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

2016-01-20 06:49郭廷禄
速读·中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郭廷禄

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获得数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同时,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学生是形形色色的,有的聪颖好学,活泼可爱;有的呆头呆脑,孤独自闭;有的大方,有的拘谨;有的自信,有的自卑;有的健谈,有的木讷。在漫漫的求学之路上,有的一路高歌,有的步履维艰。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先天遗传因素及家庭、社会环境外,教育的教育方式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处于六至十二岁这个年龄阶段,时值培养自信的黄金时期,那么如何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作为数学老师有义务和责任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形成健全人格。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自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引发好奇,有了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策划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编成歌诀形式等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践,亲近数学、了解数学、会用数学。从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学问题,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兴奋剂”。教师要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必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每一位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二、发挥他人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自信的前提是自知,即正确的、积极的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形成的过程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通过分析他人特别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为重要他人,就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重要他人有父母、老师、同学等。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正面的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需要有一颗爱心,具有发现美的眼光,千方百计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比如在课堂提问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量力而行,不要随便让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难堪。学生回答正确要大加表扬,回答错了也不要板起面孔,而应给他们以必要的宽容,甚至可以从声音洪亮、诚实有礼等方面来进行肯定。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相信真正懂得教学机智,真正关爱学生的老师,他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会像冬日的阳光,给自信这棵脆弱的幼苗以久违的滋养。

三、增加学生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增强自信

通过他人的正面激励、个人的自我暗示来对自己做出肯定,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自信,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因为真正的自信心源于成功的体验。自信促使成功,反过来成功可以让人更自信。所以,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就必须让他们在学习中增加体验,在体验中认识自己。教学实践中,我常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都有参与的机会,产生成功体验。学生需要激励和信任。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在过去学习中受到的鼓励肯定相当少,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这会比当他们犯错误时给予批评的效果好得多。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掘自己的优点,激发其自信心。学生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以民主的姿态对待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行,从而培养自信心。如在买东西的活动中,有个学生付错了钱,我问:“你觉得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这个学生低垂着头说:“很不好,糟透了。”我再让他的同桌评价一下,“他虽然付错了钱,但他是第一个冲上讲台参加活动的,他真大胆!”这时付错了钱的学生用怀疑的眼神望着我,我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勇敢,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四、积极参与合作,引导学生找回自信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五、通过多种评价,稳定学生学习自信

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熟悉自我,建立信心。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由教师来承担,造成了评价模式的单一性。在这方面作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评价学生,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从同学的角度发现自己的成长。例如,在教《8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生小组合作交流时,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做“4只螃蟹几条腿时,是这样做的:列式8乘4,四八三十四条腿。”这时我没有急于作出评价,而是问旁边的学生:“你觉得他的回答怎样?”“老师,他的式子对了,但计算结果错了,应该是在8乘3的基础上多了一个8,用三八二十四加八等于32。”学生的回答太妙了,我不禁为他鼓起了掌。开展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仅能从教学模式上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更重要的是还能发掘教师所忽略的细小环节和微弱的闪光点,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