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杰
摘要 随着我国输电事业的高速发展,输电线路的覆盖区域、覆盖密度都越来越大,相应的覆盖区域的气象地质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输电线路发生事故,这些事故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所以做好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工作很重要,从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来看,主要分为山火、病害、雷击、强风和污闪这五种,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M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5)11-0110-02
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是保障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营的重要先决条件,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只有准确认识各种影响因素的特点,才能快速判断输电线路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制定准确的处理方案以及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1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
1)山火。近几年部分地区出现了很多山火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事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随着输电线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输电线路经过植被茂密的地区,二是在冬季,气候比较干燥,另外加上祭祀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出现山火。
当出现山火之后,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颗粒导电率都较高,加上山火产生高温,导致输电线路间的空气密度降低,在这样双重影响下,导致线路间隙出现被击穿的情况,总的来说,由于山火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重合闸成功率较低,这个主要是因为山火的烟尘会影响一定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重合闸成功率会较低;二是山火的放电距离较长,这个主要是由于山火形成烟尘带造成的,山火形成的烟尘带绝缘强度大幅下降,导致放电不在沿着导线一杆塔间隙来放电。
2)冰害。2008年南方雪灾对我国的电网系统形成了较大打击,总共造成llOkV以下线路倒塌14万多座,220kV及以上线路倒塌1500多座。近几年来,冰雪灾害仍然是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低温雨雪天气下,输电线路上会有覆冰,导致线路出现冰闪、舞动甚至倒塌、断线等事故,如图l所示。
除了特大冰雪天气这种极端天气会造成输电线路杆塔倒塌的情况外,更多的是发生输电线路跳闸,这是由于三相导线间的间距较小,如果输电线路覆冰舞动的振幅较大,就会发生相间放电的事故。
3)雷击。雷击是产生跳闸的主要原因,占比接近50%。雷击可以分为绕击和反击,根据国网系统输电线路故障统计分析来看,绕击发生率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加,绕击率显著上升,不同的雷击方式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其特征在采取相应措施。
绕击率主要与避雷线保护角、地面倾角和塔杆高度有关,在进行输电线路布置时,应考虑地形的影响,对于山顶或者坡度较大的地方需要进行处理。反击率与杆塔接地的电阻有关,接地电阻越大,越容易发生反击。关于防止雷电反击,需要结合杆塔的运行情况,对于容易出现反击故障的杆塔,应该加强对接地电阻的改造。
4)强风。由于电网规模越来越大以及极端天气频发,使得强风对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强风对电网的影响方式可以分为风偏放电和线路倒塌这两种。风偏放电是指在强风作用下,输电线路会发生偏移,导致导线杆塔间距减小,另外强风环境下经常伴随着暴雨,如果暴雨的方向沿着风向形成水线,就会产生颗粒触发放电,防止风偏放电需要从线路的规划、设计、监测和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尽量绕开那些微气象区,加强对风速、频率等资料的监测。线路倒塔是指风速超过杆塔的设计标准,这个一般发生在龙卷风这种极端天气下,与国外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相比我国的设防基准较低,所以在设计时应当与当地气候特点相结合,实行差异化设计,输电线路开始运行后,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巡视,特别是多风的季节。
5)污闪。污闪是指电气设备在潮湿条件下,由于绝缘体表面附着了一些污秽物,在电气设备的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得设备的绝缘能力下降形成放电现象。由于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悬浮雾滴,使得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给输电线路的运行造成了不少安全隐患。目前对污闪程度的分析主要是以饱和盐密为参照,根据饱和盐密来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首先应加强对污秽和天气的监测,根据气象特点采取有针对的措施,如防雨闪、防冰闪和防雪闪的绝缘结构,根据检测的数据对污区进行强度分级,对于低污区在设计时留足安全系数即可,对于中、重污区应采用硅橡胶结合的绝缘材料,以此增强电气设备的绝缘度,降低污闪事故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2 如何做好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预防措施
1)建立大数据运营库。当前输电线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对输电线路所经过地区的资料了解不够,所以容易出现规划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建立大数据运营库,将山火易发区、冰区、雷电活动区和风区这些资料都添加进去,这样可以为差异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在发生事故后,还可以为应急抢修提供参考。
2)开发自动化检修设备。随着输电线路的电压高、长度长的特点给线路的检修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所以在输电线路的检修方面有待于向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如构建智能输电网进行在线监测,实时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将无人机用于线路的巡逻,将直升机与绝缘斗臂车用于构建线路检修作用平台。
3)与多种监测方式相结合。虽然电网也有相应的监测系统,但是在发生大规模地质灾害和大面积极端天气的条件下,电网监测系统的运行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卫星遥感技术用于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了解其输电线路地形、地质、植被覆盖以及杆塔损坏情况,这样可以为线路的抢修提供有效资料支撑。
4)构建输电线路一体化运营系统。目前输电线路在监测、故障分析和检修运维的工作协调上做的较差,未来应该形成一个一体化运维体系,通过建立故障信息库,挖掘故障发生的特征和规律,将输电线路的巡检系统与检修系统相结合,同时现在地面和空间上都有监测系统,未来应将这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的监测系统。在线路的检修设备方面应尽量做到自动化,能够准确快速的确定输电线路的故障,提高线路快速恢复能力。
3 结论
山火、冰害、雷击、强风和污闪是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破坏特点都大不相同,关于如何做好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保障工作,我们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各类事故的特点,快速判别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从而及时回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二是做好输电线路的监测预防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长久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