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生命教育生活化、人文化、科学化模式浅析

2016-01-23 08:38靳书艳
关键词:生活化生命教育

洪 涛, 靳书艳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新时期高校生命教育生活化、人文化、科学化模式浅析

洪 涛, 靳书艳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近年来, 高校中漠视生命, 甚至践踏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给家庭、 学校、 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新时期高校生命教育应通过完善理念指导、 优化课程设置、 机制补缺、 资源整合与实践提升等路径, 有效实现生命教育的生活化、 人文化和科学化模式。

高校; 生命教育; 生活化; 人文化; 科学化

近年来, 高校中漠视生命, 甚至践踏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给家庭、 学校、 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也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 人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本质和终极意义。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化、 全面化和系统化研究, 走进高校学子的内心世界, 倾听他们的心声, 化解他们的困惑, 帮助他们成长, 让生命教育充满生活意蕴、 人文色彩和科学内涵, 最终实现有效育人的终极目的。

1 科学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真义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 无疑是生命的个人存在。”[1]23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现了一种价值追求, 也表征着一种存在状态, 其涵盖了丰富而广博的哲学意蕴。 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并创办阿南达学校以应对美国青少年的生命意识缺失问题。 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 如何才能赋予生命教育最本真的涵义和富有时代性的解读, 是国内外教育研究中一直关注的话题。 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 生命内涵的领悟、 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的生成,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2]3在雅斯贝尔斯的视角下, 教育是传承知识和活化生命内涵的有机统一。 我国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追求的是生命观变革下的整体教育观的变革, 它以生命为基点, 围绕人的三重生命(自然领域的自然生命、 社会领域的社会生命和文化领域的精神生命), 开展相应的关爱生命存在教育、 生命的丰富社会属性教育和生命精神教育。”[3]

笔者认为, 生命教育不仅包括狭义上的人生观教育, 即对于生命的认知与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创造与挖掘, 而且应当囊括各个层面的教育, 即从个体自我生命、 他人生命延伸到对大自然万物的生命存在与价值的关怀。 当然,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真义也必须从三个递进的层次上予以充分把握, 即认识和珍爱生命的拥有和存在、 正确和理性地对待生命的丧失、 最大限度地创造和优化生命的价值。

2 现阶段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点展开的教育, 它的境界追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命呈现的意义, 尊重生命, 深化生命的价值, 提炼生命的精华, 创造美好灿烂的人生。 然而当下大学生亵渎、 漠视生命的案例俯拾皆是, 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 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校园杀人案、 2009年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案、 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弑师案等, 大学生对宝贵生命地任意践踏和摧残令人痛心。 这样的案例也折射出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2.1 薄弱点: 生命教育的知识匮乏、 意识淡薄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承担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和引领下,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他们培养成“四有”新人, 但是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从目前的教育方向上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片面追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传授, 应试教育仍然在教育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忽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德育则是侧重于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政治教化, 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命意识教育被边缘化, 这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 家庭和社会更是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 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则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以至于当代大学生在学业、 就业、 经济、 爱情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在面对困难挫折和突发事件时, 不能冷静思考、 沉着应对, 总是设法逃避, 或者采取极端化的解决方式, 暴力结束自己的生命, 漠视他人的生命, 这种不理智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 很大程度上也是生命教育生活化、 人文化、 科学化的缺失, 生命教育没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出发, 缺少生命教育关怀的教育氛围, 即使是做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工作, 那也是扬汤止沸, 没有发挥实质性和建设性的作用。

2.2 脱节点: 生命教育实践弱化、 经验不足

2.2.1 书本与实践的脱节

在现有教育体制下, 书本学习仍然是获得知识的主渠道, 学生可以把书本上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尤其是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却不知如何应用。 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锻炼完全是脱节的, 学生不能有效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现实化、 具体化, 这就体现了我们教学体制中的尴尬, 因此必须将学生所学的理论、 技术与实践实现接轨, 生命教育更应如此。 虽说现在的高校开设的诸如心理讲座、 思想道德修养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偶有生命教育的内容, 但是学生们也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完成学业, 并没有将学到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 没有激活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 更没有活化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思想和精髓。 长此以往, 学生感觉到书本学习的乏味、 枯燥, 也就很少参加一些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即使有非常全面的生命知识, 但是如果不将其根植于肥沃的实践土壤, 生命意识就不会在学生的心里扎根、 发芽, 更别提开花、 结果了。

2.2.2 学校、 家庭、 社会的三方脱节

生命教育是一项浩瀚庞大、 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沟通、 参与, 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可缺失。 传统思维中, 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这种片面的理解使得生命教育的进程举步维艰, 没有了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仅仅依靠学校这支有限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在生命教育工程中, 现阶段学校、 家庭与社会的三方教育是脱节的, 三方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 学校作为一个培育人才、 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机构, 其职能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 全面的生命教育理论知识; 家庭是一个人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讲, 孩子对待生命的态度是父母、 亲人对待生命态度的缩影, 因为孩子从小就在接受父母、 亲人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彼此补充和平衡的, 但是社会教育则不同, 它是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 经验、 认识进行再次配置和有机整合, 而且进行再次提炼,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殊不知有限性、 局限性的学校、 家庭生命教育是不足以培养学生完整健全的生命意识的。 诚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不运用社会的力量, 便是无能的教育; 不了解社会的需求, 便是盲目的教育。 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 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 以应济社会的需求。”[4]128因此, 必须让学生经过社会这个宽广的平台的磨练, 让学生亲自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 用自己真实的、 贴切的经历诠释生命的内在价值。 因此, 必须将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力量都调动起来, 相互沟通、 相互协调、 相互融合, 才能使得生命教育之花开得更鲜、 更艳、 更美。

2.3 空白点: 生命教育内容窄化、 机制设置缺位

教育的本真在于回归真实的生命存在的生活世界, 培养人的完整思想、 健康心理、 高尚道德、 无限价值和崇高信仰, 揭示生命的意义, 创造生命的价值。[5]传统的生命教育没有涵盖其应有的内容, 只是狭义上的生命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指引下, 就必然出现现代理性教育下人文素养的缺失。 从这个终极意义上探讨广义的生命教育, 我们就必须从传统的狭义生命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 向着内容更全面、 更丰富、 更本真的生命教育目标迈进。 生命教育中的空白点, 其一就是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死亡教育的缺位。 毋庸置疑,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它具有客观性、 真实性, 但是由于受我国 “未知生, 焉知死” 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 我们往往谈论的是生的话题, 忌讳谈论死亡并淡化了死亡意识。 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也几乎没有专门的死亡教育内容, 大学生缺乏对于死亡最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在面对关于死亡的情境时, 要么是极端的恐惧和不安, 要么就是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往往不知所措, 这也就为学生极端化地对待生命、 漠视生命、 亵渎生命埋下隐患。 学生们不懂得死亡的客观必然性, 不懂得珍惜有限的生命, 不懂得使生命的价值最大化, 这都是亟待改善的现状, 因此我们应当填充生命教育的内容, 使其内涵更加丰富、 饱满。

第二个空白点就是在生命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面。 我国没有健全的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 生命教育不能得到顺利开展。 因此, 为了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使其实施得更彻底, 就必须强化和调动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和管理是通过立法来实现的, 因此, 政府必须从这个源头点来制定、 完善生命教育的相应法律法规, 从而保障我国生命教育这项系统工程走向法制轨道。

3 新时期高校生命教育生活化、 人文化、 科学化模式构建

在坚持以人为本、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时期、 新形势下, 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模式应该是生活化、 人文化和科学化的体现。 “生活化”是指生命回归生活, 使生命教育回归生活。 生命不能没有生活, 离开了生活的生命是空洞的; 生活不能没有生命, 没有生命的生活是机械的生活, 是没有活力的生活。 因此, 生命教育必须是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6]“人文化”是指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 塑造人、 发展人、 完善人的教育活动, 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存在与发展, 关注其生命的价值意义, 并且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 道德人格的培养。 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生命层次上的道德取向和人文素养的境界追求上。 “科学化”是指在生命教育这项系统工程中, 必须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在尊重生命教育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体特点,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把握规律性, 体现时代性, 富有创新性, 旨在引导大学生培育健全完整的生命价值观, 培养热爱生活, 积极进取, 具有人文精神、 关爱情怀和高生命品质的人。[7]德国哲学家赫舍尔曾经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 它总是牵涉到意义。”[8]46生命教育也是一种富有深邃宏远意义的教育, 从纯粹的存在跨越到意义的层面, 这不是简单的纸面化, 构建生命教育生活化、 人文化和科学化模式,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3.1 理念指导:贯彻以人为本,创造生命教育环境

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当下, 生命教育也必须将这一理念回归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使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都能够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 彰显大学生作为主体的独立性, 尊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激发大学生创造生命价值的活力, 使生命教育的理念彻底从以应试教育为基本形式的工具化教育理念向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文化的教育理念转变。 不可否认, 在工具化教育理念的错误指导下, 教育已经被异化了, 学生被异化为学习、 考试的工具, 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 也不能主动发挥和挖掘自己生命的潜能, 殊不知这已经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生命教育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个生命自由而幸福地生活, 在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的生命教育应是以每个生命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主旨的生命化教育, 它的核心应该是珍爱有限的生命, 优化生命的质量, 升华生命的价值和境界, 称得上教育本质的原始回归, 从这个维度上讲, 工具化的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的目标大相径庭, 它也就构成了生命教育的实质性障碍, 也是我们不得不跨越的鸿沟。

3.2 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建设,丰富生命教育内涵

毋庸置疑, 课程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必备环节, 也是教学的出发点, 而教学则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最基础的途径。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构建和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这是高校实现生命教育目的的基础路径, 也是我们在生命教育这项系统工程中必须重视和强化的环节。 在有关生命教育课程设置方面,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和港台地区在生命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有益成果。 国外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秉持生命的完整性, 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元素和因子在各学科中的渗透, 并将其纳入生活化轨道, 与具体生活事件密切融合, 使得生命教育的成效大大提高。 我国台湾地区在开展生命教育之后, 就组织专家学者和教师充分开发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重视引导学生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呵护。 在课程设置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有香港地区的宝贵经验。 香港地区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认知生命的自然和社会意义, 从而深刻领会生命的真义, 以此为出发点, 将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把握生活、 感悟生命的内涵。 我国大陆地区生命教育领域与国外和港台地区差距较远, 在生命教育课程设置上也没有较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因此, 面对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实事求是、 科学性、 系统性这四个原则, 逐步完善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 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这样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 全面的生命教育。

3.3 机制完善:补缺机制空白,健全生命教育体制

生命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参与, 生命教育要想实现预期的目标, 必须获得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倾力支持。 目前, 我国在生命教育这个领域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生命教育亟需有效的、 完善的体制予以调整和保障。 美国、 英国政府在教育大纲中对生命教育内容的明确化值得我们借鉴。 因为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将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体制上的有力保障, 也能够高效地整合和分配各种教育资源, 使得生命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更顺畅、 更全面。 同时, 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有效机制的建设, 这就包括生命教育的工作机制、 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 我国高校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生命教育实施机制, 可以保障生命教育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

3.4 资源整合:融合教育资源,强化生命教育合力

在高校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进程中, 我们应该整合各种生命教育资源, 为这项系统的工程服务。 一方面, 应该整合不同学科之间有关生命教育的元素, 将生命教育的点滴渗透在生命教育的每个环节中。 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 不同的视角中认识生命, 感知生命, 以此创造生命的价值。 “不同学科教学应完善相对应的生命教育内容, 促使学生不同形态、 不同层次生命的发展。”[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生命伦理教育与法制教育衔接的首要阵地。”[10]其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心理健康、 哲学、 伦理以及生物学等课程内容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因子, 潜藏着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 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学生感兴趣的、 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资源, 并将之渗透进生命教育的工程中, 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 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教育, 也不是孤立进行的, 学校的生命教育必须与家庭和社会的生命教育实现无缝隙的有效衔接和密切沟通, 才能更加全面而系统地将生命教育这项工程做大做强, 使之实现生活化、 人文化和科学化的教育目标。

为此, 高校生命教育应该将家庭亲子教育这项本质意义上归属于隐性课程的教育容纳进来, 充分吸收它独有的有益元素, 帮助、 引导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和体验生命教育的价值和份量。 家庭在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 并没有退出教育这个领域, 相反, 仍然扮演着教育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承担着诸多的教育责任。 换言之, 这不是教育责任和教育空间的转移, 这是教育责任的拓展和教育空间的延伸。 家庭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温暖的、 和谐的教育氛围, 关心孩子的成长, 倾听他们的心声,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感悟生命的宝贵, 珍惜生命, 爱护生命, 让孩子们从心底里认识到生命对于人类个体的唯一性, 激发起他们创造生命奇迹和价值的动力。 而高校应该创新与家庭沟通的形式, 及时与家庭在沟通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 内在需求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从而有效避免各种人间悲剧的发生。 当然, 我们亦不可忽视社会生命教育的力量和作用。 高校应该积极创造和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生命教育形式, 鼓励和倡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社会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将生命教育的理念广泛传播, 让它在社会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成长和蔓延。 同时利用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优势, 唤醒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和创造生命价值的自信, 进而构建和完善家庭、 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

3.5 实践提升:拓宽实践渠道,提升生命教育实效

如果说优秀完美的理论对于生命教育来说是雪中送炭, 那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则是锦上添花。 基于我国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实践的现状, 我们不得不努力拓宽生命教育实践渠道, 打造生命教育实践的坚实基地, 使其凸显出生机勃勃的气息, 进一步提升生命教育的实效。 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体, 潜在地包含着理论知识的传授、 吸收和消化, 真真切切的心灵体验和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三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对于高校而言, 开展生命教育系列讲座和活动是可以选择的形式。 ①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 启发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 高校可以邀请生命教育的专家来校为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专题讲座。 在专家的讲授、 学生的理解和双方互动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对于生命的独有、 生活的不易以及人生的价值有一个更专业、 更系统的感知。 ②开展野外生存活动和锻炼, 磨练大学生的生命意志。 通过野外生存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参与其中, 以自己的实际体验和经历认识成功与失败、 团结和竞争, 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认知生命存在和创造生命价值的热情以及昂扬向上的动力。 ③通过带领和组织学生到诸如医院产房、 孤儿学校等地参观以及观看各种有关生命教育的励志电影等, 让大学生从生命的来源、 尊严、 脆弱等几个层面重新树立起对于生命的敬畏。 即便是那些失去家人的孤儿、 身体残缺的孩子, 他们在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下, 也坚强地活着, 努力体现着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可以让学生从自身出发, 重塑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④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建立独立的心理咨询网站,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化解心理疑惑, 本着“早发现, 早解决”的原则, 将心理咨询的职能现实化、 有效化。

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生命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和科学化模式,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生活化、人文化和科学化为努力发展的方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实效最大化。

[1]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5.

[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3]张娜.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J]. 当代教育科学, 2006(19): 8-11.

[4]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5]张月梅, 刘海涛.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讨——基于发达国家生命教育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12): 140-143.

[6]高伟. 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35-42.

[7]周俊武, 孙岳兵.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涵和要求[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4(1): 94-97.

[8][美]赫舍尔. 人是谁[M]. 隗仁莲, 译.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

[9]邓惠明, 缪剑峰. 构建生命化课堂的误区分析及策略探索[J]. 教育评论, 2014(2): 100-102.

[10]李艳馨. 生命教育: 高校法制教育的原点[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36-39.

An Analysis of Teaching Mode Adaptation, Humanization andScientiz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Colleges in New Era

HONG Tao, JIN Shuyan

(College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China)

In recent years, events about disregarding or even treading life occurr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brought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to the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status of current lif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d that by improving guiding concept, optimizing course arrangement, supplying mechanism, integrating resource and upgrading practice, the life education will be more teaching adaptation, human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fe education; adaptation; humanization; scientization

2015-10-20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基金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研究(GS[2014]GHB0332); 兰州理工大学基金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人文化、 科学化研究——以生命教育为视角

洪 涛(1974-), 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从事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1673-1646(2016)02-0048-05

G64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6.02.011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命教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