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凌
(四川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体育生态化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李凌
(四川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摘要: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指导下,全面展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措施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着力点。论文以大众运动休闲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工作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符合生态城市理念的体育生态化模式的构成及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体育生态化模式即是一种把生态责任作为既定前提的户外运动模式。在厘清体育生态化模式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利用城市户外游憩空间的公共体育发展策略及构建以户外教育为主要手段的体育生态化实践体系等手段和措施是实施体育生态化发展的可行路径。倡导生态体育生活方式,彰显体育在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体育生态化;户外运动;大众休闲;公共体育服务;生态文明
0前言
我们可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的诗意栖居和谐共存?基于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和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着眼城镇、村落、耕地、水系、文物古迹相互交融的基本特质,回顾古代先哲“天人合一”的理念,延伸和发展国外城市规划的经典理论,近年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社会文明和城市建设都积极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在将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内容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重金牌、轻大众”的发展理念和方式饱受社会质疑和批评。中国体育的改革和深化首要任务是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大众体育,构建具有普惠和公益性质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1]。体育的未来必需重视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促进大众更加广泛的运动参与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本文拟通过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对大众体育的影响,阐释体育生态化模式在体育民生工程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的积极意义及实现路径。
1体育生态化模式的特征
1.1体育生态化的理论研究综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都市环境污染及各种都市病日趋严重,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引发了回归自然的运动休闲热潮。随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绿色的、生态的体育模式对体育未来发展,特别是大众休闲领域的发展所带来的启示和革新。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居住环境。但是,在现代的许多大城市中,由于人口密集、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活动空间拥挤、生活节奏紧张等原因,使许多娱乐方式不复存在或者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条件,如在自然状态中进行户外活动的绿色空间。于是,人们更加依赖于与自然结合较为紧密的体育活动,那些接近自然的、使人轻松愉快的体育项目将成为人们余暇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2]。早在2000年,胡小明教授就曾提出:“我们面对的未来社会是一个多样的社会,体育必须以娱乐化、生态化的形式介入到人们生活方式中去。未来,需要在休闲当中增加体育的分量,其中主要是生态体育。要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使得整个人的生活跟大自然的生物节律更加和谐[3]。
游海燕等学者提出:“生态体育”在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一方面,人们认为“生态体育”就是体育活动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营造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获得身心愉悦,人们在这种氛围中进行的体育就称为生态体育。另一方面,在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建设中注重和环境的协调,注意环境保护,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等,也是对生态体育的一种解读[4]。也有学者认为:所谓生态体育就是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5]。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从生态体育研究发展的历史性来看,生态体育的产生源于对体育与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从生态体育研究发展的共时性来看,在全球生态危机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绿色自然的渴求表现在体育形式的发展变化上,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体育形式成为人们向往的休闲健身方式。相比较而言,当前生态体育研究尚存在偏重从体育价值、体育理念的宏观层面进行探讨,对具体实践形式和途径的研究较少,难以起到对实践工作的有效指导。
1.2体育生态化模式的主要特征
从生态体育概念提出的渊源来看,生态体育是“绿色奥运”理念引导下,人们对体育活动破坏环境、身体运动手段和方式非自然化等问题的反思中、在渴望回归自然的需求中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贴近自然是生态体育最大的诉求,这规定了生态体育应具有高度环保意识和责任;其次,生态体育作为一种“贴近自然”的运动形式,反映出明显的“自然性”特征。生态体育的“自然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运动空间的天然性和运动手段的自然性两个方面。
1.2.1生态责任性。在论及生态体育的特征时,许多学者仅将“自然性”作为生态体育的主要特征,并认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户外运动即可称为生态体育[5-7],仅仅是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而忽视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早在上世纪8、90年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就开始对户外休闲进行严厉的批判[8],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参与户外运动休闲的人群呈现出爆炸式上升。但是,与倡导简朴环保观念相悖的是,回归自然的户外休闲变成了人们将都市生活方式延续到自然环境的享乐行为。不断深入森林腹地的公路建设、露营场的垃圾问题、山区娱乐设施的过度建设、为建设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砍伐的大片森林……户外运动不仅没有实现环保的理念,反而对自然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我们应该极力防止这些借“生态体育”之名的户外运动成为商业主义以牺牲环境资源获取利润的新手段。正如我国著名生态哲学学者余谋昌教授所说:“如果缺乏对人类行为生态责任的本质规定性,任何回归自然的人类活动都将成为非生态甚至是破坏生态的行为[9]”。只有当人类在回归自然的活动中,人类与自然取得双赢的结果,该行为才有资格被称为“生态”行为。因此,必需用“生态责任”对生态体育的内涵特征做出限定性理解,才可有效避免实践领域中出现的对生态体育概念的随意借用,使其低俗化及过度商业化。
从肩负生态责任的角度上讲,生态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准入标准的休闲行为,对于环境教育相对滞后的我国来说,发展生态体育必须与环境教育携手,才能确保生态体育真正成为有利于个人、有利于自然、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形式。因此,当前我国发展生态体育的首要问题是对大众体育的决策者、开发者、管理者及参与者实施充分的环境教育。
1.2.2运动空间的天然性。生态体育作为大众休闲活动,其发展是源于现代城市生活给人们身心带来负面影响的一种补偿。回归自然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潮是促进生态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带动了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的户外休闲活动的蓬勃发展。
由此可见,生态体育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并且强调一种尽可能天然的自然环境。因为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范围内,各种环境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单个系统中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因此,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更具有吸引力,并且有助于参与者能够更好地学习、欣赏自然,产生出可持续性的结果。在那些人工改造相对较少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户外运动,更利于运动者在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完整性。
根据拉尔曼和德斯特等国外学者对自然休闲活动的界定与分析,表明生态体育参与者会比一般户外休闲活动参与者更能承受一定的艰苦条件以获得独特体验。如放弃入住景区酒店,更愿意选择露营的住宿方式,放弃汽车等动力性交通工具,更愿意选择自行车或步行的移动方式[10]。生态体育按照相对意义上的遵循自然原则,肯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是与人类生命的丰富性具有高度的紧密关联,倡导开展身体运动的空间应是拥有较完整生态体系的自然环境,拒绝消费主义视角的“回归自然”。运动空间的天然性,使身体运动保持与大自然的生物节律更加和谐,也反映出生态体育对自然环境丰富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
1.2.3运动手段的自然性。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对科技的崇拜导致高水平竞技运动正演变为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的竞争。以“鲨鱼皮泳装”为代表的高科技运动装备正破坏着运动竞赛的公平性原则。当科技手段代替运动员身体能力成为决定运动成绩的主宰者时,反对“科技兴奋剂”的呼声日益高涨。2009年,国际泳联颁布的《迪拜宪章》明确禁止了高科技泳装的使用[11]。在奥林匹克对科技崇拜的狂热中,《迪拜宪章》再次确立了身体在运动竞赛中的主体地位。
生态体育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所强调的“规则性”、“竞争性”相反,具有“弱规则性”、“弱竞争性”的特点。提倡身体运动的“简单化”、“自然化”,是对现代体育仅重视男性阳刚气质的一种有效补充,是体育将更多的人文关怀投向女性、儿童、老人及残疾人等更加广泛的社会人群。根据国内外大众体育的调查数据显示,健身性步行、游泳、跑步、自行车等轻体育项目历来都是大众参与度最高的运动形式[10]。
生态体育推崇不借助动力性工具,主要利用自身肢体开展的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形式也可以称为是一种具有强烈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的户外运动休闲。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体育看作户外运动的后现代形态,是户外运动超越现代性的发展,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想模式。
在自然环境中不借助动力性器械展开的运动形式既不是创新发明,也不是考古发掘,而是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常见休闲活动,人们对它们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生态体育”这一新兴名词。这就容易造成人们使用既有的思维定势和态度来认识这些运动形式,而忽视“生态”一词所赋予这些户外运动项目的深刻内涵。因此,户外运动虽然是构成生态体育的主要内容,但认识户外运动的生态含义以及生态约束,还必须通过强调生态体育的生态责任特征,在体育领域广泛实施环境教育,才能使户外运动融入生态时代,以生态体育的新身份面向大众。
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禀赋与实施生态体育的分析
2.1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要素禀赋分析
无限扩张的中国城市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和社会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最繁忙的经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以及社会管理的挑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路径来缓解当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紧张关系,以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2]。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也赋予城镇化新的内涵。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现在我们习惯于重视城市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和提高,特别是人的素养和大众生活理念的更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将决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效。如果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我们要完成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能的,像美国那样的高消费、高耗能生活方式对全世界来讲都是一种灾难,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环境形势严峻的人口大国更是如此。
2.2“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大众体育面临的现实难题
现代体育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发展是工业社会的最大特征,现代体育就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过去,人们只要走出家门就是广阔的自然天地,进行健身休闲活动不需要专门修建人工设施。但是,人们离开山野、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后,都市中的环境无法提供给人们健身锻炼的自然场所,只有通过修建人工设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体育活动逐渐从户外的自然环境进入到户内的人工建筑中。工业文明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离开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逃离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身体器官不再需要去适应自然条件,进入了舒适的生活空间。在消费主义的倡导下,四季恒温的室内运动设施成为城市体育的代表,严重忽视了新鲜空气、充足阳光、生物节律对人体的健康意义,导致运动健身走进了时尚消费的误区。然而,在经历了“非典”等公共卫生危机后,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更加关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增进身体健康的运动休闲需求快速扩大。人们寻求更多能够日常性、短时间的运动休闲场所,热切期望居家附近能够提供开放型的户外运动休闲空间。
另一方面,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大众运动健身需求的增长,公共体育场馆与设施的供给不足,是制约全民健身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这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根据我国城镇人口密度和土地建设使用状况,实现满足大众需求的专门体育场馆遍布社区,这在短时期内是难以成为现实的。因此,急需转变发展观念、拓展思路,从现代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寻找解决途径。
2.3体育生态化模式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分析
在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的城乡统筹建设进程中,体育生态化模式的提出和实施对休闲时代的大众体育发展将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长远的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它明确了未来城市发展需要遵循的科学发展观念:一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集约发展;二是社会公正和谐。城乡居民能够享有基本的社会权利和平等的机会;三是城乡融合。以统筹城乡的改革实践为基础,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为基础,实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体育事业也应该积极步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改革道路。生态体育模式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提倡建设低耗能的运动设施,推广环境友好型运动项目;在公正和谐方面,最重要的是平等体育权利,发展人人可享受的体育公共服务;在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方面,应深化普及绿色体育理念,促进可融入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体育形式,即具有生态责任性的户外运动休闲。
3体育生态化模式的实现路径
3.1重视利用城市户外游憩空间的公共体育发展策略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城市化理想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绿色低碳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推进及生活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运动休闲在提高群众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贯通全域城乡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健康绿道体系,正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多个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绿道体系实现了从乡村深入到城市中心区,有机串联各类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兼具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绿道作为开放型、公共型户外绿色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场所,可供居民安全、健康地开展慢跑、健身行走、自行车运动、垂钓等各种户外活动的休闲功能是绿道功能中最具参与性和实践性的部分。
由此可见,以社区公园、健康绿道为代表的具有多功能性的户外游憩空间为发展和实施全民健身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大众参与率较高的运动项目中,都是以不需要体育专用场地的运动项目居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户外绿色空间的健身锻炼才是最能融入生活方式的体育参与。
体育部门和机构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多功能市政设施体系对全民健身的促进意义,而不是将群众体育的发展定位于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这势必导致大多数民众的体育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发展要求下,政府体育部门应是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主体,并逐步转向服务型的组织运作方式,改革与创新体育发展的组织运作工作,确立服务型体育发展的组织运作新思路。摒弃群众体育社会办,竞技体育国家办的简单化思路。服务型政府所要做的工作是那些基础性的、保障性的,通常市场主体不愿做的,而又是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特别是草根基层和弱势群体所需要的。因此,在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在以社会化、市场化为导向的同时,在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体育公共产品建设以及提供方面,实现以国家投资、直接管理为主,以满足事业发展和民生之需。
3.2构建以户外教育为主要手段的体育生态化实践体系
生态体育即是一种把生态责任作为既定前提的户外运动模式,“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耗损力求最小化”反映出生态体育具有高度环保意识,而这种环保意识必须通过教育得以实现。
国外学者一致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体育应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它是一种求新求知和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因此,我国在发展生态体育时也必须遵守这一前提,参与者在接受严格的环境教育基础上,开展的一种返朴归真的运动休闲。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态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准入标准的休闲行为,在行动前需要大量准备工作,它要求活动参加者必须具备较高水准的认知(有教育价值的)和情感(使人感动的)体验。
对于环境教育相对滞后的我国来说,发展生态体育必须与户外教育携手,才能确保生态体育真正成为有利于个人、有利于自然、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育形式,而不是很快沦入“生态消费”的商业模式。因此,我国生态体育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对生态体育的决策者、开发者、管理者及参与者实施充分的环境教育。
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户外运动休闲是否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美国户外教育者的思考促进了户外教育与上世纪70年代进入高潮的自然保护运动的融合。从自然保护的视点出发,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态度、价值观,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逐渐成为美国户外教育的主导思想。近年来,美国户外教育课程逐渐发展为以野外生活、户外运动为基础内容,并增加自然观察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境型教育活动。从课程的主体结构来看,美国户外教育的核心理念从通过户外运动培养个人余暇休闲技能和团队精神,发展到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教育理念。目前,国外户外教育较为通用的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野外生活、户外运动、自然观察、社会文化学习四个部分[13]。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构建符合我国青少年特征以及教育制度的户外教育体系是我国实施生态体育长效机制的最佳保障。
综上所述,在我国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首先,应当从体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出发,研究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对大众体育的影响,重视体育生态化模式在体育民生工程中可发挥的积极意义;其次,对体育生态化模式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和阐释,促进体育生态化从理念走向实践;最后,必需抓住当前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及难点,转变以锦标主义或商业主义的体育发展观,推动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重视生态体育的环境教育功能,推动以实施体育生态化模式为主的大众体育走上可持续道路。
参考文献
[1]刘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EB/OL].
[2]卢锋.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休闲活动的未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6-9.
[3]胡小明.新世纪 新体育[J].体育学刊,2000(5):1-7.
[4]游海燕,肖进勇.体育生态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2.
[5]郑晓祥.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43-46.
[6]龚建林.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J].体育学刊,2008,15(7):20-23.
[7]翟寅飞,熊炎,郭敏刚.构建“生态体育”体系之必要性与可行性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313-314.
[8]杉本厚夫.スポーツ文化の変容:多様化と画一化の文化秩序[M].東京:世界思想社,1995(5):213.
[9]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96.
[10]克里斯多弗·R·埃延顿,等.休闲与生活满意度[M].杜永明,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55,188.
[11]李忠义.撕掉鲨鱼皮,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J].体育学刊,2009,16(10):20-24.
[12]城市化与生态文明论坛实录[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3-02-23.
[13]李凌.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5):618-621.
Ecological Sports Mode and Route Research
——in view of “ci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I Ling
(PE Department i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bstract:In the guidance of ecological values of civilization, expand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an all-round way, become the key point of reform and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18 Central Committee in China. In this paper, a mass movement to leisure activiti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work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th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ty sports ecological model.Studies suggest that, ecological sports is a outdoor sports mode with the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as the established premise. As the founda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mode’s main features and criteria. It is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sports that raised public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urban outdoor recreation space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build outdoor education as a primary means ecological sports practice system mea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ecological sports; outdoor sports; public leisure; public sports servi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4-0006-04
作者简介:田立山(1975-),男,新疆昌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收稿日期:2015-04-2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