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杭州 浙江 310006)
·述评·
毛发移植临床应用进展
张菊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杭州 浙江 310006)
毛发移植技术;FUE;FUT;成活率;雄激素性秃发;机器人植发;富血小板血浆;秃发;低强度激光疗法
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委托和支持,我顺利完成了本期专栏——《毛发移植技术》的组稿和审阅工作。本专栏稿件主要内容包括:FUT技术治疗男性雄激素性秃发,FUE技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型脱发,改良式自体眉毛移植,决定毛囊移植存活率的研究,以及激光生发帽对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疗效,内容比较全面,基本上反映出目前毛发移植技术的主要方法和运用范围,现对近年来毛发移植研究的一些进展,结合组稿内容总结评述如下。
关于毛发移植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22年D Unger的动物实验,至今已经历了2个世纪。而毛发移植技术真正的成熟和快速发展在1959年,被尊称为毛发移植之父的Norman Orentreich提出了著名的“安全供区”概念和“毛发移植供区优势”理论,为现代毛发移植奠定了理论依据[1-2]。1988年,美国皮肤科医师Robert Limmer又提出毛囊单位移植技术[1-2],因此自体毛发移植技术经过上百年的摸索以及发展,在国外已经达到非常先进的水平,临床得到大力推广,毛发移植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和制度都非常规范和成熟。
而反观国内,中国男性脱发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市场需求巨大。但国内毛发移植与国外的毛发移植状况相比,起步晚早期发展不尽人意,基本处于“无教材、无培训机构、无专业学术组织”的三无状态[3]。2007年笔者在加拿大师从著名毛发移植专家Jerry Wong,学成归来后于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毛发移植学习班。此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发移植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毛发移植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等相继开设了毛发移植继续教育学习班,为国内培训和培养毛发移植医师做出了卓越贡献。2011年,笔者主编的《高密式毛发移植》填补了国内毛发移植领域的空白,2013年主编的《毛发整形美容学》成为整形外科毛发移植领域的规范教材。2013年8月在大连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毛发移植学组,国内第一个专业的毛发移植学术组织,对国内毛发移植发展来说意义非凡。2013年11月成立了中国整形与美容协会微创与激光皮肤分会毛发移植亚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分会毛发移植亚分会等相继成立。学组和分会的成立对培训毛发移植医师、规范和监督毛发移植市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随着国内毛发移植培训班和学会工作的热烈开展,从事美容的医疗机构也在增开毛发移植项目,一批专业的民营植发机构涌现,专业的毛发移植医师数量每年以数以百计人次在增长,国内的毛发移植市场也日益成熟规范。
近期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毛发移植学组撰写的《毛发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业已完稿将于近期发表,这份专家共识将成为毛发移植行业内指南,为国内毛发移植发展提供了规范。
国内外最早开展的毛发移植技术就是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transplatation,FUT),即从后枕部优势供区切取头皮条,将头皮条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分离为单个毛囊单位移植体,再移植到受区的技术[4]。FUT技术沿用至今一直是毛发移植的金标准,尤其对于脱发面积较大、需要移植毛囊数量较大的患者是个安全有效的选择。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公立三甲医院中仍然以FUT为主流,此方法较为简便,且易掌握,但切取后分离毛囊单位的工作量偏大,耗费时间长,需要有一个熟练的团队来完成。如本专栏刊登的《FUT在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治疗的手术技巧》,于整个团队的操作经验做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各个步骤所需要的注意事项,为新开展此项目的医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随着对毛发移植技术研究和认识地深入,人们对获取供体毛发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探索。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FUE)在临床上逐渐得到认可。FUE是指直接从供区获得单个毛囊单位移植体的技术,即采用环钻对供区单个毛囊单位进行环切,在真皮的中层切断毛囊单位与周围组织的连接,然后将毛囊单位完整取出。该方法有创伤小、无需缝合及术后愈合快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瘢痕体质或头皮张力较大的患者[5],但FUE也存在缺点:①毛囊单位获取有限耗时长,只适用较小面积的植发需求;②操作过程中,易损伤毛囊降低移植毛发存活。因此多数学者认为,FUE技术在某些病例可选择性应用,但不能取代FUT技术作为常规手术。随着FUE技术的不断摸索和FUE提取设备的发展,毛囊提取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新研究表明:头顶漩涡下10cm可设为安全供区的上限,后发际线可作为下限,两边可取至颞侧发际线,这样可以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内均匀有效的提取大量毛囊单位,因此在FUT供区的基础上,FUE可选择的供区可相对更宽泛,提取的毛囊数量也相应增加,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也更宽泛。如本专栏刊登的《FUE技术在大面积男性型脱发修复中的应用》,也是一个新的尝试,为大面积的男性脱发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是毛发移植最佳、最重要的适应证。除雄激素性秃发[6]以外,非活动期瘢痕性秃发[7]、体毛缺失(眉毛、睫毛、阴毛、胸毛、胡须等)[8-10]、稳定期毛发部位的白癜风;面部轮廓的毛发修饰都可以选择毛发移植,临床报道也确实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睫毛由于较高的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性,建议谨慎选择患者。
眉毛移植一直是毛发移植领域难度较大的手术,传统方法通常借助于FUT技术。但FUT技术可选择的毛发供区相对局限。而亚洲人的眉毛直径小于头发,后枕部头发普遍较粗,FUE技术在眉毛移植中就有其独特的优势,可选择性的获取耳后发际缘和颈项部发迹区域的毛发进行移植。而眉毛移植另一个难点在于毛囊植入方向和角度的控制,而移植孔的制备是直接决定后期所种植眉毛生长方向的主要因素,宝石刀、注射器针头和毛发移植笔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并无绝对的优劣区分,因此,增加一种打孔器具的选择仍具有积极作用。眉毛移植中移植孔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如本专栏刊登的《采用MVR矛型刀打孔进行眉毛种植的临床体会》就介绍了一种新的手术工具,属于临床技术创新拓宽了手术思路。
提高毛发成活率是获得最佳手术效果的根本保证。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毛发成活率呢?本专栏刊登的《提高毛发移植成活率的临床应用》会给大家提供一些临床经验。①首先就是保证提取的毛囊质量,同时减少毛囊的离体时间和毛囊的体外保存也至关重要;手术时间最佳控制在4~6h内,毛囊离体后要完全浸润在4℃的生理盐水当中;②在植入的过程中应夹持毛干,避免对毛球进行任何挤压;③加强术后对头皮的清洁护理,术后1周患者复诊,予清除堆积的痂皮,根据我们的长期随访,术后清洁不到位的患者往往成活率偏低;④建议患者术后坚持口服非那雄胺[11],外用米诺地尔,药物对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尤其是年轻男性)术后效果的维持非常重要,一定要建议患者长期坚持使用。
毛发移植的本质是自体优势资源再分配,但始终解决不了供区毛发不足问题,利用毛发干细胞体外培养分化及扩增技术,获得足够数量的自体毛囊单位,从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随着组织工程和克隆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毛发干细胞的筛选和克隆成为可能,毛囊的体外培养与原位细胞培养有了进一步突破,已经在动物身上实验并取得成功。不过离应用到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工作要去完,这也是近年来毛发移植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
改变毛囊表型并实现基因治疗毛发疾病也是毛囊基础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目前秃发基因也已经被科学家所发现, 这个基因有助于对人类毛发再生机制进行研究,并开发出治疗秃发的新途径。还有研究证实啮齿类动物毛囊之间有特殊的免疫逃逸,因此异体甚至异种间的毛囊移植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具有前景。
临床应用研究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及A型肉毒毒素注射改善脱发[15-16],个别报道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尚缺乏大样本临床实验支持。而机器人植发也正应用于临床,其优势性如何,将进一步接受挑战。国内也有学者应用低强度激光疗法(Low Level Laser Therapy,LLLT)来治疗雄激素性秃发,该疗法较传统经典治疗相比,并发症与副作用发生更少,且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本专栏刊登的《激光生发帽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疗效观察》,作者用650nm激光生发帽有效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但仍需扩大样本量,开展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由于本专栏稿件全部都是作者的自由投稿,因此大部分稿件只是作者们平时工作中的一些临床经验总结。缺乏深入地对照研究,所以对于临床指导意义有限,但是这些经验仍然值得肯定。
总之,脱发看似简单,但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且治疗手段有限,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更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投身治疗脱发的队伍中,更深入地研究其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摸索出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1]张菊芳,赵启明.高密度毛发移植[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1-136.
[2]Unger WP,Shapiro R.Hair Transplantation[M].4th ed.New York∶Marcel Dekker,2004∶301-305.
[3]张菊芳.毛发移植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11)∶641-643.
[4]Bunagan MJ,Banka N,Shapiro J.Hair transplantation update∶procedural techniques,innovations,and applications[J].Dermatol Clin,2013,31(1)∶141-153.
[5]Rassman W,Bemstein RM,McClellan R,et al.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hair transplantation [J]. Dermatol Surg,2002,28∶720-728.
[6]Rathnayake D,Sinclair R.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0,11(8)∶1295-1304.
[7]陈海华,张菊芳,李金晟,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毛囊单位提取技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性秃发[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5,31(1)∶36-39.
[8]Toscani M,Fioramonti P,Ciotti M,et al.Single follicular unit hair transplantation to restore eyebrows[J].Dermatol Surg,2011,37(8)∶1153-1158.
[9]Umar S.Use of body hair and beard hair in hair restoration[J].Facial Plast Surg Clin North Am,2013,21(3)∶469-477.
[10]Umar S.Eyelash transplantation using leg hair by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J].Plast Reconstr Surg Glob Open,2015,3(3)∶324.
[11]oshitake T,Takeda A,Ohki K,et al.Five-year efficacy offinasteride in 801 Japanese men with andmgenetic alopecia[J].J Dermatol,2015,42(7)∶735-738.
[12]Rubel EW,Furrer SA,Stone JS.A brief history of hair cell regeneration research and speculations on the future[J].Hear Res,2013,297∶42-51.
[13]Blume-Peytavi U,Blumeyer A,Tosti A,et al.S1 guideline for diagnostic evaluation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men,women and adolescents[J].Br J Dermatol,2011,164(1)∶5-15.
[14]Li Y,Yan B,Wang H,et al.Hair regrowth in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 following Stem Cell Educator therapy[J].BMC Med,2015,(13)∶87.
[15]Fukuoka H,Suga H.Hair regeneration treatment using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conditioned medium∶follow-up with triehograms[J]. Eplasty,2015,(15)∶e10.
[16]王羿婷,毕志刚.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脱发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7)∶444-446.
编辑/张惠娟
R758.71
A
1008-6455(2016)10-0002-03
2016-07-21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