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6-01-23 08:56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导针髓内滑动

姚 诚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发生于年龄在65岁左右的老年人群,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其年龄为65~83岁,平均年龄为(71.8±2.9)岁;在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其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72.4±4.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1.2.1 对照组患者 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①让患者仰卧在床位上,在距离其粗隆下10厘米~粗隆上2厘米的地方作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②在距离大粗隆顶点下2厘米~5厘米的外侧进针,导针的直径一般为2.5毫米。③沿导针放入螺钉,然后取出导针。④使用金属板对骨折处进行固定。⑤固定妥当后,将螺钉拧入金属板内。⑥留置引流管,并对其进行固定。⑦使用X线观察骨折处的复位情况,然后缝合切口。⑧清洗伤口,手术完毕。

1.2.2 观察组患者 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①让患者平卧在牵引床上,使用软垫将其臀部垫高5厘米左右,然后对其患肢进行持续牵引,并使用X线观察其骨折处的复位情况。②在距离大粗隆顶点5厘米处作一个长度为5厘米~8厘米的切口,充分暴露大粗隆顶点后进针,导针应与股骨呈6度夹角。③在X线的引导下将导针置入股骨髓腔,使用扩髓钻打入骨皮质,然后将合适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植入到髓腔内。④在外侧近股骨端放入螺旋刀片,使用扩髓钻将股骨附近的皮质沿导针方向钻开,测量骨髓腔内导针的长度,然后将合适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股骨。⑤取出导针,拧紧螺钉。⑥留置引流管,并对其进行固定,然后使用X线观察骨折处的复位情况。⑦缝合并清洗切口,手术完毕。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①优:患者髋关节的屈曲度在110度~150度之间,骨折完全愈合,无畸形。②良:患者髋关节的屈曲度在90度~110度之间,骨折未完全愈合,存在轻度畸形。③差:患者髋关节的屈曲度<90度,骨折未愈合。治疗的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优良率为96.6%,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优良率为72.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出血量的比较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髋骨骨折类型。这种骨折类型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残疾。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滑动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术是采用偏心钉板固定法,通过股骨颈内拉力螺钉与套筒钢板的滑动加压作用使股骨颈与骨折的远端紧密相连,从而起到固定的效果,能有效防止髋内翻的发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钢板容易发生断裂,螺钉容易发生松动、脱出等现象,并且手术耗时较长,患者的出血量较大,术后制动的时间也较长,易引起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并发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一种闭合复位技术,能降低钉棒结合处的压应力与张应力,具有抗加压、抗旋转的特点,十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对比分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笔者采用滑动加压髋螺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及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使用滑动加压髋螺钉相比,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等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邵季超,马永强,李静,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09):43-44.

[2] 陈长春,高浩,赵春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7(06):86-87.

猜你喜欢
导针髓内滑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髓内钉导针导向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一种新型滑动叉拉花键夹具
Big Little lies: No One Is Perfect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内固定治疗的导针定位方案研究
滑动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