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
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体会
赵璐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注射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5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采取地塞米松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甲状腺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佳,症状消失快,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
亚急性甲状腺炎;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临床体会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年女性多发,为常见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有压痛、吞咽时疼痛加重、血沉加快并伴有发热症状。本病的病因与病毒感染有关,可在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发现病毒,或者在血清中发现病毒的抗体。部分病例可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可能继发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早期患者有颈部疼痛、发热和甲状腺毒症表现,属于自限性疾病,常规疗法多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发热及疼痛明显者可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1]。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总结地塞米松注射治疗的方法与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女19例,男9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6.59±9.65)岁,病程6 d~4个月,平均病程(7.25±3.65)周。实验组女20例,男8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6.52±8.65)岁,病程6 d~5个月,平均病程(7.21±4.64)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用药为泼尼松,10mg/次,3次/d,口服,用药1~2周后开始逐渐减量,最后10mg/次,1次/d,持续4周。如患者伴上呼吸道感染,需给予抗菌或抗病毒治疗,治疗5~7 d。
1.2.2 实验组 用药为地塞米松,选择注射液1ml(一次性),抽吸药物对甲状腺明显肿大及压痛处注射。对于Ⅱ度肿大者,注射量0.8ml/次;对于Ⅰ度肿大者,注射量0.5ml/次,2次/周,注射时嘱患者不得吞咽、咳嗽、讲话,且注射后5 min保持平卧休息。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甲状腺疼痛消失、肿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停药后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8周后,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及发热等无缓解,缓解率<50%;好转:8周后,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及发热等基本缓解,缓解率50%~85%;有效:8周后,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及发热等明显缓解,缓解率>85%。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对照组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3.35±1.65)d,肿胀消失时间(14.16±3.68)d,退热时间(2.69±1.48)d;实验组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1.59±1.02)d,肿胀消失时间(10.52±1.13)d,退热时间(1.57±0.58)d,实验组甲状腺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对照组无效6例,好转9例,有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无效1例,好转12例,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1.43%;实验组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激素口服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为全身性用药,疗效确切,但用药时间长,疗程长,不良反应多,可引起患者失眠、血糖升高和神经兴奋等,甚至导致并发症,如骨质疏松等,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大多数患者依从性差,疗效不佳。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为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局部注射,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凋亡进行诱导,使局部的免疫反应减轻,治疗安全性相对较高、患者痛苦小、疗程短,症状病情改善迅速、复发率低[2]。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强,较泼尼松有极强抗毒、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副反应少;该药进入甲状腺,对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聚集进行抑制,并抑制其吞噬作用,促进溶酶体酶释放,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及释放,进而对患者甲状腺疼痛、肿大等症状改善,使病情得到缓解[3]。报道指出,地塞米松还具有一定免疫功能,可对细胞介导免疫反应进行抑制,使其过敏反应受到抑制,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数目大大减少,免疫球蛋白结合细胞表面受体降低,减轻免疫反应[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3.35±1.65)d,肿胀消失时间(14.16±3.68)d,退热时间(2.69±1.48)d;实验组甲状腺疼痛消失时间(1.59±1.02)d,肿胀消失时间(10.52±1.13)d,退热时间(1.57±0.58)d,实验组甲状腺疼痛、肿胀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佳,症状消失快,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
[1]温艳,邓介华.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76-77.
[2]苏振丽,马丽芬,高琳.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177-178.
[3]杨常治,李朝霞.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14,35(9):161-162.
[4]曲玉娟.地塞米松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3(32):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03
2015-12-18]
110016 辽宁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