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6 17:47:16徐宏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治疗

徐宏旦

桥本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宏旦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采用甲状腺替代治疗)和治疗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完成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采用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主要是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下导致发病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病因。患者需要在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的基础上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且终身服药增加了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和经济负担[1]。近年来,调节免疫功能的临床治疗方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其已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森田陆(日本厚生省标准):甲状腺表现出弥漫坚硬性肿大;具备桥本甲状腺炎病理组织学特点;血清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表现出阳性。符合1点即可确诊,符合3点可明确诊断。排除标准:①禁忌使用激素者;②肝、肾疾病或结核病、糖尿病等内科常见疾病。其中男9例,女63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28.6±7.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3.8±1.6)年。8例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42例并发甲状腺功能低下。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甲状腺替代治疗,针对甲状腺亢进者予以15~30mg/d甲巯咪唑;针对甲状腺减退者予以50~125 μg/d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功能无异常者不需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在其肩部垫枕,将颈前区充分暴露出来,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4~5号针头将充分混合的20 g/L利多卡因1ml+5mg地塞米松注入,将甲状腺结节部位或者明显肿大的部位作为注射点,注意避开血管丰富的部位,确保药物能够与甲状腺滤泡实现充分浸润。完整注射之后嘱患者进行15 min的局部压迫,避免穿刺部位出现血肿。7 d进行1次,每侧甲状腺1次注入5mg地塞米松,1个疗程为5~10次。

1.3 观察指标 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采用B超对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PTOAb)、游离甲状腺体(FT4)、游离三碘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大小进行测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产生的副作用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体积为(14.3±6.9)cm2,TSH为(8.4±2.0)μIU/L,FT3为(4.7±0.3)pmol/l,FT4为(14.4±1.4)pmol/L,PTOAb为(324.6±143.1)IU/ml,TgAb为(8.2±2.8)IU/ml;参照组甲状腺体积为(17.9±7.0)cm2,TSH为(12.2±2.1)μIU/L,FT3为 (4.4±0.3)pmol/L,FT4为 (13.2±1.3)pmol/L,PTOAb为(422.8±149.1)IU/ml,TgAb为(11.8±3.0)IU/m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局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情况分析 治疗组患者仅表现出注射部位疼痛或酸胀感,但无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3 d内可自行缓解,未见多毛或肥胖等副反应;无任何局部出血或感染病例,无吞咽困难、注射侧面瘫或声音嘶哑、颈静脉血栓等严重副作用。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桥本甲状腺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辅助性T细胞占据绝对的优势是其主要表现[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白细胞介素10以及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苷等作为免疫机制异常的治疗方法,但部分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无法证明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因此,探究一种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桥本甲状腺炎治疗方法已经受到了临床方面的高度重视[3]。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接受局部甲状腺体内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进行治疗,在选择注射点时要尽量避开血管丰富地带,同时要予以多点注射,确保药物直达患处发挥治疗功效。研究结果显示,完成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甲状腺肿大、记忆力减退、嗜睡乏力、皮肤干燥等临床症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B超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完成6周的治疗后甲状腺体积都明显有所减小,且治疗组缩小更明显,虽然两组甲状腺素之中的TSH尚未下降至正常数值,但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参照组,且FT3、FT4也是治疗组上升的较为明显。对免疫调节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治疗组PTOAb、TgAb下降的最为显著,总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充分证明了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效果确切,这符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结果[4]。

与全身应用激素副反应情况相比,局部治疗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但是即使是局部应用激素治疗也要对治疗周期进行调节,避免出现骨质疏松、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1个疗程规定局部注射5~10次,治疗过程中未见患者出现上述副反应,多数患者仅表现出注射部位疼痛或酸胀感,在3 d内可自行缓解。充分说明桥本甲状腺炎采用局部免疫注射地塞米松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性[5]。

综上所述,桥本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1]蒋桂明,陈宣任,陈一铭,等.桥本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价.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38-39.

[2]陈鹤华.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4,23(28):133-135.

[3]谢芳,陈锋,欧宇芬,等.甲状腺素钠和地塞米松结合用于桥本甲状腺炎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136-137.

[4]茹志成,李国斌.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2,18(16):140-141.

[5]苏振丽,马丽芬,高琳,等.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吉林医学,2013,6(8):1476-14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09

2015-11-27]

117000 本溪市中心医院内分泌

猜你喜欢
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1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在反复种植失败和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