力囊肿剔除术,术后复发率高达40%;根据病例数、疾病严重的程度、治疗方法的不同、随访时间的长短等总体复发率为11%~67%。本文选择适合的病例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或腹部对巧克力囊肿进行抽吸及注药治疗,治疗后1年内痛经缓解率达80.70%,巧克力囊肿复发率为29.82%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当。该治疗可重复,可以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安全可靠,医生及患者均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对巧克力囊肿起到明确诊断及有效的治疗作用,且具有技术容易掌握、安全可靠、不需麻醉、可重复性强、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330-1379.

[2]招小丽.临床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52-56.

[3]谢杏,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68-2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70

2015-11-10]

510403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咏诗);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张清宇)

猜你喜欢
穿刺术巧克力囊肿
共有多少巧克力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吃不完的巧克力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吃醋了
分发巧克力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羊病治疗中的穿刺术操作要领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5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