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芹,田满荣,赵晓静,赵卫国,王 响,张建志
透邪清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观察
王美芹1,田满荣1,赵晓静1,赵卫国1,王 响1,张建志2
目的 探讨透邪清心汤加减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治疗组(76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注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20 mg/d,辅酶A100 U/d)、维生素C0.3 g/(kg·d)和1,6二磷酸果糖250 mg/d,每日1次。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透邪清心汤。两组均以治疗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静息心电图改变程度:对照组总有效率61.8%,治疗组总有效率8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65.8%,治疗组总有效率8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邪清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透邪清心汤;能量合剂;静息心电图;心悸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急性病毒感染后出现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心肌病变。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心悸、胸闷、肌肉酸痛等类流感样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期内演变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笔者运用透邪清心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中男36例,女40例,年龄16岁~57岁,平均37.5岁,病程14 d至6个月,平均3.5个月。对照组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16岁~60岁,平均36岁,病程15 d至5个月,平均3.1个月。治疗前,对两组病人静息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T改变,速度过快、心脏房室之间的传导受阻、心律不齐、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心肌酶谱检查,表现为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脱氢酶(LDA)、肌酸磷酸肌酶(CK)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肌病。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制订的急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入院体检后,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注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20 mg/d,辅酶A100 U/d)、维生素C0.3 g/(kg·d)和1,6二磷酸果糖250 mg/d,需每天静脉滴注一次,14 d为一个疗程。对病人配合使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必要的对症治疗(控制心衰、纠正心律失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透邪清心汤,药物组成:金银花20 g,连翘15 g,薄荷8 g,荆芥6 g,牛蒡子10 g,桔梗10 g,芦根10 g,竹叶10 g,黄芩10 g,淡豆豉10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太子参15 g,炙甘草10 g,薤白10 g,蝉衣15 g。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次150 mL,14 d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律失常消失,静息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无心脏扩大现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静息心电图、心脏扩大情况明显改善,心肌酶谱接近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静息心电图、心脏扩大情况稍有改变,心肌酶谱明显降低。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心肌酶谱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静息心电图改善程度效果 对照组76例,显效16例,有效31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61.8%;治疗组76例,显效35例,有效3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6.8%。治疗组静息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疗后气短、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和心脏扩大等消失或明显好转。其中治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2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5.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人,男,21岁。2012 年 5 月 6 日就诊。 1 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寒战、高热、四肢关节酸痛、咽干咽痛、心慌气短。在门诊查体温38.4℃,心电图S-T段下移>0.05 mm,T波低平,心肌酶异常。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经西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出现阵发性左胸部疼痛,心慌、胸闷、气短加重,自汗,面色淡白,伴有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浮数无力而结代。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 120次/min。辨证:热毒侵心。治法:清热解毒,透邪清心。方药: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薄荷15 g,荆芥、牛蒡子15 g,桔梗10 g,芦根15 g,竹叶15 g,黄芩15 g,淡豆豉1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太子参10 g,炙甘草10 g,薤白10 g,蝉衣10 g。连服14剂,复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基本正常。调理月余而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在中医古籍中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为“心悸”“怔忡”“胸痹”“温病”范畴[4]。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某些症候的描述。如“心中憺憺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并提出此病与天时不正,感受六淫病邪密切相关。外感温热邪毒乃本病的直接致病因素。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感受外邪,邪毒侵心,心脉不畅引起诸症,属本虚标实[5-7]。
笔者认为病初起邪毒从肌肤或口鼻而入,侵淫肺卫,内舍心经心脉。故临床除表现为胸闷、隐痛、心悸外,常见发热、鼻塞、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时,若失治误治,或邪毒壅盛,留而不去,内伏于心,蕴久则化热,既能损伤心体,导致心气阴两伤;又可与血搏结,导致血脉阻滞;出现心悸,胸闷,心痛,脉律失常或迟或结代或数或细弱。因此,治疗原则强调清热解毒、透邪清心、益气养阴[8]。所以自拟透邪清心汤(金银花、连翘、 薄荷、荆芥、牛蒡子、桔梗、芦根、竹叶、黄芩、淡豆豉、 麦冬、 五味子、太子参、 炙甘草、薤白、蝉衣)治疗该病,使表气通畅,热达腠开,杜绝入里传变之机,以截断病情发展。透邪清心汤中金银花、连翘、竹叶、薄荷、芦根等甘寒,清热而不伤阴,芳香透达而不郁揭,清中有发,宣畅气机,透达热邪[9],由于温热邪毒为火邪,最易灼伤阴液,阴气先虚,不能“拖邪”,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初起邪在肺卫,可在心凉疏泄之中少佐甘寒生津之品,有助于透泄温热邪毒。因此,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甘草可以起到养阴生津,透邪外达的作用。另黄芩、牛蒡子、桔梗有抗菌、抗病毒、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薤白、蝉衣具有通风散结,退翳、解痉之功效。故全方突出一个“透”字,使邪气外透,表里调畅,腠理通达,津液四布,邪去而正安。
[1] 杨英珍.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脏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6):405-4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31.
[3] 李睿华,职利琴.生脉散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6(27):739-740.
[4] 马志杰.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2,40(6):868-869.
[5] 宗先祯.益气养心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3):258-259.
[6] 谭媛平,陈志红.病毒性心肌炎33例患者的辨证施护[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2):60-62.
[7] 田满荣,王响,杨红梅.以“透邪外出”为主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8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3,28(5):35.
[8] 姜丹,陈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 76-77.
[9] 石磊,石云.吴菊通《温病条辩》运用透邪法特点浅析[J].河南中医,2010,30(3):239.
(本文编辑王雅洁)
2014年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类科研计划课题(No.2014118)
1.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河北衡水 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建志,E-mail:zhangjianzhi99@163.com
R542.2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6.15.024
1672-1349(2016)15-1768-02
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