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 李磊民 杨玉山 艾立梅
摘要:结合军工行业的特点,从人才培养要素、模式、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提出针对跨多学科军工专业运用全要素模块化、开放、动态优化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全要素;开放;动态优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71-02
十七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非国防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是培养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军工产业基地,西南科技大学地处“军工包围圈”,在产学研联合办学培养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不断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紧缺人才培养途径、人才成长核心要素设计与评价体系。
一、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要素分析
针对培养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地方院校需要综合、全盘考虑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要素的创新。
1.理念要素。新兴战略产业军民融合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大众化的人才培养,必须创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办学体制机制,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进行调整和创新。创新军民融合机制,组建双生共赢、协同发展的校企战略联盟,进行全方位、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优化全过程人才培养、成长核心要素设计与评价体系。
2.培养模式要素。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产业,只有实现人才与市场对接,对人才培养模式、机制、路径等进行综合改革,按照面向产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三个“面向”,定位在应用,定性在产业,定向在地方,定点在实践的“四定”原则培养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军工人才。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双主阵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3.资源要素。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面临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平台建设滞后等制约因素。新建军工新兴战略产业专业,科班师资引进困难,青年教师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需要多途径引进、培养、培训人才。学生方面,由于新兴战略产业市场未形成或发展前景不明朗、人才生源市场认知度低、传统军工行业开放惯性滞后等,造成对非国防高校办学认同度低、人才就业有门坎有屏障,生源较为匮乏。此外,军工专业办学所需的很多实验仪器、设施学校没有实力建设或是建设受限,人才培养所需实践平台离不开社会资源。
4.评价要素。以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等作为素质模块,构建军工人才全面素质模块化测评体系。以“全过程育人”为指导,“全方位认同”为准绳,将开放性的办学认同作为人才培养的驱动力,建立校内初评,教育机构检评,外校专家和用人单位外评,社会终评的闭合办学评估机制,建立无缝链接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成长性”与社会“大一统”的人才评价驱动模式,回答好“如何对学生的评价、对办学的评价、对人才的评价”这一重要命题。从而,最大化的推动培养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式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立足学校实际和地方资源,建立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多层次、多方位合作关系和模式,开放、创新办学,探索西部军民融合式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方位人才孕育、健康生长链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与生源孕育、就业拓展与互动、衔接有序、相互推进的有效循环机制。
1.生源孕育基地。建立生源孕育基地是培养军民融合军工专业人才的基础。四川是军工大省,绵阳是军民融合式示范科技城,周边拥有众多军工企事业单位,地区民众对军工专业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这为建立生源中学与高校人才培养承接、育人资源共享机制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中学开展军工科普知识宣传、讲座,中学生参观大学专业实验室等,能激发学生对这些专业的兴趣和报考、献身国防事业的热情,保障重点区域生源。
2.全方位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军民融合式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探索军民融合式新兴战略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和策略,建立“开放、融合”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通过教学计划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与手段上的开放、学生管理工作的开放,真正实现开放办学。通过教师与企业工程人员的融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与企业需求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融合,教师锻炼与学生训练的融合,实现学生理论素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
(1)“双师型”和“双能型”校企融合教师队伍。军民融合式新兴战略产业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军工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产业”的“双师型”和“双能型”校企融合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实践意识,建立“大学教师+准工程师=工程教育教师”的模式。制定工科教师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建立多元化的工科教师聘用体系,完善工科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制度,构建工科教师工程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发展评价导向、成果共享、利益互惠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高校一线教师长期稳定互派机制,明确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权、责、利,制定监管、奖励制度和保障机制。探讨适合军民融合式新兴战略产业军工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师考核与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建立科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2)人才培养“双主阵地”。建立区域、行业发展战略联盟,充分盘活、利用社会硬件、人才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发挥,让军工行业的社会资源流动起来,充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其效应。依托具有良好合作基础的军工单位,搭建“资源互补、双受益、共发展”的多层次、多方位合作机制。建立人才素质培养、办学市场发展与服务、产学研办学资源融合试验基地,实现人才培养要素与职业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的有效机制,形成“双主阵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3)全方位人才培养。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在大开放、高质量、全要素、全过程的实践环节设计中培养、成就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知识能力模块、方法能力模块、实践创新能力模块(单设企业实训课程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在强调军工素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开放的多个时空中去完成教与学。组织动态优化,业界精英走上大学讲台,教师、学生到军工企业进行服务性锻炼与实践变为常态。在军工一线技术专家、用人单位和学校共同参与下,开展“知识学习体系”和“军工素质培养体系”的双线培养。在深厚的军工文化熏陶中培养同学们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校内开放实验室,在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各类科技活动、各类实习实践中指导学生,建构起组织运行有序,项目设置科学合理,课内与课外紧密衔接的校内实践环境,在师生密切共处中培育、化育人才。
三、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成长评价及动态优化
构建全要素及模块化人才培养完整环节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相应评价模型,促进人才培养的全维教学组织动态优化的教学运行管理,促进“认知、认同、成长、成才、服务、双赢”的开放合作文化建设,将全方位的办学认同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与驱动。
1.构建人才成长评价机制。从培养合格军民融合式新兴战略产业军工人才出发,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与内容,评价主体采用多元化,评价实行分类化。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真正建立起以学生品德、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创造性、灵活度、心理健康度等)等为核心要素的办学、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以第三方评价为主,运用科学、客观、社会化、易操作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建立基于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反馈、改进提高,社会、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学生、企业等用人单位联动的系统。制定校内初评,教育机构检评,外校专家和用人单位外评,社会终评的闭合办学评估机制。构建起基于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反馈、改进提高,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学生、企业等用人单位联动的系统。把人才培养的主要评价权交给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
2.建立动态优化机制。“质量教育”必须是开放教育,从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结构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验实践、素质训练等都根据国际、国内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评价反馈结果动态调整,实现实时互动、实时监督、实时反馈、实时调整。最大化的推动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真正按照社会、企业的需求培养人,促进非国防院校培养军民融合式人才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反馈、改进、提高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良性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佘英华.关于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相关专业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2]瞿立新,杨晓江.地方本科院校创建之路:美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2,(5).
[3]蓝江桥.美国高校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