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倩红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护理
叶倩红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在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年龄对于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行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共160例,将其按年龄分为45~60岁,61~81岁两个年龄段,观察其术后在相同护理下,年龄对于其并发症的影响情况。结果:将年龄按≤60岁和>60岁分段,发现的61~81岁人群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45~60岁的要严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在行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时,我们要给予更加精致的护理以及更加严密的术后检测,尽量减少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超声波;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护理
[收稿日期:2014-12-22编校:郑英善]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e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一种针对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1],其优点是手术简单、感染率低、患者痛苦小等。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结合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术后并发症与年龄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9月~2014年3月来本院行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共160例。其中男90例,女70例,年龄45~81岁,平均(53.35±13.64)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上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胰腺癌52例,胆囊癌16例,胆总管壶腹部癌36例,肝癌20例,肝门胆管癌26例,转移性癌10例。本组全部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及转移肿瘤。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其恐惧心理,解释该手术的目的是引流胆汁,从而达到解除胆管梗阻和降低胆管内高压的效果,进一步改善肝功能,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效果[2]。告知患者引流术的操作程序,教会患者如何配合。认真告知患者该术在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并发症,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介绍引流术成功病例,让患者充满信心,用最佳的心态去接受治疗。②术前常规护理:术前常规检查患者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前暂禁食、水;常规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术前按常规做碘过敏试验,如患者过敏试验阳性,则必须通知医生更换造影剂或者应用进口造影剂[3]。
1.2.2术后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6 h、禁食4 h,禁食后流质饮食;术后监测体温3 d,无异常改为普食;术后测量血压1次/h,连续12 h,确认无异常后改为1次/d。穿刺部位的护理:密切观察穿刺局部肤色及肿胀、出血、渗漏情况,评价有无感染、渗血或胆汁流出;发现存在感染应进行无菌换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穿刺口无异常则无菌换药2次/周。
1.2.3引流管的护理:①用碟型胶布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与引流管密切缝合处,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如深呼吸、咳嗽、打喷嚏等。食用高纤维食物,保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时腹压增高,引起引流管移位及滑脱;②每日详细记录引流液体的量、颜色、性质,正常的引流液量为800~1 200 ml,颜色从暗绿色逐渐转变为金黄色[4]。如患者出现腹痛、发热,则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同时通知医生,必要时给予透视以及引流管堵塞的相应处理。若发现引流液混浊或颜色呈黑绿色,则考虑已合并感染,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抗生素引流管冲洗[5];③给患者翻身时,应密切注意引流管,防止移位或脱落;④放置引流袋的位置应低于穿刺点,防止引流液反流进入人体,发生逆行感染。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
1.2.4并发症的观察:PTCD术后可能出现胆汁漏、胆管感染、败血症、胰腺炎、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腹痛、恶心、呕吐、出汗、高热、寒战、面色苍白、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试验数据,计量资料如满足正态及方差齐性,则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只满足正态性、不满足方差齐性则采用t′检验,两者均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将本次研究并发症的炎性反应程度将并发症分成三个等级: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胆管炎3例,败血症2例,腹腔胆汁漏1例,胆道内出血3例,共9例;一般并发症包括血性胆汁16例,治疗中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冷汗19例,共35例;远期并发症是指部分长期引流的患者引流管发生堵塞、脱落的情况,这种情况大多在治疗1个月以后才逐渐发生,对于远期并发症者可进行生理盐水冲管、导丝通管,更严重的可重新放置引流管等措施来保持胆道引流通畅[4],此类患者共12例。
2.2比较:本次研究发现出现并发症的分布情况跟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将年龄按≤60岁和>60岁分段,发现的61~81岁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45~60岁组的要严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并发症与年龄分布情况[例(%)]
组别总人数严重并发症一般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并发症总数45~60岁723(4.2)11(15.3)4(5.5)18(25.0)①61~81岁886(6.8)24(27.3)8(9.1)38(43.2)
注:两个年龄段比较,χ2=4.06,P<0.05
3讨论
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是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其优势在于可以迅速解除胆道梗阻,从而达到降低胆道压力、畅通引流的作用[6],最终达到缓解患者病情,减轻患者黄疸,改善其肝功能的效果,同时也为择期手术提供了条件,从而降低了胆道疾病的病死率[7]。近年来,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术既可经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胆管造影,了解胆道梗阻情况,又能进行胆道引流减压,有效缓解黄疸症状[8]。虽然PTCD作为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手段已被公众认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9],但严重的并发症仍可影响其引流效果,严重者还能导致死亡[10]。本次研究发现年龄>60岁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更加严重,所以对于老年人行超声波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患者,我们应该给予更加细致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4
[1]高英,李贺,王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10,(4):315.
[2]刘文清,高源,石敏,等.超声介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9):1002.
[3]侯煜,杨艳,杜青,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492.
[4]王桂珍,齐少春,刘洪珍,等.PTCD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67.
[5]李莉,张文辉,陈琳.PTGD 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的护理体会[J].农垦医学,2012,34(6):554.
[6]田维.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28):4987.
[7]张敏,白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23.
[8]经翔,杜智,王毅军,等.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发症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28(8):600.
[9]Yasawy M I,Mohammed A E,Bassam S,et al.Percutaneous aspiration and drainage with adjuvant medic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hepatic hydatid cys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2011,17(5):646.
[10]杨军,叶宁华.CT导引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1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