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鼻祖 榜书之宗

2016-01-20 15:18吴勇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6年1期
关键词:金刚经刻石经文

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悠久的省份,作为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山东以保留历代著名金石书法作品而著称于世。

一个假日的上午,吴老师一家召开家庭会议:“去哪玩?”大家兴致勃勃地想去登山。“南京的紫金山高度不够,不太过瘾呀。”儿子说。“那就去登泰山吧。”大家异口同声。吴老师心里窃喜,那正是我心里特想去的地方!高铁时代让出行变得格外快捷便利。于是乎网上订好票,直奔南京高铁站,欢声笑语中两个小时就到了山东泰安,险峻雄伟的泰山居然就在眼前了。

过了岱宗坊,沿着历代帝王和文人墨客走过的红门路,一路看着山景缓缓上行,孔子登临处赫然就在眼前。几千年前的孔圣人正是在这里上泰山、小天下的。过了红门, “渐入佳境”,一路古迹连连, 精彩的书法刻石不断,但更精彩的还在后面。过了斗母宫一路往前,从挂着“泰山管委红门管理区经石峪管理所”的房子右手顺着所指路线往前,过了“高山流水亭”便是此行吴老师想去看的地方——泰山经石峪了。

今天走的路正是吴老师在1994年走过的,那次受学校委派到山东招生,住在泰安,间隙顺便登泰山,专程到经石峪参观。当时经石峪并没有围栏保护,字里面也没有涂红漆,同行的老师为我留了一张在大字之间的珍贵照片,可惜那时没有数码相机,无法留下那些大字的本来面目,令吴老师耿耿于怀。其后几次过泰安,坐索道或汽车象征性地登泰山,行程都与经石峪无缘,此行正好弥补了这20多年的缺憾,所以单反相机、长焦镜头一应俱全,被儿子说成是“老爸蓄谋已久、有备而来”。

经石峪还是非常令人震撼的。这里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约400米的山峪内,四面环山,有山涧水经石峪石坪流入泰山中溪,因峪中刻有大片《金刚经》经文,故称经石峪。经石峪是南北朝时期北朝刻经中规模最大的经文刻石,可称为刻经中的宏幅巨制。经石峪四面群山环围,周围松柏葱郁,只见山谷中一块巨大平滑的大山石上,刻着《金刚经》经文,字大如斗, 经过描红的经文大字,特别醒目。细细看来,整个经文并没有刻完,甚至有些字仅刻了字头,双钩了字的轮廓。以前龙泉峰泉水顺山流经石坪经文之上,字隐没于长流不息的水幕之中,据说这样体现了佛教万劫不息的精神。今天为保护经文刻字,泉水已经改道。经石峪刻经可以说是巧借自然、浑然天成的上乘佳作,刻经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相谐成趣。

根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的现场精确测量统计,经石峪刻经总面积1987平方米。上刻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共45行,满行91个字,最短一行39个字,总刻推测是2748个字。经过精确考察,确定经文尚存1390个字。据专家考证,石经刻成于北齐、北周年间。关于书者,明清以来说法不一,当代学者认为,书经人乃僧安道一。刻经自第31行以后,多为双钩字。刻文自第28行以后,脱层损坏严重,大半不能释读。从经文后面只有双钩而没有完全刻完的情形推测,当时因社会动乱及灭佛运动等突然的变故而停刻,故经石峪刻经仅存《金刚经》经文的上卷部分,即便如此,经石峪刻经仍是全国最大的摩崖刻经之一,堪称古代幅式最大的书法作品。

经石峪《金刚经》刻经大字是书法艺术中的精品之作,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为历代书法家崇尚临摹的范本。经石峪大字单字有多大?以第9行第12个字“边”为例,字高53.5厘米、宽47厘米,也就是说单字大小在50厘米见方。书法遒劲有力,隶楷兼备,是北朝后期的一种特有书体,被书法界称为“经石峪体”,字体以隶为主,兼有楷、行、篆意,可以说是把隶书与楷书等书体有机融合,结体宏阔自然,富于变化,体现了既空灵又中和的境界,《书法津梁》称其为“大字鼻祖”,康有为誉之为“榜书第一”。站在巍峨的大山、鸿篇巨制的大字之前,人显得很渺小。在五岳独尊的泰山上刻制如此规模的经典作品,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堪称国之瑰宝。1961年5月,郭沫若先生登临泰山,在经石峪中观摩良久, 题诗《访经石峪》一首,刻于经石峪石壁上:“经字大于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只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从北朝《金刚经》刻文,到郭沫若访泰山题诗刻石,经石峪记载了千余年的历史轨迹与刻石风貌。除《金刚经》外,这里还保留了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及明朝中叶以后许多长篇题刻与短语题刻共44处。

那么,当时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刻制如此规模的鸿篇巨制?纵观历史,北朝时期佛教刻经的出现,一方面是继承了印度和中国的借刻经传播佛教的传统,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北魏时太武帝拓跋焘焚毁佛教寺院典籍的“太武灭佛”事件,刻经就是为了使佛经长久流传的“护法运动”的产物,就像泰山附近与经石峪刻成年代相近的邹城铁山摩崖刻经《石颂》中描述的: “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刻经者希望所刻的佛经“逢劫火而莫烧,对灾风而常住”。以极大的愿力和空前的壮举护持佛法,成就了佛教艺术史和中国书法史上最为壮观的巨作。这些刻经大字历经近1500年的风吹雨打与世事变迁而保存完好,可谓书法史和文化史上一大奇迹。

(吴勇,江苏省书协理事,江苏省直书协副主席,江苏省硬笔书协副主席,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书法教师)

责任编辑 张静

猜你喜欢
金刚经刻石经文
经文
盖经文: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从敦煌写经看唐代《金刚经》的版本与流传
《圣经》经文中国化
《金刚经》六种译本差比句式研究
“金刚经”炼成记
海中刻石 拙中取意
郑淑万
秦始皇刻石还剩多少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