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民间的瑰宝,是历史长河绵延不断的最好记录。作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最绚烂的一颗明珠,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回族、满族等49个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
9月6日,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非遗保护中心、艺术研究所和各盟市文化局承办的“草原文化遗产日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拉开帷幕。这次展览通过生活场景再现、活态展示、技艺传承、音乐舞蹈展演和非遗产品实物、图片、视听展览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我区10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为每一位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和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捡起从前的记忆,感受文化魅力,传承祖辈遗产,更好地弘扬草原文化。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内蒙古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和呼麦2个项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使内蒙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了展示给世界的名片。更为可观的数字是,全区共有78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2个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90个项目被列为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期以来,各民族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大量的与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可谓是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总结和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它们有着自身传承规律与文化特性,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但因为它们必须依靠族人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环境的变迁很容易被忽略和忘却,所以它们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脆弱的部分。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赓续存在一定困难,甚至有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祖先留下的历史痕迹、精神宝藏也面临着不断消亡的境地。因此,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而脆弱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今十分紧迫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我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取得的成就:我区通过第一次非遗普查,共形成文字资料468.8万字、图片资料68477张、音像资料1353小时和影像资料2141小时;共发现非遗传承人22962人,收集线索40371条,深入调查1312项,登记实物8104件,收集珍藏4661件……
通过实施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措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面焕然一新。“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对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10大类、7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编辑出版了《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等系列成果性著作,抢救性地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全区共设立6个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保护传承基地,共设立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共设立自治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7个(其中10个为国家级)。
传承文化基因,延续民族根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内蒙古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也是先人为我们构筑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更好地留住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