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宝华,周小燕,白莉莉
(延安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陕西延安716000)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庞宝华,周小燕,白莉莉
(延安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及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陕北地区717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良好(生理领域:63.82±12.64;心理领域:64.74±11.83;社会关系领域:67.17±11.77;环境领域:63.80±10.93);陕北地区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良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数占到95%以上(686/717);社会支持及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之间呈正相关,其中主观支持可以预测生存质量各领域,客观支持除社会关系领域不能预测外,其余三个领域都可以预测。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群,改善和加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生存质量;社会支持
目前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评价是衡量“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指标[1]。本研究对陕北地区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旨在客观、准确地评价本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延安市和榆林市各分为市区、县及村镇三层,随机抽取60岁以上常住老人,共发放问卷740份,回收有效问卷717分(96.9%),其中农村514人,城市203人;男361人,女356人;年龄60~93(69±6.67)岁。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包括: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该量表共有26个条目,其中两个条目用于测量总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剩下的24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生理领域(7个条目)、心理领域(6个条目)、社会关系领域(3个条目)和环境领域(8个条目),分值越高,说明该维度功能状况越好,健康生存质量越高。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该量表包括10个项目,即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10个项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满分为66分,总分≤22分为低等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66分为高等水平,评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1.2.2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大三学生入户逐个发放问卷,当场测试,当场回收。对于文盲或填写困难者,采用调查者问讯的方法帮助填写。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等。
2结果
2.1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
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自评见表1。各领域与全国常模[2]比较见表2。
表1 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自评[n(%)]
表2 陕北地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各领域与全国常模比较±S)
2.2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
社会支持总分范围13~55分,平均(35.44±7.56)分,其中客观支持7.55±2.75,主观支持20.89±4.67,对支持的利用度7.00±2.18。老年人中获得的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的有31人(4.3%),中等水平的有608人(84.8%),高水平的有78人(10.9%)。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P=0.02)。
2.3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分别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与生存质量各领域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其生存质量
2.4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生存质量各领域的预测
分别以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以其生存质量各领域为因变量,采用enter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生存质量各领域的预测结果见表4至表7。
表4 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生理领域的预测
表5 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领域的预测
表6 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社会关系领域的预测
表7 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环境领域的预测
3讨论
中华老年医学会流行病组把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定义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对自己的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满意程度及对老年人生活的全面评价。在我国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课题[4]。本调查结果显示陕北地区有84.8%的老年人总的生存质量自评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有70.7%的老年人总的健康状况自评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生理领域得分低于常模,心理领域得分与常模无区别,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各领域得分均高于河北省老年人[2]。说明陕北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相对良好。
调查显示,陕北地区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良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数占到95%以上(686/717)。这与陕北地区民风相对朴实、传统及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状况影响着生存质量的各个领域,且呈正相关,这与代双娅等[5]研究结果一致。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生理领域。从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生存质量各领域的相关分析可看出,客观支持与心理领域相关性最强,而主观支持与社会关系领域相关性最强,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生理领域相关性最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可以预测生存质量各领域,客观支持除社会关系领域不能预测外,其余三个领域都可以预测,而对支持的利用度只能预测生理领域。究其原因认为人到老年可能需要得到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如在社会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其精神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各个领域,这恰是强有力的主观支持可以提供的。客观支持可以给老年人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及环境适应能力。这与葛芳君等[6]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应从家庭、社区、国家各方面构筑一个医疗、保健、心理健康相结合的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的支持系统,开拓一切可能的渠道为老年人提供帮助与支持,尽可能多地分担家庭养老负担,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熊瑞锦,岳媛萍,康文雁.唐山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783-786.
[2]陈长香,李淑杏,赵雅宁,等.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66-4567.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
[4]杨秀婷,高振伟,王桂茹.影响长春市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单因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332-2334.
[5]代双娅,王晓晓,邓艳娇,等.汉族与藏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288-4290.
[6]葛芳君,赵磊,刘俊,等.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2(11):1320-1329.
Analysis on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PANGBao-hua,ZHOUXiao-yan,BAILi-li
(Medical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 Shanxi, Yan’an 71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ife quality and social support status of the elderly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to formulate related polici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 By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717 elderly people over 60 in northern Shaanxi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quality of life (WHOQOL-BREF),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general condition.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in the northern of Shaanxi is well (physiological field: 63.82±12.64;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64.74±11.83; social relations: 67.17±11.77; environmental field: 63.80±10.93); the status of social support was fine in northern Shaanxi,and more than 95% were in the medium level; Among them, subjective support can predict survival quality in all areas,and objective support can predict the rest of the three areas in addition to the social relations.Conclusion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lderly population,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Elderly people; Quality of life; The status of social support
[收稿日期2015-09-08;责任编辑赵菊梅]
作者简介:庞宝华(1976—),女,陕西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
基金项目: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5JK1826)。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39(2015)04-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