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研究综述

2016-01-20 06:49孟祥蕊
速读·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幼儿

摘 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是指,幼儿监控、评估和改变情绪反应,已达到预定目的一系列外部活动和内部过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是衡量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方法有自我报告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师评定法等。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情绪理解能力。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重视,执行功能、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情绪调节;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策略

幼儿阶段是个体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情绪调节能力作为幼儿情绪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幼儿情绪社会化的进程以及幼儿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和未来的社会适应。情绪调节能力是衡量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幼儿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进行情绪交流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往是幼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而情绪调节能力则是这些发展任务的中心。

1幼儿情绪调节的含义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者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面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研究者对情绪调节含义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第二类强调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第三类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定义。这三种定义之间相互关联,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方面认识情绪调节的本质。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是指,幼儿监控、评估和改变情绪反应,已达到预定目的一系列外部活动和内部过程。

2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划分

幼儿情绪调节的策略,主要分为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两种。

结合以往研究,按照调节的内容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我们可以将儿童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分类。就积极情绪调节而言,黄敏儿、郭德俊在研究中发现,在积极情绪调节中,儿童更多采用重视和宣泄两种策略。相反,针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则分类较多,如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将其分为建构性策略、破坏性策略、回避性策略、释放性策略。陆芳、陈国鹏则在研究中将幼儿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分为自我安慰、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发泄、问题解决和认知重建。

王玲凤在幼儿情绪调节与“冷”“热”抑制控制的发展特点研究中采用“冷”“热”抑制控制任务和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探讨了3~5岁幼儿的情绪调节状况,发现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替代活动、问题解决,其次是认知重建,而较少采用被动应付、发泄等情绪调节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3~5岁幼儿更多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而更少采用发泄策略。

3儿童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幼儿情绪调节的过程中,国内外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师评定法。具体来说,自我报告法,即让儿童报告他们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问卷法,由父母和老师根据问卷反映和评价儿童情绪调节的能力。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儿童的情绪调节行为。实验法,在实验室中诱发某种情绪,进而测量儿童的情绪调节反应。

然而,这几种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我报告法需要儿童报告他们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是儿童们在流畅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上存在困难,这会给实验造成一定误差。而问卷法也很难保证家长和教师可以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给出客观公正的看法。观察法中,儿童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验法需要诱导儿童产生某种情绪,如果不能把握好尺度可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我国有关儿童情绪调节的测量多采用教师评定法。评定的问卷译自Eisenberg等人1993 年编制的“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即请每名幼儿所在班级的两名主要负责老师在7 点量表上分别对幼儿在三种同伴冲突情境下(同伴排斥、同伴伤害、同伴冲突)的应对行为(10 个条目) 进行评定,最后从整体上对幼儿面临压力情境时的应对行为(14 个条目) 进行评定,共44个条目。例如,潘苗苗、苏彦捷在幼儿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其同伴接纳的关系的研究中运用教师评定法对儿童情绪调节进行测量。

由于情绪调节的复杂性,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内容或者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因此,在今后在研究中,一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横向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而且可以更加全面的探索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将教师评定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运用,以降低教师对幼儿进行评定时的主观性,以便对情绪调节有较全面的认识。

4 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因素

研究发现,儿童的气质及生理因素、认知因素、同伴关系、家庭环境乃至对母亲的依恋均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有一定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情绪理解能力。

情绪理解能力是指对所面临的情绪线索和情景信息进行解释的能力。研究者通常采用实验法对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进行测量,测验任务一般包括表情识别、情绪观点采择、情绪原因解释。例如,姚端维、陈英和等人的研究发现,情绪观点采择能力能够预测并促进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幼儿的情绪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幼儿建构性策略和回避型策略使用情况,负向预测儿童破坏性策略使用情况。再如,Vinder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难以准确理解他人的悲痛、不幸,以至不能恰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这说明儿童如果不能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就无法做出合适的行为表现。因此,情绪理解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往研究发现,儿童的年龄、性别不同,情绪理解能力也会有所差异。

5 研究不足及展望

综上所述,当前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研究对执行抑制功能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重视度不够。此外伴随儿童年龄增长,执行抑制功能对儿童情绪调控作用的变化规律尚未定论,还需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由于文化的差异,比如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角色,中西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一定差异。关于情绪理解的性别差异,以往研究中尚未得出一致性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做进一步深入进行跨文化研究和对比。

参考文献:

[1] 卢玲. 促进4~5岁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D]. 西南大学, 2011.

[2] 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J].应用心理学,2001,(2):17-22

[3] 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8(2):12-16

[4] 陆芳,陈国鹏.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5):1202-1205

作者简介:

孟祥蕊(1995.07.10~ ),女,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父亲缺位对学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