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金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海洋意识是何种意识?*
赵宗金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从心理意识的角度对海洋意识进行有效理解和界定,通常可以区分出三个层面的内容:海洋认知、海洋情感、涉海行为意向。海洋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概念也存在密切的关系。从公共政策角度提出的海洋意识观念多和公民意识紧密相连;通常把海洋意识看成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海洋意识也是学科意识的一种,虽然目前尚未形成论述海洋意识的系统理论学说,海洋意识问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从理论建设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推进海洋意识研究,必然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路径。
海洋意识;心理意识;公民意识;学科意识
海洋意识是公众对海洋的自然规律、战略价值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是特定历史时期人海关系观念的综合表现。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力度日趋提高、海洋环境变迁日趋加速,海洋环境生态与保护、海洋权益维护与保障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海岸带区域发展乃至海洋与内陆之间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也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议题。海洋意识的状况集中反映了这个变迁过程中的不同主体与海洋的关系。海洋意识是国家和公众对海洋价值、人海关系等问题与现象的自觉认知,反过来也将深刻地影响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的过程和质量。
公众的观念、社会的舆论乃至某个历史时期的风尚,都与特定时代的人类活动特征密切相关。在当代,海洋开发与实践已经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海底资源开采、近远海洋渔业捕捞、海上通航与贸易、海岸带滩涂开发、海洋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深刻的影响着海洋环境与人类生活,并且深刻地反映在人类的海洋意识中。
目前关于海洋意识内涵的理解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强调从人海关系角度考察海洋意识内涵。海洋意识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海行为的自我反映。赵成国(2002)认为,“所谓海洋意识,就是人们对海洋仔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的总体认识和反映。”[1](P2)具体而言,从人类活动的构成方式进行的人海关系分析,还可以区分为几个层次,[2](P25-30)包括人的活动与海洋的关系、人类心理与海洋的关系和人类社会与海洋的关系等;人们对上述关系的认知就构成了海洋意识。事实上,人海关系观念也是传统和现代海洋意识的核心,只不过人海关系在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过程中本身也发生了重大变迁。
第二,从海洋强国和国家海洋战略需求的角度分析现代公众的海洋认知。研究者们认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增强全体公民的海洋意识,充分认识海洋价值。[3](P15)新的世纪需要树立全新的海洋意识,需要向人民群众普及海洋权益和海洋环境意识,使人民群众树立海洋国土观、海洋科学观、海洋文化观及海洋法制观,让更多的人关心并且参与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1](P2-3)目前该观点非常流行。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海洋意识的基本类型或基本内容也通常被概括为以下方面:海洋国土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权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在这里,海洋意识就是海洋观,就是指与国家主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公众海洋认知。
具体来看,海洋意识的研究涉及以下主客体要素:海洋意识主体要素,主要涉及人群、公众、国家或者海洋国家等;海洋意识客体要素,指自然海洋、人海关系、海洋社会、海洋国家、海洋生态行为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下具体定义:(1)海洋意识是人们客观存在的海洋的认知;[1](P2-3)(2)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以及人海关系的认知;[2](P25-30)(3)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对人类社会而言的地位、价值和作用等的认知;[4](P71-79)(4)海洋意识是国家对海洋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知;[5](P1-2)[6](P1-6)[7](P71-79)(5)海洋意识是人们在人类与海洋共同构建的生态系统中,对关于海洋的人类活动的认知。[8](P25-32)
总体来看,当代海洋意识的研究的范围日益宽泛和深入,但是在海洋意识的内容分类、主体与客体要素等方面,还有很多领域和问题未被涉及,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有效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成果,应该是其中一条有效的路径。
要理解海洋意识的内涵与结构,首先需要对意识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有效的乃至清晰的理解和界定。对意识的理解至少要对科学术语与日常概念进行区分。“意识”这一词汇在科学术语与日常概念上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心理学术语和日常语用的区分。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概念,通常用来表示“觉察”、“见识”的含义。海洋意识的很多日常提法也多表达这种含义。
现代心理学一般把意识被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认为它是“清醒状态下的觉知”。在使用这一术语时,通常把它理解为既包括“某种心智状态的一种内部的、主管的、质的和内在的属性”的觉知过程,也包括与特定的意识对象也即“体验的各种事实”的觉知内容。[9](P184-206)在这个意义上,“意识”这一术语通常容易会和认知、观念、心理等概念混淆。
基于上述角度,对海洋意识进行内容分析,通常可以分析出三个层面的内容:海洋认知、海洋情感、涉海行为意向。海洋认知包括与海洋现象、海洋事务、人海关系等有关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判断、表象和语言等心理过程和意识内容。海洋情感则是在上述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主要涉及人地关系、地方认同等内容。涉海行为意向则是在涉海活动过程中各个主体指向海洋的需要和动机等内部准备状态。
从当前研究的状况来看,海洋认知、海洋情感、涉海行为意向三个层面中,海洋认知的研究数量较多、相对集中。在海洋认知的研究与实践层面上,主要涉及的是海洋知觉与记忆(海洋知识)领域的内容。在海洋情感层面上、人地关系及地方认同等都有涉及,[10](P1-5)但是研究较少。
海洋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概念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公民意识被认为是一种广泛性的遍布于现代社会中成员的集体意识,它与现代民族国家、公民身份、历史文化背景等存在密切关联。公民意识的外延必然包含着公民、群体与国家在海洋领域、涉海空间中的意识与观念。按照针对公民意识的不同概念与理论分析进路,海洋意识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侧面。
杨宜音(2008)对公民意识做了如下表述:“当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公民身份因国籍的获得而自然生成,然而公民意识却并不能够因此而自然生成。公民身份的获得及认同会有自身的本土资源和心理基础。因此,当下中国社会的公民性,在内在结构上必然会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公民社会形成的过程性和实践性中体现出来。”[11](P54-70)
按照她的理解,这其中的“公民性的内在结构”主要指平等正式和自治的价值理念、由身份而来的情感体验以及符合身份要求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意向。在此基础上,杨宜音进而提出公民意识可以操作化为三个维度:公德意识、公平意识及参与意识。这三个方面可以成为衡量转型期中国公民社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准。
之后,这个分析的进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章秀英等(2009)借助于访谈与调查方法,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得了公民意识的另外一种结构,即公民意识由参与意识、公共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政治效能意识和权利意识五个因子或维度构成。[12](P729-731)在公民意识内涵与结构分析上,新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早在1994年张积家等以公民意识结构为主题开展了研究,其后学界对公民意识的结构问题一直持续开展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李明(2010)对公民责任意识的研究,傅慧芳(2012)对公民意识要素结构的分析以及高萍美(2013)对公民意识概念的梳理和分析。参见李明.公民责任意识:结构与动力分析及其教育的行动策略[J].心理学探新,2010(1):15-20.傅慧芳.公民意识的要素结构探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16.高萍美.内涵与结构:公民意识概念的再思考. 前沿,2013(11):12-16.基本都是沿着上述概念操作的逻辑展开。
当然,也存在不同逻辑视角的分析。檀传宝(2015)对公民意识的分析,提供了另外一个不同的视角。他从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三个最重要的政策文本*其中,第一个文本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报告对公民意识进行了直接表述:“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参见: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为分析样本,尝试解读中国官方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与界定。[13](P69-73)认为我国当代公共政策视阈中的公民意识整合了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三个方面的表述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从公民与国家的涉海活动内容来看,海洋意识可以区分出海洋公德观念、海洋公平意识与海事参与观念三个类型。这种类型划分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归属、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实践领域的问题,具有理论上的启发意义。从公民与国家在海洋发展中所持的价值观角度看,可以区分出传统海洋价值观、西方海洋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和谐海洋价值观三种海洋价值观念类型。
从当前的实际研究角度看,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通常将海洋意识观念与公民意识紧密相连;通常把海洋意识看成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晰。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更为广泛的海洋开发、保护与治理过程,亟须大力培育海洋公民和发展海洋公民行为。[14](P18-22)
基于学科范式对海洋意识的学理性分析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顾世显于1988年发表的《浅议海洋生态意识》一文,“海洋意识”一词便出现于该文。其中提出“大力普及和提高全民的海洋生态意识乃是我国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的当务之急”[15](P1-5)的论断。
该文虽然没有对海洋意识的内涵进行分析,但是对“海洋生态意识”给出了分析,认为“所谓海洋生态意识,是指在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特别是与海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很显然,这是从学科意识的角度分析的。
“海洋意识”内涵第一次得到明确界定是在《海洋意识初探》一文中(杨志成,1990)。该文认为:“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时期内对世界海洋的认识以及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称。”[16](P41-44)此后,海洋意识的概念纷争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分别基于海洋文化、[17](P12-15)海洋文学、[18](146-148)海洋权益、[19](P19-22)海洋安全、[7](P71-79)等视角对海洋意识的概念体系进行探讨。各种界定虽然各持己见,但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学科建构成果。“海洋意识”的学科知识“是我们制造的,而不是被我们发现的”。[20](P204)
海洋意识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根据海洋自身特征进行的研究,主要与海洋自然科学有关;在人地关系、人海关系理论背景下开展的研究,主要与人文地理学科有关;在意识理论背景中开展的研究,则可以划归到社会心理学或环境心理学的范畴;在国家关系视域中开展的国家间海洋观念比较分析,可能更主要的从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的视角出发。虽然学科属性问题比较复杂,但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把海洋意识看作是学科意识的一种,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推动人们关于海洋的科学认识。
虽然目前尚未形成论述海洋意识的系统理论学说,海洋意识问题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从理论建设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推进海洋意识研究,必然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路径。
海洋意识根植于人类涉海活动,是人们对人海关系的自觉意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涉海行为的自我反映。所以,对于海洋意识的理解,不仅要从上述各种“意识”的角度来理解,还需要在人海关系的框架中开展分析和探讨。此外,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的研究存在诸多交叉,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大都论及海洋意识问题。事实上,这两个概念的背后,蕴含了当代的历史境况和时代精神的契合关系。[21](P13-17)有效地把握两者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廓清海洋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对于自觉地进行现代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3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2] 赵宗金.人海关系与现代海洋意识建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30.
[3] 苏勇军.浙东海洋文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5.
[4] 邓文金.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海洋观的演变——以中共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中心的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1).
[5] 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2008,(5).
[6] 何立居.海洋观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7] 冯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8] 庄国土.中国海洋意识发展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9] (加)埃文.汤普森著,李恒威等译.生命中的心智:生物学、现象学和心智科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0] 郑婕,李明.论海洋体育对增强国民海洋意识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
[11] 杨宜音.当代中国人公民意识的测量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8,(2).
[12] 章秀英,戴春林. 民意识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9,(3).
[13] 檀传宝.何为“公民意识”?——中国“公民意识”概念的官方定义及其特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5,(5).
[14] 赵宗金.从环境公民到海洋公民:海洋环境保护的个体责任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5] 顾世显.浅议海洋生态意识[J]. 海洋环境科学,1988,(4).
[16] 杨志成.海洋意识初探[J].军事政治研究,1990,(10).
[17] 陈艳红.发展海洋文化的关键在于海洋意识教育[J].航海教育研究,2010,(4).
[18] 关合凤.从海洋文学名著看海洋意识的嬗变——以《鲁滨孙漂流记》、《白鲸》和《蓝色的海豚岛》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9,(4):146-148.
[19] 马志荣.海洋意识重塑:中国海权迷失的现代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0] Peper L. Bergei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ts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chor Books, 1996.
[21] 赵宗金.海洋文化与海洋意识的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责任编辑:鞠德峰
Which Consciousness is Marine Consciousness?
Zhao Zongjin
(School of Law & Political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Marine consciousness is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ocean's natural laws, strategic values and functions, and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ideas of people-ocean relationship in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marine consciousn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marine cognition, marine feelings and marine-related behavioral intention. Marine consciousness als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opinions of marine consciousness related to public policy are tightly connected with citizen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marine consciousness is a type of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although it has not formed a systematic theory or consistent conclusion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methodology. However, it is an necessary scientific route to prompt the marine consciousness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marine consciousness; psychological consciousness; citizen consciousness; disciplinary consciousness
2016-05-12
赵宗金(1979-),男,山东莒南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海洋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C912.64
A
1672-335X(2016)04-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