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锴
(四川省攀枝花市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神经内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63)
急性脑梗死是因患者的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形成血栓而引发的一种脑部急性缺血性损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1]。当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大面积脑部梗死或基底动脉血栓时,其往往会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这类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并且极易发生脑疝等危象,伤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联用纳洛酮和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1例,女性患者有35例,其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65.3±3.4)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2]均<7分。我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①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②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降颅压治疗、控制血压治疗、控制血糖治疗、清除自由基治疗等内科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纳洛酮的用法及用量是:将2.4mg的纳洛酮混入250ml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4d。醒脑静的用法及用量是:将20ml的醒脑静混入250ml的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4d。
①治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90%。②显著好转: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在46%~90%之间。③好转: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在18%~45%之间。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幅度<18%。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著好转率+好转率。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 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率为67.4%,对照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率为41.9%,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4%,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常会合并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发生脑疝等并发症,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其下丘脑会释放出大量的β-内啡肽[4],从而使氧自由基的水平大幅上升,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纳洛酮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它能有效阻止β-内啡肽的释放,进而起到催醒、兴奋呼吸及循环系统的作用。此外,纳洛酮还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脑部缺血区域的供血状况、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醒脑静是一种中成药制剂,是由麝香、栀子、冰片、郁金等中药材的提取物精制而成,具有开窍醒脑、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行气的功效。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联用纳洛酮和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醒脑静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用纳洛酮和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周伟华.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4,28(05):282-283.
[2] 梁日标.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4):3-4.
[3] 杨新疆,赵开亮,麦泉云.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06):16.
[4] 尹帅领,卜淑芳,刘扬.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塞伴意识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06):10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