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越
有机农产品进入普通消费市场的历史并不长,但是现代有机农业这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了。英国农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爵士(Albert Howard)年轻时曾经在印度生活了很多年,他把当地农民的种田经验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于1940年出版了《农业圣典》(An Agricultural Testament),被公认为是现代有机农业的开山之作。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大家如何持续地保持土壤肥力,这是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一个瓶颈。具体来说,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是要“吃东西”的,只不过植物吃的是水和二氧化碳而已。但是,现代科学证明,植物生长除了光合作用之外还需要氮磷钾钙硫镁等矿物质,虽然这些东西需求量不大,但在土壤中的含量是有限的。农业出现之前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动植物都不会走太远,所以土壤里含有的矿物质都是在小范围里内循环的,问题倒也不大。但农业的出现使得大量矿物质以农产品(大米或者面粉)的形式被转运到其他地方,久而久之土壤的肥力就下降了,非洲大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明古国当中只有中国和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施肥的秘密,这就是中印人口如此密集的原因所在。但农民们施到田里的粪肥属于“有机肥”,而植物是不吃有机物的,这些肥料是如何起作用的呢?科学揭示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有机肥的本质就是先把营养物质提供给土壤,然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再将其中的营养元素“矿化”后供植物吸收利用。不过这个“矿化”过程比较慢,每年只释放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施有机肥的土壤感觉肥力比较持久的原因。但也正因为如此,一块施了很久化肥的普通土地要想改成施有机肥的所谓“有机农场”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有志于从事有机农业的人士最需要的大概就是耐心了。
因为有机肥起效慢,以及施肥的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等原因,大多数农民都更喜欢化肥。化肥本质上就是利用化石能源将原本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的“矿化”过程在很短的时间里快速完成,也就是说,化肥和有机肥虽然看上去水火不相容,但最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矿物质,这就是为什么有机食品从营养上来讲和非有机食品是一样的。
但是,化肥提供给土壤的是已经被“矿化”了的营养元素,非常容易被植物吸收,所以施了化肥的土地不但庄稼猛长,杂草肯定也长疯了。农作物和杂草都比较茂盛的地方昆虫肯定也多,所以除草和杀虫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强烈。自然界有很多现成的除草剂和杀虫剂,但它们已经在大自然中存在了很多年,杂草和昆虫们早已进化出了破解之法,于是有机除草剂和有机杀虫剂的效力通常不够高。再加上天然的东西往往比较贵,产量也跟不上需要,科学家们便发明出各种人工合成的高效除草剂和杀虫剂,它们和化肥一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现代农业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提高了产量,但现代农业有很多内在的缺点很难避免,比如化肥和农药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比如化肥里含有的已经被“矿化”了的营养元素很容易被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或者干脆渗入地下,一方面使得农民不得不经常补施肥料,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自然水体营养过剩,藻类大量繁殖,生态环境惨遭破坏。还有,早期化学合成农药的毒性太大,很多野生动物成了牺牲品,这才有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以及被这本书所引发的环境保护运动。
有机农业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而诞生的,最初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早期有机农业爱好者往往都是一些盲目崇尚自然的反科技主义者,他们相信万物有灵,采取了很多迷信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实际效果并不好。
有机农业需要来一次根本意义上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