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彦斌|文
当前,全球经济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复苏缓慢,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方兴正艾。在改革激发红利的同时,由于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原因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地勘单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地勘单位虽然有参公类、事业类、国有参控股、民营类等多种经济形式,但最终评价还是要以质量和效益来衡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实事求是地强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逐步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调研,结合一些企业管理理论、工作经验和思考,认为应该从提升员工管理素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资本运作和战略管理、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和强化单个地勘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升地勘单位管理水平,提高单位工作质量和经营效益。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笔者虽然提出从众多方面来提升单位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具体到某个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而有所侧重,而且笔者更倾向于重点发挥单位自身优势,不要过多地受“木桶理论”的影响在“短板”上投入太多,而要在自身优势发挥到接近极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升短板,从而实现总体管理上的跨越。
人永远是管理的核心要素。要从源头抓起,注重过程培养,优化管理团队,提升员工总体的管理能力。
首先,地勘单位要做好选人用人工作。按照我国党和政府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人才充分涌现。这对各类企业也同样适用,对地勘单位人才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
其次,地勘单位要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一般地勘单位主要需要管理类、技术类、财务类和劳务类人员。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空前高涨,地勘单位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极为迫切的需求,既要懂专业,又要懂管理,还要懂外语。还要做好人才梯队建设,要有对不同专业的高层、中层、基层人才的合理规划。可以通过从社会和单位内部引进、培养和储备人才,定期对单位已聘人员进行评估和管理,提拔有实力的员工,调整、安排好人才的职务,确保员工在最适合自己的职位上发挥其最大潜力。
第三,地勘单位要强化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地勘单位领导班子是单位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好的领导班子要能够深刻认识外界,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环境变化脉搏,能够在理想上互勉、在信念上一致、在世界观上共鸣、在意志上互励。要努力通过优化领导班子成员结构,明确责任担当,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健康的工作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地勘单位领导班子还要高度重视的一点是:管理就是管人,管人重在管心。尤其是地质工作异常艰苦,领导的关怀会增加员工工作的信心和激情,使工作完成得更好。
对于地勘单位中的工程类项目来说,工作现场需要的人工劳务费用、消耗材料、设备租赁、后勤保障、零星采购等都需要使用大量现金支付。一旦出现现金短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工作进度。重视现金流就是重视单位的生存活力,把握现金流就是把握单位生存的命脉。
现金流的管理与物资采购、市场信息、人力资源、项目实施和管理等职能部门直接相关。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部门给物资采购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所需的人力、机械、设备、物资等的计划;资金管理部门根据计划和项目的实施进度做出现金流出和流入的评估预算;市场信息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选择筹资的对象、交易的对象、付款的方式以及收款的程序;资金管理部门也可根据这些信息预测他们对现金流的影响;物资采购部门能够预测由卖方提供的可选择性付款条件引起的现金流动结果;只有这些环节都畅通无阻了,现金流的管理工作就能全面顺利展开。
当前,从我国政府简政放权指导思想下的地勘单位改革趋势来看,将来仅仅保留少量的公益类地勘事业单位,其余大部分地勘事业单位都要走向市场,所以更多的地勘单位必须要深入把握市场规律和运作规则,否则很可能就会被消灭于没有硝烟的资本战争。
经过地质行业近十年迅猛发展,现已进入高潮之后的谷底区域。地勘单位业务单一的,比如物探、化探、钻探、测量等专业单位已经在生存线上开始挣扎,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探寻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勘单位走向矿业开发阶段。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2015年矿业趋势追踪》研究报告,矿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地缘政治动荡、成本上升、矿石品位下降、融资渠道普遍匮乏等是当前全球矿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从长远来看,在互联网经济盛行、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大调整、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掀起热潮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矿业走出困境或许为期不远。在全球矿业趋冷、并购活动相对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矿业公司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同时,我们也要谨慎对待矿业并购。一方面原因是当前外部大环境还不稳定,市场流动性并不宽裕,并购所需要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原因是当前矿业处于相对底部,矿业周期长的特点不是立马就能反弹,即使抄底了海外优质资产,还需要大笔资金进行维护,必须做好长远投资打算。对并购标的,更要仔细甄别,慎之又慎,要结合项目实际,把矿业项目和资本统筹考虑,善于通过资本运作达到价值的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
地勘单位由于作业地点常在荒郊野岭,通常被人们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管理较为简单、粗略,有些单位管理较为混乱,一些单位不知或者没有战略管理。但是在新形势下,除了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形势比较严峻外,国内地勘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地勘单位必须明确单位自身的市场定位,并根据定位做好战略规划,打造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管理是一个单位进行战略的分析与制定、评价与选择、实施与控制,使单位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最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是SWOT分析,它将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作为企业制定战略时需要评估和研究的四个方面。作为地勘单位,要对地勘行业外部环境和单位内部条件充分分析,制定好企业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在成本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竞争战略、文化战略、国家化战略、并购扩张战略等方面做好具体的战略规划,培养企业战略文化意识。
在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各地勘单位在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并最终做好单位的总体战略规划。一是国际化的战略意识,要学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二是要积极跟进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要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专业判断、科学决策,降低风险,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扩张。三是要建立全球矿业行业领先的成本管理体系,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吸引国内外顶尖管理和技术人才加盟。四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紧跟互联网浪潮的趋势,地勘单位要积极谋求矿业与金融、贸易融合的国际化战略转型升级,积极迈出跨界融合的步伐。五是要坚持环保生态理念,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要将环保安全作为核心竞争力,还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好社会责任。
当前,我国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要求,要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科技创新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依托重点科技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实践中有一些例子值得借鉴,比如,西北地矿集团依托“陕西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省内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特别是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紫金矿业公司通过建立国内黄金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了各类技术机构,并与福州大学联合创办了紫金矿业学院,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地勘单位在经历了20世纪末期的大萧条之后,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在步入21世纪地质行业复苏后,各个地勘单位普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对吸纳和培养地勘人才日益重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基本上都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专业科研应用型人才队伍。一些大型地勘单位都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以此为平台培养高层次的地勘人才,从事重大理论和技术攻关研究课题。另一方面从高等学校招收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断培养专业技能,并与有关院校、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
最终,要使企业形成长远的创新驱动战略,拥有完善的创新体系和研发能力,拥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和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为核心,通过全面创新为市场提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企业处于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和客户新需求的变化,必须具备强的应变能力。要用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企业改革、改制、战略研究和技术改造、研究开发、市场拓展和工程管理中,给企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同时也带来很多风险,尤其是在国际化的今天,企业走出去可能要面对安全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政府效能风险、法律和监管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外贸及支付风险、金融风险、税收政策风险、劳动力市场风险、基础设施风险等。要明确的是,风险并不等同于危险,只是说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结果有可能是“危险”,也可能是“机遇”。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各项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基于以上提到的单个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还要重视项目风险管理,确保项目按期成功实现。在项目实施中,任何可能阻止项目实现企业的期望的事件即为风险。风险是一切项目所固有的,风险管理是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贯穿在项目决策、实施过程、项目竣工等多个环节。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衡量,风险的处理,风险的监控,这五项内容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往复管理过程。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经济下行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各地勘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竞争是信誉、品牌、人才的竞争,是成本、速度、质量的竞争,是技术、资金、管理的竞争。随着管理趋于信息化、多元化、专业化、人性化,地勘单位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变革,努力创新,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核心竞争力,让管理成为企业永续生存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