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意义重大,然而英汉双语师资不足是其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的不同目标,应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开展英汉双语师资的建设。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有效推动我国英汉双语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英汉双语教学;英汉双语师资;师资建设;目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03-03
一、引言
自从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先后开展了英汉双语教学实践,这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近年来,虽然我国英汉双语教学在部分地区和高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面临不少问题,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以我国高校为例,普遍存在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双语师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这些都阻碍了英汉双语教学发挥其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汉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双语师资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他们既要熟悉某基础知识课程,又要精通外语,而我国缺乏合乎此条件的教员。为解决师资问题,有学者探讨了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素质)和如何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两方面,但都缺少明确的建设目标及有效的途径指导。
为此,要解决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的师资问题,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总体而言,我国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胜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英汉双语教学的优秀教师队伍。鉴于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树立我国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目标的时候,也应该按照大、中、小学三类英汉双语教师所承担的不同任务,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相应的师资建设目标,即各类英汉双语教师能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特色,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凭借娴熟的英语能力,有效地开展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根据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的要求,笔者分别对这三类师资的建设提出具体的目标及途径。
二、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小学英汉双语教学是我国英汉双语教学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用英语完成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兴趣,因而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难度要求都不高,因此小学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是适度培养具有一定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确保部分教师能进行英汉双语教学。
我国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训在职教师。可以从各所希望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小学中选拔一批英语水平较高、对双语教学有兴趣、愿意开展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的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在培训时实行“二要、二不要”,具体内容包括:“一要”,是要培养小学英汉双语教师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开展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课堂教学,这个涉及到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对所授课程(学科)知识的熟悉程度;“二要”,是要培养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参与英汉双语学习的兴趣。“一不要”,是指在师资建设的数量上,不要追求规模效应,奢望能把所有小学教师都培养成为英汉双语教师,而应该对有条件的教师开展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在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两方面均满足要求;“二不要”,是指在师资培训时,不要追求把所有教师都培养成单一类型的双语教师,应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培养各种类型的小学双语教师,例如通过培训,有的教师能开展涉及多门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语教学,有的教师能开展某一门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部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语教学,还有的教师能专门开展某一门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全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语教学。
由于各地区的不同小学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时间不同、具体做法也不同,在安排具体的培训内容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和层次进行指导性教学;特别是在确保知识传授的前提下,要适当增加培训教师参与讨论和实战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收获,从而能够很快地开展相关英汉双语教学工作。
三、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和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目标相比,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因为在中学实施的英汉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开设的双语课程往往要求贯穿整个学期。我国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必须有良好的学科背景,同时具备使用熟练、准确的英语开展该学科教学的能力。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可以采取“长短结合、双管齐下”的方式,所谓“短”就是培训在职教师,而“长”则是在高校培养双语师资生,以此培养更多的中学英汉双语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一)培训在职教师
对在职教师开展短期培训,通过各种强化手段,利用较短的时间培养一批能够在中学教授某门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师。培训对象是经过选拔的在职中学教师,他们来自有条件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中学,其已经掌握了某门课程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水平,此外,他们有兴趣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并且愿意提升自己的英汉双语教学水平。一般而言,由于接受短期培训的中学教师都能用汉语开展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与学科知识与技能相关的培训内容就可以排除在培训内容之外了。不过,虽然这些教师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水平,但是为了确保中学英汉双语教学的质量,在培训中包括一定的英语培训内容还是有必要的,只是需要注意,此类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升他们英语水平的这个层面,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应该包括英汉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讲授,以此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今后持续提升英汉双语教学水平提供发展空间。培训可以围绕专家讲授国内外双语教学基本理论、介绍相关实践成果、与接受培训的教师开展讨论,以及接受培训的教师开展反思、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参与双语教学实习等展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观摩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具体做法,学习已有的宝贵经验。
(二)高校培养双语师范生
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我国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中学英汉双语教学专业或方向。通过大学的系统培养,可以产生一批有扎实英汉双语教学能力和发展潜力与后劲的双语师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我国中学英汉双语教师队伍,保障我国中学英汉双语教学的长期健康发展。
由于培养双语师范生对教学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很高,高校开设这类专业或方向的准入条件比较高,目前以下两类高校具备条件:一类是师范院校,主要是部属师范院校、“211”师范院校和各地重点师范院校,可以在各专业中开设双语师范方向,从完成二年级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选拔专业优、英语强的优秀学生,从三年级起进入该方向或该专业学习,也可以专门开设英汉双语教学师范专业;另一类是外国语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外语学院,特别是已经开设了英语教育专业的这类院校,其开设英汉双语教学专业优势明显。
当然,考虑到我国中学英汉双语教学对英汉双语师资的要求,由高校来培养中学双语师范生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府和高校达成共识、通力合作。要开设这类专业或方向,相关高校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优质的英汉双语师资后备人才。
四、大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大学英汉双语教学的目标以专业性为重要要求,在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着眼点已经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向了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要求被有机地融入到让学生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要求之中。大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就是为我国高校培养一大批能够胜任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师,他们不仅应该对所授课程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应该能够驾轻就熟地用英语来讲授这些课程内容,这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与我国中、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途径不同,想要通过对在职教师开展短期培训、或者依靠高校双语师范专业或方向来培养大学英汉双语教师的做法,都无法满足大学英汉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思路,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建设大学英汉双语师资。
途径之一,聘请来自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但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外国教授或学者来我国各级各类高校任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聘请了不少外教,但是对于他们是否适合进行英汉双语教学,我们需要进行甄别。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来我国高校任教之前,从未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做过大学教师,因此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有些虽然在自己国家做过教师,但是除了在英语方面有优势以外,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素养,因此需要慎重。
途径之二,吸引在海外(特别是英语国家)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回国工作,并鼓励他们中具备良好英语和专业水平的佼佼者开展大学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由于他们经过了多年海外求学,在英语和专业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完全具备了用英语开设与他们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能力,因此他们的教学无论从课程的专业性还是从英语的熟练、准确程度上,都可以满足我国大学英汉双语教学对师资的基本要求。
途径之三,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从各高校在职教师中选拔一批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帮助他们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开设这类双语类专业课程。这里提到的多种扶持措施,包括学校出台的给双语教师在工作量、课酬、进修、职称评定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可以指派双语教学专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与咨询,搭建方便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交流学习平台,提供一切有利于他们改进双语教学水平的机会等。
途径之四,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相关大学开展针对提升我国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工作坊,让那些对开设英汉双语专业课程感兴趣的教师进入工作坊,学习双语教学理论与理念,熟悉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他们今后开设英汉双语专业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在进行大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时候,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以上途径来开展。此外,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有各自特色的双语师资建设途径。
五、结语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2010—202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我国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完全符合这一战略目标。发展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利国利民的战略,能够满足国家全面发展对于高端外语人才和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我国英汉双语师资的建设问题,是关系到我国英汉双语教学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须由政府、社会和学校及教师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英汉双语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事实上,通过在我国大、中、小学内开展适合各自学生需要和特点的英汉双语教学,能有效提升我国大、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因此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同时,师资问题的解决,将有效推动我国英汉双语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泽通,杜留锋.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3).
[2]蒲向明.交错的彼岸:游移于英汉双语之间——兼论“英汉双语教学”与“国家汉语战略”的不对称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3]朱晔.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研究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
[4]朱晔.论当前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的内涵与定位[J].外国语文,2014,(5).
[5]姚孝军,陈静,杨亚敏.英语学习者学习方法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2).
[6]王燕华.关于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05).
[7]杨传鸣,李佳新.比较的视野:新加坡双语教育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7).
[8]顾月华,吴振明,董启梅,曹伦华,倪振民,柳袁照,周宇丰,徐天中,薄俊生.“双语教育”的定位及其实施——来自苏州重点学校校长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Z1).
[9]沙丽华,韩德复.“渗透、整合、思维”梯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结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10]王莉颖,熊建辉.探索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4,(06).
[11]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6).
[12]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13]何云辉,肖爱.我国高校专业双语教学师资的素质要求、构成现状及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01).
[14]陈跃娟,孙丽珍,刘桂玉,于连顺,张超英.民办外语学校与地方基础英语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15]刘旭彩,刘春明,盛晓明,李红玫.“三维立体式”双语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