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甘蓝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01-25 04:45李东锋赵艳芬王维峰徐念宁邵红梅
种业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菌核菌核病导刊

李东锋,赵艳芬,王维峰,徐念宁,邵红梅

(济源市农牧局,河南 济源 454650)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市域土地面积1931km2,其中88%是山区、丘陵,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隔离条件,是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有20余年的规模化蔬菜制种历史,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制种面积常年达1500hm2以上。

在多年的甘蓝制种生产实践中发现,浇大水的平整地块菌核病发病率为5%~15%,若是遇到4-5月份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率往往会达到30%~60%。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以抽薹开花后制种株上发生较重,茎秆受害最为严重。

1 危害症状

菌核病,又称菌核性软腐病,其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寄主范围很广,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以外,还可侵害豆科、茄科等多种作物。

1.1 幼苗受害症状

幼苗受害时,在幼苗基部叶柄与地面接触处会出现水渍状病斑,并逐渐软腐。其上通常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继而造成植株萎蔫,逐渐死亡。

1.2 成株受害症状

成株受害时,一般在靠近地表的茎、叶柄或叶片边缘开始发病,最初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病斑,逐渐导致茎基部或叶球软腐,发病部位产生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霉层,之后则散生黑色鼠粪状菌核。

1.3 制种株受害症状

制种株上受害时,多为进入开花期之后,一般先从植株基部近地面的衰老叶片的边缘或叶柄开始发病,并从叶柄蔓延至茎部。茎上病斑稍凹陷,呈水渍状,初始时浅褐色,后变为灰白色。在适宜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可蔓延至全茎。发病后期,组织腐朽呈纤维状,茎内中空,内有黑色菌核;重者全株枯死,轻者果荚小,籽粒不饱满。

1.4 种荚受害症状

种荚受害时,病斑白色,呈不规则形。荚内通常生有黑色类似菜籽的菌核。

2 发病规律

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形式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2年以上。

菌核萌发形成的子囊孢子扩散并随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凋落的花瓣,通过菌丝扩展,逐渐向健康的茎杆或邻近的植株蔓延。

田间的再侵染主要依靠病健植株或组织之间相互接触,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部形成菌核越冬。

3 发病条件

菌核病病菌菌核萌发时期一般为3-5月份。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发育,发病重;相对湿度在70%以下,发病较轻。春季多雨易引起菌核病流行。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连作、种植密度过大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4 病害防治

可采取栽培管理、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4.1 栽培管理

一是与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二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及时清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四是浇水时避免大水漫灌,宜采用地膜下暗灌或滴灌。

五是制种株收获后应及时清除制种田内带病植株及残体。

4.2 种子及土壤处理

一是从无病种株上进行采种,精选种子,除去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及带病残屑。

二是深翻畦土,使菌核埋在20cm深土层下;灌水并覆盖地膜,通过阳光照射形成高温杀死菌核。

三是播种前,先用10%生理盐水或10%~20%硫酸铵溶液进行漂洗,再用55℃温水浸种10~15min,催芽后播种。

四是定植田处理:可以使用40%五氯硝基苯7.5kg~15kg/hm2,加细干土300kg/hm2配成药土,撒施或穴施。

4.3 药剂防治

一是定植前,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可以预防苗期发病。

二是定植后,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植株基部两次。

三是开花期,可采用喷施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用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一般每隔7~10d喷一次,连续喷施2~4次。

[1] 师家芸,王荣芳,肖昌智.威宁县马铃薯套作芜菁甘蓝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14.

[2] 宋放,王谧,宋淑琦,等.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J].种业导刊,2016(1):16-18.

[3] 王利华,姬卫强.保护地甘蓝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种业导刊,2010(9):52-53.

[4] 谭少敏,胡靖锋,杨红丽,等.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5):53-57.

[5] 徐文荣,徐仁政.甘蓝品种引种示范[J].种业导刊,2014(8):24-25.

[6] 贾延华.富阳2号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4):38.

[7] 张青狮,尹雪冰.建平县塑料大棚西红柿生产下茬复种甘蓝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6):49.

[8] 张强,张晓伟,原玉香,等.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5):111-116.

猜你喜欢
菌核菌核病导刊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房地产导刊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密度和肥效对陇葵杂4号菌核病发病规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