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
摘 要:如今的大众传媒报道自觉或不自觉地贬抑女性形象、对女性性别定型等,以致男权主导的社会文化和性别秩序依旧存在,这对大众心理和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从社会性别视角和女性立场出发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辨析媒介内容中的性别歧视因素,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和自由发展,蕴涵着妇女解放的深层诉求。本文以媒体对最美乡村女教师郜艳敏的相关报道为例,从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角度分析传媒报道应该从传播性别平等的文化理念、注重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建立相关监测机构、为歧视女性形象的行为作斗争、提高女性自身的主权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定型印象;性别秩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68-02
媒介与性别研究起始于西方国家,是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产物[1]。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在西方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应势而生。1978年,由美国传播学者塔奇曼主编的《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象征着女性主义媒介批评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并得到研究与发展。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有关妇女问题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标志着我国的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开始兴盛起来。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从社会性别视角和女性立场出发,以分析媒介、反思媒介、批判媒介为立足点,辨析媒介内容中的性别歧视因素、解读大众传媒外显或内涵的性别观念,揭示受众使用媒介的方式、女性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心理诉求,判断作为传媒工作者的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反思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存在的不完善或误区等[2]。这一新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宽了媒介批评的研究领域,体现了媒介批评中人文精神的一面。
而在如今的大众传媒报道中,媒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出现贬抑女性形象、对女性性别定型等不良现象。2015年7月底,一篇由燕赵都市网记者于两年前所写的《郜艳敏:被拐女成为乡村女教师》的旧新闻报道被网友翻出,引来各界热议。女主人公郜艳敏在其18岁时于1994年在打工途中被人贩子拐卖到太行山下的一个小村庄;1995年,郜艳敏回娘家走亲戚被娘家人劝回,说怕不好再找到结婚对象;2006年,担任代课教师的她当选“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她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2013年5月,这篇报道发表,文中将郜艳敏塑造为以德报怨、化屈辱为感动,为了村里的孩子们毅然留在村里当乡村女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形象。报道被网友翻出后,郜艳敏又一次地站在了舆论的漩涡口,成为大众声讨当年拐卖贩和当地政府不作为的对象,而媒体对郜艳敏的相关报道也引起网友的不满和各界的批判。站在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角度来看,此篇报道对郜艳敏的形象塑造上有失妥当,记者自身立场也有失偏颇。
一、定型印象与性别秩序
一个社会是通过分配给两性不同的任务来体现其性别的概念的。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占据特殊位置的人应有的行为,性别角色就是与作为男性或作为女性相联系的社会角色[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对性别角色是存在期待的,即我们会认为不同性别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这种性别角色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例如,通常情况下,大家会希望男人能够思想成熟、体力强健,能赚钱养家糊口,而认为女性应该温柔体贴,担当起教师、护士、秘书等服务性工作。
人们自出生开始,就通过长期的社会化来接受和不断强化性别角色期待,而正是人们长期不断强化的性别角色期待,对性别的定型印象会逐步根植于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日常交往中。定型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4]。性别的定型印象主要体现在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表现、家庭角色体现、社会角色分工等方面。而社会一旦对性别进行定型,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性别秩序。
对于两性的性别角色的塑造,通过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建构了性别规范和两性评价标准,达成了所谓“主流化效果”[5]。
在对郜艳敏的相关报道中提到,“1995年,郜艳敏回娘家走亲戚被娘家人劝回,说怕不好再找到结婚对象”,“丈夫因为她是买来的媳妇,常喝醉了酒打她”,“就这样,她在这里扎下根来,用一颗善良的心,回报带给她屈辱痛苦的山村”……这些语句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性在婚姻、家庭、社会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在性格上就应该软弱、隐忍、善良,尤其是身份低微的女人,更应该低三下四,任由丈夫打骂,即便是反抗了,带来的反而是更多的压迫。只有当女性的地位提升了,她成了村里人口中的“郜老师”,丈夫才不敢再对其打骂。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女性在追求自我主权方面会因为环境的压迫或个人的主动放弃而陷入“沉默的螺旋”模式。
二、大众传媒中性别秩序的呈现及原因
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宣传和强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对性别规范和两性评价标准等。我国传媒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存在“性别角色传统化、社会角色展现外貌化、审美评价模式化、群体位置弱势化”[6]等趋势。这也正是女性主义媒介批评集中批判的问题。细化来说,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传媒业越来越重视商业化发展,在对女性的报道或表现时,强调女性的可观赏性,偏重其外在价值的呈现,为获得较高收视率或点击率,而使得女性形象被视觉化、被物化、被消费。
2.传媒中的女性性别形象大多被角色定型化乃至强化,媒介理所当然或者不自觉地将其定义为贤妻良母或乖顺的女儿或听话尽责的员工等,即便有叱咤风云、雷厉风行的成功职业女性的塑造,也不过是特例。
3.在媒介宣传中,妇女经常被当做受虐或者被施暴的对象,这对女性的人格是一种贬低和侮辱。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有:(1)大众传媒业的日益市场化。虽然女性的工作权力也渐渐得到保障,直接的性别歧视受到社会阻止,但不乏某些岗位、领域依旧存在隐性的性别歧视,例如有单位招聘条件里会明确要求“仅限男性”或“男士优先”等;(2)社会传统中的性别定型印象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不易轻易转变;(3)女性自主意识的消极或缺失。有研究显示在传媒业工作的女性人数明显低于男性,这些传媒业中的女性虽然具备清醒的认识为女性主义奋力争取,但在抗衡时却有心无力。也有部分女性自身的消极意识让其对一切歧视逆来顺受,甘做笼中之鸟;(4)缺乏对大众传媒在贬低女性形象的报道时的有力监测和监管等。
燕赵都市网记者作为大众传媒的发声者,没有将重点放在对其遭遇的同情、对其该有的人身自由权利进行呼吁,对广大女性们要注意自身安危、谨防受骗的日常事项进行警告和让社会对人贩子的恶性进行惩处的相应引导上,而是将她迫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去当乡村教师歌颂为是“大爱”,是“以德报怨”,指出她“展示了一个最美乡村女教师的传奇形象”,认为“原本像大山里一朵苦菜花一样平凡的她成为明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如果没有近年来网民形成的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没有网民对人贩子的臭骂,没有对其遭遇进行呼吁,这篇报道没有被扒出来批判,媒体依旧只会这样歌颂牺牲,赞扬无私,那么,还会有无数个郜艳敏被拐卖到贫穷山村过着没有自由、没有人权,只是被当作生孩子的机器的苦难日子,女性的自我主权意识也不会觉醒,社会性别角色定型印象更会像烙印一样永远挥之不去。
三、大众传媒对女性报道的改进措施
不仅郜艳敏相关报道对女性形象定型,传媒报道中屡次出现的心狠手辣、虐待孩童的“后妈”形象,女孩因穿着暴露遭遇色狼现象等,无不是对社会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贬抑,给大众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时代的进步与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使得媒介研究对传播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乃至性别歧视关注也更多起来。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立足于媒介的宣传和塑造功能,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和自由发展,明显蕴涵着妇女解放的深层诉求[7]。不仅成为传播领域的一种新的学术研究动向,也为争取女性自主权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保护女性主义权力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例如,内地于1996年3月成立了妇女传媒监测网络,这是第一个以关注妇女与传媒的关系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隶属于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各项组织活动为妇女走向男女平等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但是,要真正转变大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女性形象的性别定型印象,争取女性主义权力,大众传媒在展现女性形象时,还要做出改进和努力。首先,大众传媒要强化媒体工作人员的性别平等意识,灌输男女平等的价值理念,传播性别平等的先进文化;其次,建立相关监测机构,加强对传媒中出现的贬低女性形象的现象的舆论监督,制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再次,要为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摇旗呐喊,做好传媒与妇联维护妇女权益的协调工作。此外,要多注重对女性的人为关怀,多宣传报道女性中成功的典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最后,媒体要多加强女性提高自身的主权意识,敢于同传统对女性形成的刻板印象思想做斗争。
性别上的不平等反映在一个社会的语言和大众传媒中。虽然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让性别观念日渐宽容,但女性主义在我国的发展仍然经受着重重阻碍,数千年传承下来的男性统治思想在我国依旧有地位,中国妇女对男性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所以,大众传媒一定要突破传统的性别定型印象的束缚,改进对女性报道的方式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姚小云.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J].新闻爱好者,2012(8).
[2] (美)张艳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媒介批评[D].武汉大学,2009.
[3]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石潇纯.解读媒介批评新视野中的女性主义[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
[5] 范红霞.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3.
[6] 杨珍.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
[7] 周利荣.试论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视野局限[J].文化学刊,2010(9).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