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有了纸,才有了不间断的中华文明的血脉流传,才有了灿若星河的杰出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和书法绘画作品传世。从这期起,我们来聊一聊中国古代造纸的有关话题。今天先来说说纸的发明。
中华民族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华文明主要依赖汉字传承至今。先民们很早就使用他们创造的古文字,先后在龟甲、兽骨、青铜、陶、石料、竹、木、丝绸等材料上大量记述社会生活事件。经过上千年的探索,中国人才终于发明了“纸”这种质优价廉的书写材料。
追溯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发展的渊源,不能不对造纸术发明前使用过的文字载体作简要介绍。汉字出现的确切年代难以考证,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汉字的雏形出现在石壁上、陶器上,如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有专家认为是文字出现以前人类表达的“稷神崇拜图”,这样的岩画在内蒙古的阴山等地也有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上也刻写有原始的近似文字的符号,如来自陕西的半坡陶盆、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灰陶尊。早期人类创造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图画和符号可视为后来出现的象形文字雏形。
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商周两代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展时期,铸刻在钟、鼎等古代青铜器或其他金属器物上的汉字字体称为“钟鼎文”或“金文”。金文的制作需要经过复杂的铸造工序,而在石头上刻写文字则方便得多,战国的秦国刻石“石鼓文”一般看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山东的峄山、泰山等地刻石,以颂其功,使用的文字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书体。
用纸之前国外使用的书写材料,大体有石、木、土坯、动物皮(如羊皮纸、牛皮纸实为皮革加工而成的薄片)、莎草片、树叶等。相比较而言,还是中国的竹木简牍和缣(jiān)帛实用。战国时期的《墨子》记载:“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竹帛”即竹简和缣帛,这是战国至秦汉时期乃至纸张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的书写材料。最早的书籍,是用书绳将简编连而成的策(册)。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可见孔子所读之《易》是用“韦编”即皮条编连的简册。简册写错字了没有橡皮只好用刀削去,这就是“删”。竹木简牍材料易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是主要书写载体。但这种材料却并不轻巧,老子写《道德经》五千言,所用的竹简得要好几辆马车拉,所以叫“学富五车”, 这些有学问的人搬一次家可费劲了,那叫“汗牛充栋”,秦始皇每日批阅的写在简牍上的奏章往往重以石(每石120斤)计。如果写在纸上,可能连一斤重的纸也用不完。当时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就是轻巧漂亮但昂贵的蚕丝织品缣帛,如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帛书,是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但缣帛昂贵,只有极少数豪富贵族才使用得起。随着文化的普及,社会迫切需要方便实用又价廉物美的书写材料,造纸术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但近年考古发现,纸约在西汉初期即已出现。蔡伦(约61—121年)的功绩在于对造纸原料加以拓展,并改进造纸技术,作出了较大贡献。根据《东观汉记》《后汉书·蔡伦传》等文献的记载:蔡伦为尚方令时,“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渔)网以为纸”。树肤即树皮,麻头及破布、渔网都是麻质的,这些造纸所用原料丰富廉价易得。他还改进了造纸用具,革新了造纸技术。改进造纸术以后,造纸质量得到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他的技术得到朝廷赞许并加以推广,史称“蔡侯纸”。
蔡伦之后,随着纸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习惯使用纸张而不愿意再去使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东晋末年明令宫中以黄纸取代简牍。纸张的大量使用,改变了在狭窄的竹木简上写字难以发挥、施展的状况,书法家们可以在纸上自在挥毫,充分表现中国书法独特的意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楷书、草书、行书等新体,书家如群星璀璨的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出现了,可以说,纸的发明和技术革新为之奠定了物质基础。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西晋陆机的麻纸本《平复帖》,东晋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珣《伯远帖》均是这时期的代表作。此后,中国书法如浩浩江河,高潮迭起。如果没有纸,这一切是难以想象的。
(程金兰,南京林业大学轻工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